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现在我完全想通了,人生就应该生不足乐,死不足悲。庄子曾说过:寿者,久忧不死,何苦也!意思是说那些一味追求长寿的人,老得都严重脑痴呆了,满嘴角流哈喇子,拉得屎尿满床的,还坚持多喘几口气,何必呢?此外就是要明白有生就必有死这样的道理。其实天地万物都是有生有死的,何况是渺小的人。海龟一般被认为是比较长寿的动物,据说有上百岁甚至几百岁,但比起植物来就小巫见大巫了。据说有龙血树这样一种植物,树龄可达八千多年,是地球上最长寿的树,这比得上庄子笔下的八千岁为春的大椿了。但这些和日月星辰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任何东西都有自己的宿命,我们作为人也是如此。
还有就是,我相信方生方死,方死方生这样的说法,这句话出自庄子的《齐物论》,意思是生的同时你过去的形态就死掉了,而死的时候,你新的形态又开始出生。在道家的思想里,天地万物是在不停地变化,人由生到死,不过是从一种形态变化到另一种形态罢了。
五代时有个得道之士叫谭峭写过一本》,里面对物化的道理叙述很多,其中对生死一节是这样说的:虚化神,神化气,气化血,血化形,形化婴,婴化童,童化少,少化壮,壮化老,老化死。死复化为虚,虚复化为神,神复化为气,气复化为物。化化不间,由环之穷。夫万物非欲生,不得不生;万物非欲死,不得不死。他认为生死只不过是自然变化中的一环。我们现代科学的认识也是这样,试想倒退一百年,大家都在那里?那么再前进一百年,我们又都没有了,又跑到哪里去了呢。这短短的几十年是唯一的一次吗?生命绝对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生我之前谁是我,我生之后我是谁?尽管科学现在已经这么发达,但依然没有办法给我们一个圆满透彻的答案。根据科学的说法,我们都是由各种叫做分子、原子的微粒组成的。那么几十亿年前,地球还没有形成的时候,炽热的星云在收缩凝聚的时候,那时候我们在哪里?浩渺星云中哪一些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是属于我的?可是现在,这些原本生命的诸多微粒却聚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活生生的我们,有血有肉,有情有欲。这些微粒原本在哪里?怎么样成就了现在的我们?每一天有多少分子或原子随着食物、水、空气加入了我们的身体,又有多少分子或原子随着我们掉了的头发、皮屑、汗水和其他排泄物离我们而让我们觉得十分神秘和困惑。生命对我们真的只有一次吗?我们原本没有生命,几十年前没有我们。可现在我们却都是活生生的人。谁敢说这样的机会只有一次呢?宇宙的时间应该是穷尽的,没有理由经过穷的时间后我们的生命不会再生,历史不会再重演。其实生命在自然界的穷变化中,只是非常短暂的一个环节,所以我们应该顺应自然,享受每一个过程,没有什么是可以牵挂、恐怖和坚持的。
所以,你一点都不要因为我现在这样的情况感到难过,现在我反倒感觉自己很轻松了。作为人,这一辈子其实很累很苦,现在我天天都感到自己的肝区疼痛得法忍受,如果不是这烟的话,说不定我早就被痛死了。死亡其实就是一种解脱,死了也就不会再遭受这样的罪了。儿子,你去把你妈妈叫来吧。我也趁这个时候抽支烟。太痛了。”
我看着父亲,发现他金黄色的脸上真的是一片安详,此刻的我的心里纷繁复杂,不知道该再去对他说些什么。以前我当医生的时候去安慰自己的病人那是常事,而且也能够说出自以为可以让病人感到轻松的话语来,但是此刻我才发现,当面对自己至亲的亲人时,要说出那样的话来竟然是如此的困难。
我从露台上进入到屋子里面,下楼后看见母亲一个人在餐桌处坐着落泪。孩子已经起床了,他正在客厅里面高高兴兴地玩着自己的玩具。我不禁在心里叹息:还是孩子好啊,忧虑的。
我去到母亲面前,“妈,爸爸让您去一下。”
母亲来看了我一眼,我发现她的目光有些呆滞。于是急忙地又对她说了一声,“妈,爸爸让您去一下,他可能有什么话要对您讲。”
母亲这次反应了过来,“哦。笑儿,你爸爸,他还好吧?”
我点头,“妈,看来我们对他都不完全了解啊,他其实已经看得很开了。”
母亲又开始流泪,“你这傻孩子,痛苦的是活着的人啊,你这都不懂?”
我愣了一下,随即就在心里叹息。是的,母亲的话才说到了问题的实质之处了。因为,死者已矣,活着的人却要背负起逝者的心愿和责任继续痛苦地活下去。
我陪着母亲再次去到露台上面的时候父亲已经抽完了烟,我闻到空气中飘散着一种甜丝丝的香味,闻到之后顿时就让人有着些许兴奋的感觉。这东西果然厉害,空气中稀薄的那么一点点竟然都会让人有兴奋的感觉。此刻,我顿时惶恐:当时我怎么就没有想到母亲和孩子会因此而受害呢?要不是父亲早已经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