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周凌像往常一样起了个出门去。
只是他今天并不想去学校,对他而言,去不去学习已经没有意义。他想利用自己所剩不多的时间,做一点有意义的事。
他梦想搭乘“飞龙号”飞向火星,如果能完成这个心愿,哪怕马上死了他也高兴。可这显然是痴心妄想。
去现场观看飞船起飞,也可部分实现心愿,可是一来发射场在一千多公里外的南海上,二来要到费用不菲,绝非他这个尚在温饱线上挣扎的家庭所能承受。
于是他选择了另一种方式来达成自己的心愿。也只有他这种天才的脑袋才能想出这种点子。
他要自己做一艘飞船飞向火星。
他的“飞船”,实际上是一艘数字模型飞船,一个数据包。他从各种渠道收集飞龙号的数据,自学相关电脑编程和数学知识,花了一年时间建好了这艘漂亮的“飞船”,起名也叫飞龙号。
这艘“飞龙号”能够深空飞行,能够自行起飞,自主驾驶,能够探索其他星球……总之除了看不见,它能够做“实体”飞龙号所有的事情。
建造好数模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如何把它“发射”到火星去。周凌现在就在做这个事情。
实际上,把一个数据包发送到火星,也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如果功率太小,一组数字化的电波很容易受到杂波、气候等因素干扰,产生数据损坏,遗失,甚至完全被堙没,别说飞到火星,能否飞出大气层都是问题。
他又想到了一个天才的点子,给数据包穿上盔甲。
这层“盔甲”,实际上是一个数据屏障。具体办法是,将数据信号光电转换后,光子通过一组半透镜组组成的装置,称为“魔镜”,仔细调整半透镜的相对位置和相位,就会产生一个幽灵般的伴生数据。这个数据和原始数据是共轭关系,当原始数据损坏,伴生数据就会自动蜕变成原始数据。听起来比较复杂,实现起来并不难。
周凌只是很偶然的发现了这一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原理是什么?以他的知识却无法解释。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假以时日,他一定能够掌握这一现象背后蕴藏的奥秘,只是他已经没时间了。
他乘公共汽车,来到东明河畔,北郊老电厂内一间库房内。老电厂三年前由于环境治理拆迁了,留下一片废弃的厂房。周凌机智的选了其中一间库房作为他的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