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庶民帝国>第12章 标准化生产

谈话结束之后,老杨头给了王烨一个包裹,王烨打开一看,里面都是一些有字的布片。据老杨头说,这些布片都是那位先生留下的。

回到自己房间之后,王烨认真的看起了布片上的内容。看过之后,王烨越发的觉得惋惜,没能见到那位先生,对王烨来说绝对是个不小的遗憾。

那些布片可以说就是那位先生的遗书,他自己命不久矣这件事,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他也非常清楚,这些村民依然需要自己的智慧。

所以他便留下了遗书,希望后来人能通过遗书继承自己的智慧。

那位先生在遗书之中,详细的记录下了,很多他认为有用的信息,其中就包括他对村子的规划。

他的很多想法和王烨不谋而合,包括结寨自保,以及如何帮助村子恢复生产等等等等。

王烨相信,如果那位先生当初没有死,那么这些村民后来一定不会过得那么惨。

不过王烨既然已经对村子有了规划,那么那位先生的遗书,能起到的作用就已经很小了,最多它也只能起到一些参考作用。

真正让王烨在意的是,那位先生在书写遗书的时候,使用的文字。

在来到小山村之后,王烨很轻易的就被村民们定位成了读书人。可是王烨自己却不敢轻易承认。

因为他毕竟不是这个世界的人,即便王烨通过和村民们的交流,已经发现了他们双方使用的都是同一种语言,但是他并不能肯定双方使用的也是同一种文字。

看过了那位先生的遗书,王烨发现,这个世界的人使用的文字,就是我们常说的繁体字。

王烨年少之时,学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毛笔书法,所以他在书法和繁体字的使用上都有不小的造诣。

看过先生的遗书之后,王烨这才有底气认下读书人的身份了,即便他没看过这个世界的经-典,但是至少他是识字的,在封建社-会,只要是识字就可以勉强算是读书人了。

第二天,王烨就开始帮助村民恢复生产,其中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要制造生产工具。

现在村民们手中的工具,用来耕田还行,但是想要打造武器,营造村寨,那还是差了很多。海侯六匠之沧海遗墟

如果不详加考证的话,很容易就会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因为秦末的战乱,标准化生产的技术就此失传了。

很多-人认为,秦人标准化生产技术的失传,是我国古代冶金技术的倒退,和难以估量的巨大损失。

可是事实的真相可能不是这样,秦朝标准化生产技术的关键,在于模具的大量应用,可是在秦亡之后,模具依然还在中原大地上被广泛应用。

如果标准化生产,真的仅靠模具就能实现的话,那么王烨可不会认为在之后的两千年,就没有人往模具上想过。

王烨认为,标准化生产技术的失传,不仅不是中-国古代冶炼技术的倒退,反倒是秦汉交替之时,冶金技术提升的证据。

如果说秦朝还处在青铜器时代,那么汉代就是铁器时代了。铁器和青铜器在铸造技术上,一个非常大的区别就是,铁器是不能直接浇铸的。

这么说可能不准确,准确的说,用模具浇铸出的铁器是没有实用性的。

因为铁器在被浇铸出来之后,其内部的裂纹,气泡,夹渣,晶粒不均,偏析等缺陷非常的多,如果直接拿来使用的话,那么铁器的脆弱将让人绝望。

所以铁匠在打铁的时候,才一定要反-复锻打,就是为了将以上缺陷去除,或者是减弱。

真正让秦人技术失传的原因是,随着冶金技术的进步,铁器的性能已经完全超-越了青铜器。

如果说在秦朝,因为秦人卓越的技艺,他们青铜器的性能还能与铁器相当,甚至是超-越铁器的话。

那么从汉朝开始,青铜器便已经全面落后于铁器。如果可以的话,王烨自然也是希望能有铁器用的。

可是现在,他既然没有制造铁器的条件,制造更加易得的青铜器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了。

王烨和那位老先生,在这一点上的想法是完全一致的,就是先制造青铜器用来恢复生产,等到这座小山村有了生产铁器的能力之后,再淘汰青铜器。


状态提示:第12章 标准化生产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