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穿越重生>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第五百章 山地之王

由于克什米尔(除阿克赛钦等三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之外)并非中国领土,胡卫东考虑到太祖的性格,特别在电报中说明,由于地缘的因素,英国侵占中国的藏南九万平方公里土地几乎不可能收复、即使收复也没法管辖和治理,所以我们从别的地方取得补偿是理所应当的。他却不知道太祖从来都不是一个崇尚“以德报怨”的滥好人,他的性格其实更像是古语所说的“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对于那些小国弱国(注1),他更讲究“以德服人”,但现在对上的是国力远在中国之上、而且这一百多年来给中国造成过巨大伤害的老牌帝国主义国家英国,他可就没那么客气了

得到中央的许可后,放开手脚的方永乐立即率军反击,为了让西藏政府中的叛乱分子充分暴露,更为了立威以震慑宵衱。方永乐暂时没管拉萨等地的叛乱,而是直接挥军南下,先干掉外来的强盗再说

战前绝对没有任何人想到,号称“山地之王”的英属印度廓尔喀旅竟然被驻藏部队打得落花流水,而其他的英军就更加不堪一击,当这些侵略者仓惶败逃到乃堆拉山口的时候,却发现这里早被中国的一个加强营急行军赶来抢占,英军强冲了几次都被对方居高临下以猛烈而又精准的火力打退,眼见追兵已至、逃遁门,已经只剩不到八千人的英军直接就全体缴械投降了

此役包括自称山地战天下第一的廓尔喀旅在的一万三千多英军或死或俘,由于及时堵住乃堆拉山口的关系。竟一人漏网,而驻藏部队的伤亡还不到一千人,其中牺牲的仅有两百多人,这一悬殊的战果使得方永乐这个此前在世界范围内籍籍名的年轻人自此扬名于天下。但随着此战的细节越来越多地披露出来,世人这才发现此战中国军队取得这么悬殊的交换比固然得感谢其主将方永乐的出色指挥,他们占据绝对优势的精良武器装备与更加先进的山地战术也绝对功不可没。

可能有人要问,英军的武器装备怎么会不如中国军队呢?道理很简单,喜马拉雅山脉可不是那么好逾越的,即使是所谓的山口,也最多只能将迫击炮带过去。甚至就连轻便的山炮都不行(注2)。而飞机理论上虽然可以飞越喜马拉雅山,但危险却是非常大的,在侵略战争中,英国的飞行员还没有这样的牺牲精神。因此英军此役论是炮火、还是空中优势全都不复存在。更糟糕的是。由于驻藏部队是内线作战。而且所走路途也相对平坦,因此他们反而能够带上大量的75山炮,再加上性能远比英军迫击炮优越的红星系列迫击炮。以及让英军损失惨重的火箭筒空爆,英军在炮火方面连驻藏部队的三分之一都不到[

而枪械的差距就更大了,英军装备的恩菲尔德步枪虽然是拉栓式步枪中射速最快的,但与驻藏部队装备的二四式半自动步枪相比却慢得让人法忍受,而每个步兵班只装备了两支的八一式自动步枪、八一式班用轻机枪和威力更大的八一式通用机枪更是以其犀利的连射火力打得英军抱头鼠窜。而且在青藏高原的恶劣气候下,苏系步枪可靠性好、故障率低的优势也极其明显,这使得驻藏部队的枪械不但射速优势进一步加大,射击精度也占了绝对上风,因此在轻火力方面英军甚至还不到驻藏部队的四分之一

最依赖的火力优势没了,就已经令英军十分痛苦了,战术上的劣势就更是让他们雪上加霜。英军虽然有一万三千多人,但其中真正擅长山地作战的只有廓尔喀旅,而且即便是名声赫赫的廓尔喀旅,真论山地作战的经验,他们又怎么能与自从建立以来就以山地战斗作为主要作战方式、而且历经十余年、不知多少万次战斗磨砺的人民军队相比?尤其驻藏部队的主力还是当初胡卫东以近百年山地作战经验教训升华出来的超时代山地战思想训练出来的红十五军山地师精锐,和他们相比,威名远扬的廓尔喀旅简直就像是一个笑话!

当然,即便有这么多客观上的有利条件,能够打出超过20:1的交换比,身为主将的方永乐同样功不可没。光是他根据英国枪械的准星瞄准时需要较强的光线这一点(红军时期用的主要是缴获来的万国牌枪械,其中恩菲尔德步枪因为射速奇快而显得与众不同,所以方永乐对其相当了解。),故意让部队尽量挑选光线不足的凌晨或者黄昏发起进攻这一点,就至少令己方的伤亡减半

其实,方永乐当初在大别山打游击的时候,就表现出了堪称一流名将的素质,但是那时的他实在太过年轻,难免有急躁冲动的弱点,这可是兵家大忌,同时军事基础也不够扎实,这些都限制了他成为第一流的名将。但是来到西藏之后,没仗可打的方永乐却不得不沉下心来(高原的独特环境也有很大帮助),这两三年的时间里,他不但通过勤奋自学夯实了基础,更将自己的心性淬炼得愈发成熟,不知不觉间这位直到现在也才23岁的青年将领已经成长为一位几乎可以与国内任何一位名将相提并论的杰出将才

注1:历史上对印自卫反击战的时候中国的国力相比印度并没有什么优势,藏南拿不回来并不是因为不好意思欺负印度,而纯粹只是因为地理限制加上国际环境不允许罢了,地理上隔着一条喜马拉雅山脉,外交上美苏两大超级大国同时对中国施压,实在是没办法。但是即便如此,中国依然“收复”了西线的阿克赛钦等地

注2:


状态提示:第五百章 山地之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