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明末不求生>第一百二十四章 南线亦大捷

清军的突然溃逃最让闯军上下感到吃惊,明军的溃败倒是没有让陈永福觉得多么奇怪。但是袁时泰乱战之中,居然能够生擒关宁军里素有勇名的骁将李辅明,还是成为了鼓舞闯军士气的一大意外之喜。

联军的崩溃来得如此突然,最大意外是使得闯军没有做好扩大战果的准备。

吴三桂和刘泽清不必说了,他们都赶在联军崩溃之前,把自己的嫡系兵马先行撤出了战场,实力几乎没有受到什么打击。

清军的动作虽然慢了一些,在撤退时机的把握上,即便是宿将阿巴泰也不能同吴三桂、刘泽清这样富有转进经验的长跑冠军相比。

但是清军士兵的纪律水平确实高过关宁军一截,即使在张皮绠和袁时泰的猛烈冲击下,八旗兵还是做到了一定程度的且战且退,并没有在接战后马上瓦解。

“继续追击,多抓俘虏……”

率领闯军主力兵马陆续抵达白洋淀战场的陈永福、方以仁、马世耀等人,都对张皮绠和袁时泰取得的重大胜利,感到意料之外的惊喜。

陈永福马上下令主力跟进,扩大战果,他虽然预测到联军仓促拔营又令出多头,势必出现巨大的混乱情况,给闯军以可乘之机。

但是,也没有想到,胜利会来得这样突然和轻易。

“前屯镇和山海关关兵自相攻击,溃散大半,现在就看我们能抓住多少俘虏了。”马世耀拉住缰绳,望着在白沟河岸边乱做一团的关宁兵,想到这是大明朝廷最后的一支精兵,便扼腕叹息道,“李辅明有勇力,可惜可叹。”

方以仁收紧衣领,在冰冷的寒风里神情却很放松,他对马世耀轻声微笑着说:

“若李辅明学着吴三桂、刘泽清他们那样先行跑掉,倒是可以为朝廷保留住这支精兵。可朝廷到了死战是罪过,逃跑保存实力反而有功的地步,又再有什么前途可言呢?崇祯再不能约束这些骄兵悍将了!”

“天下易姓在即,这些人都不过是为李闯王扫除前驱罢了。”

这一连串的胜利,让陈永福更对自己投靠闯营的选择感到庆幸。他口上说着天下将归于闯王,心里则感激着荆襄节度使陈荩的提点,还有李来亨此前折箭为誓的诺言。

八旗兵北逃,那么看来那支迂回的清军,也将注定灭亡的命运。关宁军又大溃,闯军如此连战连胜,以后克取北京,平定天下,难道还有难度可言吗!

陈永福抚着胡须,已经开始为自己成功跻身闯军开国元勋的队列里,感到高明和自满了。

只是方以仁看着北方白茫茫一大片延伸至地平线尽头,最终和天空云气交融在一起,彼此再难分辨清楚的雪地,却神色凝重道:

“孙传庭始终没有挥军南下,大家以为他究竟在哪里呢?”

这个问题让诸将也都感到一丝疑惑,孙传庭手握三万秦军战兵,地位举足轻重。

可是现在八旗兵北逃,关宁军又遭到重创,秦军却迟迟没有出现。孙传庭到底在想些什么?他的兵马到底在什么地方?

总不可能突然就这样莫名蒸发吧!

陈永福猜度道:“京营衰朽不可用,这是天下人所共知的事情,崇祯也不会不知道这一点。京营号称还有数万雄兵,可其实皆只活于名册之上,实际有没有一二千战兵都不好说。崇祯或许是担心京师遭到闯军突袭,所以就让孙传庭留在北京,带领秦军拱卫燕都。”

刘汝魁马上跟着说道:

“这样看来,咱们在北京城下,还要再打一场硬仗吧!”

“不然。”陈永福摇摇头说,“官军屡战屡败,一路皆北。虽然孙传庭号称天下名将,可是也不能驱市人为兵,只靠一支军心士气瓦解的部队,怎么和我们打硬仗?我看白沟河这场大战以后,一直到北京,我们都将和当年洪武太祖北伐一样,沿途顺风顺水,轻松摘取北京这颗熟透了的果子。”

袁时泰生擒前屯镇总兵官李辅明以后,又继续纵兵狂奔,接着把吓坏了的山海关关兵一起打垮。

可惜高第身边有一群备受恩养的蒙古家丁,颇具有战斗力,居然在兵败如山倒的局面,硬是护住高第,保护他杀出了重围。

袁时泰很可惜地感叹自己错过了一战擒获二总兵的战果,但是仅仅是率领千人,纵兵击溃八旗兵前锋和两镇关宁兵的成绩,已经足够让袁时泰恢复小袁营的荣光了。

他亲自带着一大群官兵甚至还有满洲人俘虏,前来迎接诸将。

陈永福看到联军士兵们束手就擒的模样,和那种颓丧到了极点的神态,更是乐观道:

“朝廷军心瓦解,兵不可用。接下来只要大帅打出既往不咎的旗号,想必除了孙传庭和高杰这几个人还会负隅顽抗以外,剩下的明军都将倒戈卸甲,主动迎降。”

“事情要是这样简单就好了!”

方以仁把折扇伸了出来,一片小小的雪花,刚好落在了扇面上。

“又下雪了。”

马世耀皱眉道:“突然降雪,说不定会影响到我们抓俘虏呀。”

“当年洪武太祖北伐,也有中山王之败。焉知孙传庭没有王保保的才具呢?秦军屡屡不出,我只担心他们不在京畿,而将危及河东。”

方以仁的话终于让诸将都感到一惊,陈永福更了解清军的总兵力情况,知道皇太极如果愿意,大可以投入数万甚至十万兵力入关作战。

把这一点与方以仁所说的话相结合起来,陈永福也就隐隐约约想到了和


状态提示:第一百二十四章 南线亦大捷--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