董国相参与太子的选举是对的,毕竟选太子不仅仅是刘家的事,确实也是国事。
董国相来了一段时间了,对王府的事基本了解了。他大王有什么想法,董国相也是掌握了十有八九。要他大王定太子,估计他定老六刘定国的可能性大。
但董国相也是有他的想法的。选太子也等于选未来的国王,太子选得好坏,对一个江都国也是很重要的,所以他一定要把关。
董国相在心里有底,他准备让谁来当太子。董国相只是不想现在就表现出来,他要看一看大王想要谁来当。要是不冲突,他就不用吭声;要是大王的人选与他不一样,那董国相就要操作一番了。
董国相把他了解的情况,向大王作了反应。反应完后便问大王:“这可怎么办?”
让谁来当太子,其实大王心里早有数,只是朝廷有个董国相在这里,也得顾及他的一些想法。如果他大王想用谁,要是国相强烈反对,到时他向朝廷一反应,恐怕好事就变坏事了。
大王听了董国相的陈述后,便试探性地问董国相:“那你觉得刘敢与刘定国,这两个孩子谁最合适?”
董国相当然不能表态,谁好谁不好,他也打马虎眼:“这俩位各有自己的优点,如果只看各自的优点,谁当太子都能胜任。要我来说都合适。但最后还是要看你大王喜欢谁了?”
董国相的话很明确,就是说看你大王喜欢谁了。
大王哪里听不出董国相的意思,他眼睛眨巴眨巴了几下,定下心来显得平静地说:“都是我的孩子,哪有喜欢谁和不喜欢谁的?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此话还真不假。要选太子了,表面上看起来是好事,可是在我们家里操作起来就不是好事了,是烦心事。我也不知道选谁了。”
董国相看来机会来了,要挤怼一下大王:“是啊,都是你儿子,你哪里狠得心来要谁和不要谁?此事我看还是交给我们吧,由我们来处理;处理好了再向你报告。”
这个董国相也是太精了,抓大王说话的漏洞,想夺得他定太子的权力。
大王当然不会放弃这个权力:“你是国相大人,我们的家事怎么好意思让你亲自来做?你来监督一下就辛苦你了。我还是把我的想法与你商量一下吧。”
于是,大王就说出了自己的观点。大王觉得,现在的太子就意味着以后就是国王,应该先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才来。具备这样的能力也只有刘定国了。
大王还是说出了自己的观点。
说出之后,大王就看着董国相,都想在董国相没开口时,从他的表情看出国相的态度。
此时的国相,表情不很自然。看来俩人的观点相反了。董国相可是儒家思想,他是要论级排辈的,他要的是刘敢。
即然相矛盾了,那就得摆到桌面上来说了,不能含含糊糊了,只有针锋相对。
“我大汉现在提倡的是儒家思想,长幼有序儒家思想的基本原则。现在老二就排在刘建的下面,排下来就应该是刘敢。再说刘敢为人正直,从来就没犯过什么错,更别说大错误。这样人你不用,你偏偏要选最小的老六,别说你对不起前面几个孩子,你到百姓中去也无法解释得清楚。我觉得你应该慎重地重新考虑。”
大王也不是二岁小孩子,确定一个事情不加考虑,他是经过周密考虑才说出口的。他解释道:“这些问题我不是没考虑过,但我确定是从长远来考虑的。太子选不好,意味着以后的国王也不是个好国王,到那时候我在九泉之下,怎么对得起江都百姓?国相啊,我这可是冒着得罪其他孩子,还下决心让定国来当太子的,你理解作父亲的心疼吗?”
大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绘声绘色,讲得好不感动,说得董国相都有些动摇了。
是啊,都是他的孩子,叫他下决心让谁来当太子,真要下狠心。可是,他董国相为什么还要来参与?
可能就是儒家思想的影响吧。遇到了这样的事,你不参与它也许在执行过程中,偏离了儒家思想。你董国相是儒家思想的学者,在你面前的事都不是按儒家思想来做的,你还算得上儒家弟子吗?
董国相想好了,在选太子的事情上,一定贯彻儒家思想。
但董国相不想与大王过多的争执,于是他建议:“这样吧,我们有我们的观点,如果是一致的好说;现在不一致了,那我们试图通过第三方来看一看,看看他们会选谁来当太子?”
董国相建议,他们俩人走在王府大道,随便看到谁,就问他们谁来当太子最为合适。
在俩人争论不下,出去走一走调节一下心情也不错,还有意思。大王也想知道,王府里的下人们,对选太子是什么态度?是不是与他考虑的一样?
于是,董国相与大王俩人,在陈太傅的陪同下,并排走在了王府上,准备随机遇到谁,就问谁哪位王子当太子好?
第一个遇到的是位年长的宫女。她在路上见到大王与董国相,马上站在路的一边行礼,等待他们过去。她双手靠在面前,四十五度弯腰,目光看着地面。
当她的余光发现几双脚向她面前走了,她害怕了。他们到我面前干吗?我犯什么错了?
“你抬起头来,我有事问你。”陈太傅向那婢女说。
婢女听得出来,是陈太傅的声音,就抬起头来回话。她说:“请太傅吩咐。”
太傅就要婢女说一说,谁来当太子好。
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