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国家意志>747 投弹练习

一名排长最先向目标开了一炮,他看着炮弹飘飘摇摇地飞向目标,风速始终干扰着炮弹,使之水平移动,或左或右,最终炮弹一头扎在较为靠后的区域,大约是装填手站立的区域,那里是炮塔相对装甲薄弱的区域。

坦克开始冒烟,随即顶部舱盖被爆炸气浪顶开,沉重的火炮失去耳轴后的配重,砸到地上,这是坦克被摧毁的典型标志。

其余的中国坦克也开始射击,横风多少影响着炮弹的精度,在远距离上尤其明显。有一些穿甲弹击中了a2靠前的主要装甲,有一些则击中了比较靠后的部分。

叶林斯基坐镇后方,通过前线传回来的视频情报,观察整个局面,他很快察觉了危险,对面的坦克企图通过数量来获得更有利的态势。在坦克对战中,充分展开的一方,更容易发扬火力。

10分钟前,他刚刚侥幸躲过了1次对手发射的火箭弹射击,足见这片战场的凶险。不过由于反制及时,那些昂贵的智能弹药落在了较远的区域,只是击毁了很少的次要目标,这是他不断机动的结果。中国的远程火箭弹从200公里外飞来,弹药在空中需要几分钟的抛物线飞行,布撒后,降落伞在空中飘荡的时间也很长,在远程警戒雷达预警下,至少可以让坦克在周围发射一大片烟雾,这也足够干扰末敏弹的红外敏感器的扫描。而叶林斯基手上的70火箭炮,也准备使用类似的弹药发起攻击,但是暂时还不敢轻举妄动,这确实是战场上少数可以一锤定音的武器,但是使用限制很多。对他而言,主要难题是70射程不理想,只能部署在敌人空军鼻子底下。

中国坦克继续从一侧射击,调动美军坦克回转炮口,但是这样一动,势必又将炮塔另一边暴露给了另一侧的对手。对于超过3公里的远距离射击,时机稍纵即逝,缓慢的炮射导弹毫无用处,贺凡的坦克部队必须依靠高速的穿甲弹来解决问题,但是穿甲弹确实受到风速的影响。

“报告指挥员,正面敌人开始发射烟雾。他们好像在进行某种退却。”

“我看到了。他们想拖时间,不过他们的策略是正确的。”

“他们现在什么也看不见了,我们可以乘机压上去,近距离解决战斗。”

“不不,再等一会儿。”

贺凡阻止了部下的硬拼,实际上也克制住了自己同样的冲动。他刚占到一些便宜,但是只摧毁了5辆敌人坦克,敌人就开始主动避战。他知道自己可以靠数量打赢对手,但是如果进入2.5公里内对射,敌人的贫油穿甲弹是他忌惮的东西。暂时他还有时间等待,可以指望空军来打破一下局面。

巴基斯坦枭龙战斗机是肃清走廊地带敌人空军后,最先携带对地武器赶到的,这是因为他们可以直接从比较近的昌迪加尔机场飞来。

这种轻型多用途战机,在夜间的对地打击方面并不十分出色,主要是载弹量和单座飞机的先天缺陷。尽管可以携带2枚激光制导炸弹,以及激光指示吊舱,但是飞行员在穿越目标区时,很难在兼顾飞行时找到目标。

拉提夫中校一路小心搜索,这样高难度的任务只能由他这样的老手来完成,而黑蜘蛛中队的其他新手带着炸弹紧跟其后,这是他第一次以编队指挥官身份指挥一场战斗,萨米起飞稍晚,并不掺乎这次对地打击。

对于单座轻型战机而言,要保持飞行,同时找到目标,非常具有挑战性,尤其还要时刻提防四周各种对手雷达。虽然电子战术威胁显示器cd可以分检出一些信息,减轻飞行员的压力,比如那些威胁需要避开,那些威胁比较次要,可以无视,不过你不能完全将自己的性命交给这个玩意儿,在新武器层出不起的战场上,计算机总是会在识别方面出错,所以它才需要不断地更新软件。

w7有一个宽视场红外搜索模式,但是不太适应从较高的空域搜索地面,如果距离太远,地面即使有车辆,其信号也显得黯淡而不明显。所有这一切,都在考验一名飞行员的应变能力。根据传统,黑蜘蛛的一般飞行员,大约会在第一次起飞的很多年后,才接受这样复杂的科目训练。

“方位85发现哨兵雷达,就在我们的前方,先不要动,等着情报更新。”

拉提夫中校从容提醒队员,不要急着乱躲闪。

他不能将胸中的恐惧暴露出来,实际上他也很怵夜间任务。那些新手们,正在略比他高的高度上飞行,尽管只是负责投弹,但是对于他们而言,这样的任务仍然十分勉强,即使战场上一切正常,返航后的夜间降落仍然是一次不小的考验。如果顺利,他们中的几个会迅速成长起来,或许还能误打误撞出一个哈桑那样的家伙,不过更多的人会在没有任何试错机会的情况下,被敌人的防空火力击落,或者在降落起飞这样的问题上损失掉,这种事他最近见得多了。

在中国直接接入jf17的生产后,这种飞机的产量从一度的每月1.5架上升到了每月12架,其中大部分使用中国生产的发动机,简化了电子设备。这样的生产规模,使得巴基斯坦空军可以跟得上残酷的消耗。利用更好的高级教练机,也可以在速成训练中,完善飞行员的能力,这样他们在飞行枭龙时,不至于对对地攻击一窍不通。

后方的中国电子侦察机,已经同时看到了新出现的敌人雷达,通过长基线测距,可以发现敌人距离遥远,并不构成威胁,敌人雷达的位置信息,通过数


状态提示:747 投弹练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