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鼎明>第233章 打了鸡血

崇祯六年五月底,李征再一次回到了泽州府。,

之前俘虏的流寇,李征不可能千里迢迢的带回山西。虽然不情愿,但这数千已经过惯刀头添血的流寇俘虏,令其解散回乡显然是个不负责任的决定。

这些人只能留给新任的湖广副将左良玉,扩充他的班底,至于左良玉如何将他们收纳入体系,那便不是李征能考虑的了。

回到泽州后,李征第一时间便是去了铸炮工坊。

之前在回程之中,李征便收到辗转而来的消息,张匠头已经制出了数门合格的陆战火炮,而且也已经通过了验收。

不过代价是惨不忍睹的,张匠头完全就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与其说这是他研发的,不如说是老天爷赐给他的。

因为这数门炮的成功,是建立在一百多门炸膛火炮的尸体上完成的,而且还没有任何的工艺体系,完全就是运气到了,才妙手偶得之。

换句话说,那便是日后还想造的出来,还得去多烧烧香。

这种答案自然不是李征想要的,他目前最重要的便是完成一个铸炮的体系,一个可以不断量产的体系。

大明不缺火炮,也不缺乏能造炮的工匠,只是他们造的炮全部都是泊来品。

基本上都是欧洲人卖过来的,并不是说这些炮不好,而是因为那些炮全部都是舰炮,随船作战尚可,但用于陆战,只是一个运输问题就能将大明军队给弄崩溃掉。

这些炮大明工匠可以仿制,但仿制出来的火炮基本上都只有摆在城头吓唬人一条作用。

这种炮打的很远,近距离盲区更大,最重要的是重量更是惊人,动不动几千斤的大家伙,很难做到随同军队通过各种复杂地形。

李征虽然也不懂得如何铸炮,但自信挑挑问题的能耐还是有的。

来到铸炮坊,李征直接被一股热浪冲的满头是汗,巨大的坊间时,百多个匠人正在忙碌的工作着。

听到李征的到来,张匠头快速的跑了出来,带着所有匠人跪倒在地。

李征眉头一皱,尽管来到这个时代已经数年了,但他依旧还是不习惯别人向他跪拜,怎么看怎么象是自己前世去祖坟祭拜一样,没来由的觉得晦气。

等这些人行完礼,李征便吩咐他们先停下来,准备开个会讨论一下铸造成功的那几门炮。

对李征来言,根本不存在什么天神眷顾之类的废话,成功必然有其道理,同样,失败也必有因。,

“先讲一下如何铸造火炮。”

对于这种完全陌生的领域,李征并没有瞎指挥,而是决定先听听概要,也好多一点认识。

自家老大要听,张匠户自然不敢藏么,便絮絮叨叨的说了起来。

如今的大明,铸炮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锻造法,主要制作小炮,一种是铸造法,是制造大炮所用。

这两种办法都极繁琐,锻造法先是炒铁,然后再制板,卷筒,加厚,接合,吊顶,挫出火门。

这些名词李征能听的懂,但是其中的工艺就让他两眼一摸黑,完全记不住其中繁复的工序。

倒是铸造法相对简单一些,先制作泥模,然后再炒铜,烧成铜汁,最后灌入横县之内即可。

然后就只剩下凝固的过程,和最后敲碎泥模,挫光滑炮管,挫出火门。

如今李征需要的火炮也是大炮居多,唯一的要求便是轻便,射程倒没太多要求,只要实力弹有三百步左右,散弹有十步上下即可。

但造出轻便的火炮,并不是等比例缩小火炮就能做的到的,等比例缩小后,火炮炮管不可避免的变薄,极容易炸膛。

李征在这方面也是一个白给货色,自然不会在研发之前给张匠头什么瞎指挥的思路,这也导致从无到有的摸索过程中,自然糜费多多。

好在李征虽然没什么思路,却推崇有例可依,任何的制作过程,无论对错,都需要详细记下,为此还配备两个书记员专门负责此事。

而且火炮制作之时,任何工序都得有制作之人的名字标记其上。其一是追责,其二则是应对如今的这种情况。

听了半个多时辰,李征的脑袋也有些晕乎乎的,制止了张匠户继续的唠叨,他轻轻敲击着桌面,终于再次开了口。

“之前那五门合格的火炮,各个工序制作者出列!”

李征沉吟了一下,开口说道。

他话音一落,二十余人便站了出来,人人脸上都是一脸红光,眼睛灼灼的看着李征,等待着即将到来的赏赐。

“你们中以工序为分类,各自站于一起。”

期待中的奖励并没有出现,李征扫了他们一眼,又开口道。

这些人有些失望,但却不敢说出来,闻令立即以工序分类为标准,再次分成了五群人。

这时情况已经很明显了,二十余人虽然分为五群,但有多有少,少的只有两人,多的则有七人。

李征指着那最少的两人,向张匠户问道,“这二人是属于哪道工序?”

“回将军,这两人是做泥模的!”

张匠户不敢怠慢,立即出声回答道。

其他工序的人数不少,显然决定火炮质量的核心环节,应该就是这两人这一道上了。

“你们二人一共做了多少泥模?合格的火炮占几门?”

李征点了点头,向着二人问道。

“小的一共做了三十七具泥模,合格一门。”

其中一人有些尴尬的站了出来,小声的说道。

听了这家伙的战


状态提示:第233章 打了鸡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