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还未遇到顾家大老太爷顾惜之的时候,林氏还只是乡间一放牛娃,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林氏也生在二月,被视为会克到父母兄弟的不详之人。
江南风俗,二月生者不举。二月出生,就是原罪,即便是世家大族的金枝玉叶,也得掰断。更何况是东昌府,西安一流的清贵世家,那样高的门第,则更相信这样的风俗了。
林氏自出生,就被生母生父丢到了云南,做了庄户人家的放牛娃,父母兄弟怕她以后回来认亲,还将她的名字从林氏一族的宗谱上划了。所幸林氏后来遇到了逃难的顾惜之,这才改变了她这一生的命运。若是没有遇到顾惜之,现在的她还指不定在哪里待着呢。
梁嬷嬷得了林氏吩咐,特地从林氏的钱匣子里取出了十两银子,递到了那姑娘的手上。姑娘得了银子,忙收住了哭声,又转过头对着林氏,止不住地磕头谢道:“多谢官家老夫人,多想官家老夫人,大寒这辈子,从没见过这么多的银子。大寒拿了这些银子,一定要好好安葬爹娘,爹娘活着的时候我就没能在她们身边尽孝,如今死了,我要在他们身边好好陪着他们。”
大寒拿了银子走后,林氏心中又起了担忧。才七八岁的姑娘,拿着这么多的银子去镇上,难免被居心不良的歹人惦记,若是弄不好,可能连性命也会丢了。自己既有心帮她,那就一帮到底吧!
“梁嬷嬷,你再去取五两银子,去跟着大寒姑娘。若是遇上了居心不良的歹人,大寒这么小一个姑娘,我怕她应付不来,更何况如今这个世道,兵荒马乱的。既然我们是做好事,那就一帮到底吧!你跟着去,我总是放心些。”林氏捻着手中一百零八子的佛珠,对着梁嬷嬷嘱咐道。
梁嬷嬷知道林氏是个心善的,也就没说什么,按着她的吩咐去办了。
才到了朋普乡的镇上,二房的冯老安人就派了几个丫鬟小厮前来接她们,为首的丫鬟是冯老安人房里的一等丫鬟紫娟,她穿了件蓝紫色的杭绸比甲,十七、八岁的年纪,瓜子脸,乌黑的头发挽了个双螺髻,发髻上插着几只鎏金葡萄的簪子,笑容温和,举止很是端庄,看起来不像是伺候人的丫鬟,倒像是普通人家的管事太太。
“林老夫人怎么才到?我家老夫人可是念了您好久了,今天特地请了外头的厨子,做了一桌的好酒好菜等着您呢。还说林老夫人最喜欢吃过桥米线,她也让府里的厨子做了。”紫娟带着几分淡笑,接过了旁边小丫鬟的活计,搀扶着老夫人。
她本就是伺候冯老安人的一等丫鬟,这样体面又简单的活计,当然由她来做了。
“你家老安人有心了,知我喜欢吃乡里人做的过桥米线,特地让人做了。等去到府里,我一定要多吃几碗,不然还对不起你家老安人这样精心的准备。”林老太太说着,就笑了起来。
紫娟还没来的时候,冯老安人就告诉她,大房的这位林老太太是个爽朗的人,做事极有手段,为人也刚正不二,唯独就是溺爱小儿子这一个毛病。但毕竟皇帝爱长子,爹娘宠幺儿。谁家的爹娘不是一心一意向着小儿子的?
大儿子以后是要支应门庭,光耀门楣的,所以从小到大都得精心培养。小儿子是爹娘手中的小宝贝,从小到大都是宠着,惯着长大的。
她家冯老安人也是这样,七老爷顾礼明是二老太爷顾惜成和冯老安人老来得子,冯老安人快四十岁的年纪,才得了这么个小儿子,老两口自然是当宝贝一样宠着。所以顾家七老爷,从小到大什么调皮捣蛋的事情没做过,经常去酒楼里面喝花酒被二老太爷捉住了,最多不过训斥几句。换做是顾家六老爷,只怕就没有那么好收场了。
紫娟正想着,突然回头瞧见了身后的顾玉棠。因为要见长辈了,顾玉棠特地换了件青绿色绣彩蝶翩飞到百褶裙,耳上坠着两颗晶莹透亮的翠玉珠子,梳了个简单的发髻,发髻上星星点点的碧玉簪子,嘴角含笑,显出了两个小小的酒窝。
真是个漂亮的美人儿!不过就是年纪小了些,若是年纪再长些,只怕举手投足间都有一种我见犹怜的感觉了。
“老夫人,这是谁家的姑娘?竟生的如此标志?可许了婚配没有?”紫娟指着身后的顾玉棠问林老太太道。
“老大家的棠姐儿,她娘临出门前,将她托付给了我,说让我带她来乡下好好玩几天。我想着路上无聊,有她给我做伴也好。棠姐儿年纪还小,尚未婚配。”林老太太笑着道。
“您瞧我这张嘴,问的是什么问题?三小姐那样小的年纪,怎么可能就有了婚配呢?”紫娟说着,轻轻打了自己两个嘴巴,然后赔笑道。
顾玉棠望着眼前的紫娟,突然想了起来。自己上一世的时候也是见过这位紫娟姑娘的,不过却是在二房冯老安人的灵堂上瞧见的,这位紫娟姑娘,倒不像表面上看着那样简单。
听说她做为冯老安人的大丫鬟,竟然干出了勾引顾家六老爷的事,还和顾六老爷有了孩子,六太太蔡氏知道后,几乎将整个二房闹了个天翻地覆,还把那个时候已经病得奄奄一息的冯老安人直接气死了,二老太爷也被气了躺在榻上半个月才缓过来。
冯老安人走后,整个二房就彻底垮了。冯老安人的那些子侄纷纷替冯老安人鸣不平,据说蔡氏使了大把银子下去,才将这件事情压下去的。那段时间父亲和母亲也快合离了,所以她也没空管二房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