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以赵承瑾的身份和脾性,不可能对王家有多么忌惮和客气。
况且他在失去对手老七的寂寞空虚中,终于找到一件感兴趣的事,一时肯定不可能撒手。
之所以送这封信,是他意识到,毕竟养成对象是个小娃娃,万一有个好歹,自己岂不是又没意思了?
再说留着王家人也许有用。
他认为自己是在施恩,完全没想到也许是结仇。
所以他信里的大概意思,你家姑娘在被拐当天就为贵人所救,并很是得贵人青眼,将被带回府中,给老夫人做个义女。
等过几年找个合适机会送回。
这期间你们家再找也没用,不如好好为官做宰,将来的身份才配领回高门养女。
赵承瑾确信筱筱看不明白他的信,否则那个刁丫头早就闹开了。
之前为哄她吃饭,他骗她,去信后她家人就会来接的。
也因此他虽然看不懂筱筱的“信”,他也不担心不认得字的人能写明白信。
自信到有些狂妄的六皇子永远不知道,自己多么低估了那个小女娃。
也低估了王家亲人之间的亲密和默契。
所以当王景秋收到这封信时,一眼就先看出有女儿的“杰作”,心情激荡得差点留下男儿泪。
顾不得细看有文字的那张信纸,而是如获珍宝的一遍又一遍看女儿的涂鸦。
女儿曾经给他送过类似表达方式的生日礼物。
当时给他解释过理解的方法,所以他能轻易猜出许多意思。
只见信纸最上排是一溜类似太阳的图案,他知道这是天数的意思。
第一个太阳下,画了一根柳枝和一个哭脸和恐怖脸,意思第一天在柳州被拐子拐了,
第二个至第五个太阳下面有个类似鸟和金光闪闪的图案,
王景秋结合另一份信的内容,很快猜出这意思是在称作燕的幽州,一个贵人身边待了4天,
第六到第八个太阳下面画着水波纹,难过脸和金灿灿的图案,应该是和贵人一起坐船。
最后画着个好像一个戴帽子的小人。
王景秋和两个儿子猜了好久,也不得要领。
只好又去研究另一封信,王景秋对着那一看就是名品的纸墨,凝神沉思。
王泽桐则对着那个落款处的v形符号,颦眉思索。
过了良久,忽然父子二人几乎同时抬头惊呼:“是京城!”
对视间,两人眼里俱是震惊和不敢置信。
终于,王泽桐忍不住低声道:“父亲!咱们在回来的路上,曾回避过太子一行的官船……”
王景秋抬手制止他再说下去,嘱咐他们兄弟两,这个猜测对谁都不许说,他自有主张。
从种种迹象判断,带走筱筱的人应该身份极其贵尊贵。
如果时间也和太子的行程对得上,那么……
王景秋的眼神晦暗如海,再次把那封信细细解读一遍,因了女儿留的特殊记号,信的可信度还是很高的。
如此,里面关于女儿平安的信息,也让王景秋那颗一直煎熬的心稍安了些。
只是信里恣意跋扈的行事口气……有权贵之势,确非君子所为。
这还真不像宽厚仁德的太子所为。
虽然王景秋官位不高,对太子的品行和声望还是有所了解的。
自己和长子的这种猜测不仅也太想当然了些,还有大不敬之嫌。
一般高门纨绔子弟确实敢这么行事,可他们大抵不会写这封信,他们哪会在意别人的失亲痛苦?
更何况最后那部分意思似乎还带有激励之意?
如果不是太子,谁又能有这样大的口气?
而且高门买人做义女这事儿也让人怀疑,听信里那口气不是那种低贱的,别有他用的所谓养女,否则也用不着写这样的信。
又思及全家因这场祸事承受的锥心惊痛,甚至老母和妻子至今大病未起,次子自丢了妹妹那天至今未归,在外风餐露宿的寻妹,更不用说娇弱年幼的爱女竟然……
一时种种情绪蜂拥而至,王景秋五内如崩,眼前一黑,身形摇晃。
一旁的王泽桐见状,忙抢上一步,扶住父亲。
刚才他也像王景秋那样,内心纷繁芜杂,百思不得其解。
此时看到一向镇定如山的父亲如此情形,心中剧痛:身为一家之主,父亲独自承受的更多,正当壮年的他,短短几天,竟在鬓角惊现丝丝白发。
安慰的话堵在王泽桐嗓子眼儿,吐不出,咽不下,噎得他双眼赤红。
王泽枫还是比身为长子的王泽桐考虑得少些,从一看到那封信,又当父兄和自己都基本确定这信的真实性,他就急慌慌的想去给娘亲和祖母报信,好让她们减轻些愁绪,病也能赶快好起来。
还有更急的是,赶紧按线索找回妹妹。
他还年少,想的少,冲劲儿足,他可不怕信里不让他寻妹的人是何方神圣。
少年的心里,天大地大,没有找回妹妹大。
所以王泽枫虽然和王泽桐一起扶住父亲,他却以为父亲肯定是悟出了妹妹的行踪,多是激动的。
他急巴巴的请示,是不是得赶紧出发去找妹妹?
是不是得赶紧去告诉娘亲和祖母?
王景秋已经恢复镇定冷静,他不允许自己脆弱,身后还有那么多人需要他的呵护。
他对三儿子王泽枫做了个稍安勿躁的手势。
才细细叮嘱道:“你妹妹的事我马上安排,你先去告诉你祖母和母亲这个好消息吧。
就说已经得了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