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言情总裁>春闺记事>第447节革去

简王妃出殡之后,顾瑾之和简王府便没了来往。

转眼就到了六月中旬。

朱仲钧也写信回来,信中只说他很好,很安全,问顾瑾之和孩子们好不好。他说了很安全,顾瑾之就明白,朱仲钧这是偷偷回了趟庐州。

庐州很安全。

顾瑾之给他回信,说了老二彦颖跟着师傅学武,体质越来越好了;还有一个月就满两周岁的老三彦绍,也越发活泼调皮。

而长子燕山,被林翊带到了外地,半年后回来。

半个月后,顾瑾之收到了朱仲钧的回信。

他吩咐顾瑾之,多进宫去给太后请安,尽孝道。也说了林翊可靠,让顾瑾之不必忧心,男儿就该多出门,增长见识。

顾瑾之颇为欣慰。

京里尚未平静。

西北战事的消息,被完全封锁,平头百姓不知如何,顾瑾之也没有去打听。而她大伯顾延韬,和太子起了冲突,至今尚未和解。

而太子的老师袁裕业,终于如愿,成了吏部尚书。

吏部乃六部之首,吏部尚书便是天官。能坐到这个位置,无才无德,无人会信服的。

朝中炸开了窝,到处都在议论纷纷。

不满的声音很多,连市井都听闻了。

关于袁裕业的种种谣言,又从四面八方涌入。

甚至顾瑾之都听说了。

有耿直的朝臣,公然在朝堂说。袁裕业不过是个趋炎附势的小人,根本无大才,不足以任大职。

太子就把那个朝臣贬到了福建。

这样就震慑了朝臣。

从此,再也无人说三道四。

但暗地里的不满之声,从未消弭。

投靠了太子,就等于和谭氏成为一派。

袁裕业却不。

他和“谭氏”那派的大臣,划分得非常清楚。

这无疑也给了朝中一个暗示:太子是不信任谭氏的。如今依靠谭氏支派,谭家朝中无人,而谭家门生夏首辅也致仕。太子也不信任,这对谭氏的气势很有打击。

顾延韬趁机也打压了几个谭氏派系,换上了自己的人。

不管是袁裕业还是太子,他们一个书生、一个自以为是的弱冠少年,在朝中的倾轧不及顾延韬熟练和敏感。

他们不过小小的随心所欲,就被顾延韬捕捉到了。

朝臣也觉得无奈:太子的行为。显得很幼稚,如今越发明显,而他偏信的袁裕业,党同伐异手段,不亚于当年的顾延韬。

虎狼争斗,总有人会因此而丢了性命。

要么就投靠顾延韬。要么就沉默低调。

反正是没人愿意投靠袁裕业的。

他们觉得丢不起这个人。

袁裕业不能生育,是个没有尊严的男人。

就在朝中为这间大事议论纷纷的时候。突然又有另外一个消息,在京城激起了千层浪。

这件事,是关于简王府的。

简王妃过了头七,思柔郡主便要回寺庙静修。

太后却把她叫到了宫里,说愿意给她在城外修建一处寺庙,她任主持。

思柔当时愣住了。

她半晌没有回答,而是脸憋得通红。嗫喻道:“……太后娘娘,思柔只怕修行不够。当不起如此重任,会辜负太后娘娘的厚望。”

太后则叹了口气,道:“你这孩子,还是如此贴心。哀家想给你建处寺庙,拨些银两,不过是心疼你新丧了母亲,哪里是指望你做什么?”

思柔低垂了头。

她手指纠缠在一处,捏得发白。

“只是,如今西北打仗,国库的钱财是不能妄加动用的……”太后话锋一转,又道。

思柔心里大动,猛然抬头,抢话道:“思柔也不敢让太后娘娘破费……”

“……哀家知道你孝顺。可哀家这话说了,就没有出尔反尔的道理。你们府上素来是富裕的,当年陛下也另外赏赐你们良田。哀家下道懿旨,让你父亲给你修建一处寺庙,供奉香火,也是替哀家积福。你可愿意啊?”太后继续道。

思柔终于明白了什么,心一下子就沉了下去。

她又惊又怒。

她现在尚未正式出家。也许在她心里,对自己的人生尚有其他想法。她的病,也渐渐好转。

她最近还在想,也许她心里的冤孽,早已化去了。

这么几年的清苦修行,她已经替自己还了债。

她甚至做梦到过谭宥,那个给她希望的男人。

她心里的希望,似小火苗般,窜了出去。

如今,太后这么一席话,把她的小火苗就浇灭了,思柔郡主只感觉自己人生一下子就失去了光明。

她眼前有短暂的黑暗。

她不由在心里发怒:这个老太婆,着实可恶。

思柔郡主又想,自己不过是戴发修行,碍着太后什么事,她怎么突然就希望思柔真正出家呢?

这是谁的意思,是她父亲和兄长的意思,还是嫂子的意思?

否则,太后也不会管他们的家务事。

思柔郡主只感眼前困境,心里的埋怨和牢骚,更是不敢轻易说出,只得噗通一声,给太后跪下,磕头道:“太后娘娘,思柔静守佛堂六年多,心虔至诚。只是修建庙宇,劳民伤财。如今西北又起战事,思柔愿孤身寄托它庙,替太后娘娘和天下百姓祈福。修建庙宇的钱财,备了粮草,送往西北,反而更是天下苍生之福。”

她以为自己这话,是非常完美的。

她出家不出家,也不关太后什么事。

而太后今天说这些,无非是有人挑拨。希望她出家。


状态提示:第447节革去--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