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穿越重生>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第五百九十三章 教 训

在被迫的情况下与英国人媾和,中国不可避免地会吃些亏,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现在中国之所以能够将英国这样的老牌列强打得几乎是没有还手之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现在是双线作战、甚至是三线作战(德国、阿联和中国),中国的工业基础目前还是太过薄弱,要不然也不会对美国那么忌惮了,因此即便在谈判中作出较大的让步,但只要能够平息国内那些外国佬的不满并利用这次和谈的机会让美国人解除对华的经济封锁、尽快将工业基础夯实,这一切就都是值得的。高品质更新就在吾520

不过这次也给了胡卫东一个教训,虽然尽可能提高工业化的水平十分重要,但自力更生这个基础也绝对不能动摇,这次的战争已经到了出境反击的阶段,国内出事的影响还不算大,要是外敌入侵的时候来这么一出,那就太要命了。

由此胡卫东才充分认识到伟人的高瞻远瞩,毕竟现在可不是全球化时代,那时各国利益交织,轻易不能下死手,否则自己也要蒙受巨大的损失,因此利用外部资源的胆子大一点没什么关系,但现在的世界却不一样,一旦有了冲突,经济封锁起来可是不打折的,弄不好还会直接兵戎相见,要知道现在可没有核武器的威慑啊!

由此,胡卫东决定宁可工业化的速度稍稍放慢一点,也必须提高各种主要工业品的“真国产化率”,以尽快做到即使没有一个外国人帮忙、中国的工业体系也可以继续运行下去末法王座。高品质更新就在吾520不再像现在这样离了他们就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工业部门没法正常运转。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一直在关注着东方的小胡子也从这次的事件中意识到外国人不可信赖,而加强了对占领区的监管,怠工、拖延乃至于废品次品率过高的情况都成了重罪,被送进集中营的人数因此比历史上多了好几百万[

虽然纳粹比历史上犯下了更大的罪行,但这些严厉的措施在客观上减轻了历史上二战后期占领区外国工人对生产的破坏。此外,胡卫东之前就已经利用可以被德国援华科学家看到的二级(保密级别)内部期刊发表了一篇论文,帮德国人发现了海森堡计算中所犯下的低级失误。这件事直接导致了两个结果,一是海森堡被小胡子认为是故意欺骗而一度进了集中营,后来由于中国方面的争取。吾520高品质更新而得以脱狱来到中国的中原大学任教。不管他算错数据是有意还是意,他在这个时空的结局疑都比历史上要好得多,既不必为自己对不起祖国而内疚,也不必为自己替纳粹造原子而背上骂名;二是小胡子得知原子并非不可能造出来之后果断地加大了支持的力度。

这样一来。虽然不再有海森堡这样的物理学权威领导这一重大课题。但德国从来都不缺乏科技天才。又不像历史上那样受到外国工人的暗中破坏,最终赶在美国之前(不过也就早了一点点,而且由于工业实力的差距。产量比历史上1945年的美国更悲剧。)将原子搞了出来,这对二战的进程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中**队席卷半个印度的强势,令很多国家都以为中国有心继吞并中南半岛之后再次开疆拓土,但即使是力主对英强硬的胡卫东也从来没有这样的打算,而且这并不仅仅是因为内外压力的缘故。

与深受汉化、并有大量华人华侨居住的中南半岛不同,印度半岛并没有什么中华的印记,而且印度民族众多,总数超过200个,彼此之间大多还语言不通,即使是占领了印度那么多年的英国人也没有将其完全控制,以致于不少土邦仍归世袭的当地王公统治,人生地不熟的中国自然更难将其占领并完全消化。

何况印度半岛的人口实在太多了,要知道这相当于后世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后世)啊,现在的总人口不下4亿(2011年印度人口12亿多、小巴2亿、孟加拉1亿多,加起来超过15亿),而且拥有自己独特的文明,肤色和相貌也与中国的绝大部分民族迥异,同时还普遍信教,极大地增加了同化的难度,而现在中国本土的人口估计也就5亿多人,真将印度占下来的话,谁同化谁还说不定呢?到时候印度的种姓、懒惰、不洁(恒河水啊恒河水)等文化的糟粕要是传到中国,原本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搞不好就被带坏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历史上中南半岛受印度的影响不比中国小多少,如果中国将印度也并进来的话,别说印度很难同化,就连我们对中南半岛的消化也会受到极大的妨碍,如果出现类似苏联那样因为消化不良而再加倍(注1)吐出来的情况,那可就真亏大了

而且印度糟糕的卫生状况和恶劣气候也令胡卫东担心不已,现在是冬天加旱季,部队当中病倒的人数还不算多,一旦到了雨季,印度糟糕的卫生状况不知道得害多少人得病,而一旦到了夏天,印度动辄接近50的恐怖高温更会让40就被认为是极高气温的中国人难以忍受。所以在胡卫东最初制定的作战计划里,就明确写到不管打得怎么样,都要在雨季到来之前收兵回国

注1:苏联解体在客观上其实保护了俄罗斯人,中亚民族实在太能生了,而各项社会福利却与俄罗斯人没有区别,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全都免费,使得他们可以放心地多生,更重要的是,全民信教的民族很难同化。结果,苏联建国时俄罗斯人占了绝大部分,到苏


状态提示:第五百九十三章 教 训--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