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张昀的强势发展,天下诸候和豪杰全都陷入困窘。
曹操采取的应对策略是当丞相兼任冀州牧,把战略重心转移往冀州,把办公地迁往邺城,他想左右开弓,一边打刘表,一边把冀州袁氏三兄弟消灭了,把整个冀州抢夺到手。
现在的曹操把遮羞布扔掉,不再隐瞒其挟天子以令诸侯面目。
即便如此,曹操仍然感到落后张昀太多,他必须赤膊上阵,加油干。
为了实现战略意图,曹操还必须安抚住张昀,防止与张昀过早决战。现在曹操不具备和张昀决战的任何条件,张昀甚至只有派出一部参与冀州争夺,曹操就承受不了。
打了这么多年仗,官越当越大,但实力却并没有随着官的增大而增强多少。
前不久在官渡打败袁绍,曹操把抓到的七万俘虏全都坑杀了,原因不仅在于震慑天下,还在于没有足够粮食给俘虏吃。
曹操清楚,他会有很多手下暗中想投奔张昀,假如不加快发展,就收拢不住人心。
曹操心急火燎。
丢失吴郡导致孙权连生存都面临着极大困境。
陈登和桥蕤打下吴郡后,队伍就在吴郡驻扎了下来,随时都有可能兵发会稽,能不能死守会稽,部下莫衷一是。
孙权清楚,张昀到现在为止都还没有出动主力,张昀在寿春的主力假如南下,东吴即使全民皆兵,都不是其对手。
孙权感觉张昀太强大了,强大到孙权无论如何努力,都没有战胜张昀的可能性。
孙权刚主政江东,继承了先辈余烈,自己却并没有拿得出手的成绩。江东俊杰必然离心,暗中正思谋弃他而去投奔张昀。
跟着孙权混,连命都保不住,追随张昀却能封王建国。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就连孙权自己都产生归顺张昀之念,在江东没法立足的话,也到异域去封王建国。
张昭回到会稽后,把与张昀见面情况进行了汇报,告诉孙权,张昀会给孙权离开会稽的时间,但给的时间并不长久。建议孙权立即往西去,前往江夏方向图谋新发展。
孙权的人在大厅再次爆发激烈争论。
周瑜仍然坚持绝不退让,要和张昀战斗到底。但鲁肃黄盖等头脑比较清楚,面对目前的恶劣处境,以为守会稽,会把最后血本消耗光,还不如听从张昀建议,转移往江夏方向,想办法抢夺荆州之地,重新谋划发展。
荆州方向刘表与刘备也面临着极大的压力,刚开始刘备甚至能还把曹操大将夏侯惇都打败,但当曹操加以重视后,曹操只是一个反击,刘备多年积累的瓶瓶罐罐便被打烂一大半。
遭受重创后的刘备,头脑终于清醒,刘备凭目前的实力根本不可能是曹操的对手,他以为必须把荆州夺到手,以荆州为基地,才能与曹操一较高下。
刘备不敢动张昀的脑筋,张昀主力潜伏在寿春,一旦挥师西进,不要说刘备会被消灭,就是刘表都顶不住。可是如何夺取荆州呢?刘备决定加强做刘表部下的工作,进一步离间刘表的儿子们。
刘表近来心情不好。
自从接纳了刘备后,荆州局势有越来越恶化趋势,他过去一向奉行的是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策略,与哪方诸侯都不交恶。
刘备一来不仅招来了曹操,还使荆州内部秩序出现混乱,但刘备披着大汉宗亲外衣,刘表拉不下脸驱逐刘备。
过去张昀与刘表会面时,警告过刘表,刘备过来将会引祸荆州,可是时间一长,刘表把张昀的警告忘得一干二净,被刘备的**汤一灌,立即被刘备耍得团团转。现在才看穿刘备,但为时已晚,荆州已积病久矣。
风景张昀这边独好,不仅事业在高歌猛进,而且人心归齐,士气高涨。
攻占吴郡,连主力都没有出动。
张昀在西北有郝泉镇守,大军一旦出关,就能直逼洛阳一线。郝泉现在正在厉兵秣马,随时听候张昀的召唤。
东部,臧霸正一步步把袁谭势力逐过黄河,青州全境眼看就能全都掌控住。
豫州方向,曹豹和张辽雄居,不仅看守住徐州西侧,而且随时都能挺进中原。
长江以南现在由陈登全面负责,已把孙权势力赶到了会稽,孙权面临着何去何从的选择困境。
寿春腹地,张昀的主力蛰伏着,力量强大到让诸候们瑟瑟发抖。曹操之所以想到黄河以北冀州邺城去建立根据地,就是怕张昀什么时候会攻占许都,把他灭了。
张昀虽然在寿春淮南王府,但对天下形势一目了然,对每一路诸候,都有应对策略。
张昀让各路大军全都屯田,在那个时代,手中有粮是打胜仗的最重要保证。张昀在微山湖时就开始实行了屯田政策,到现在为止,屯田产生了极好效果,控制区不用征收百姓的粮食,仅靠屯田队伍产的粮食,就能吃十几年。
张昀自己则把主要精力放在战船研制上,试图通过研制战船,找到多种科技发展突破口。
张昀拜负责研制炸弹的张槐为荡寇将军,提拔其为兵工厂厂长,由他全面负责武器研制工作。
张昀以为火枪和火炮即使能够制造出来,由于质量问题,在实战中的作用仍然有限,就索性让张槐根据张昀的设计研制迫击炮。
毫无疑问,这是火器研制上的飞跃,有点好高骛远的意味,但张昀以为只要技术积累到位了,把迫击炮制造出来,并不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一旦制造成功,不仅步兵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