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族的生物群对具体它们最近的敌方大型太空单位发动了进攻,大量的酸液炮弹和离子浆,以及被当作炮弹的寄生虫、孢子等。
种类五花八门,但攻击投送的方式过于单一,基本可以变相的将全部都理解为实弹类打击。
在太空里,由于尺度的关系,实弹类的攻击基本都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延时。
而这就给了采集者的生物雷达,发挥的空间,以光速向外扩散的大功率雷达波,与虫族生物群释放的实弹攻击相遇,然后部分雷达波和实弹接触,再以光速返回到发射源,由此获悉每一个虫族释放的实弹位置。
然后,降温巨构利用临时孕育出来的大型热射线激光炮,将虫族释放的所有实弹攻击全部汽化蒸发。
虫族不知道降温巨构释放了激光,但它们有热源感应能力,可以看到降温巨构上出现热源信号后,它们所释放的实弹上也会相应的提高热源信号,直到与降温巨构上的热源信号相一致。
此时,虫族的指挥阶层第一次感觉虫族的攻击方式存在很大的不足。
以前都是通过灵域跳跃,直接拉近与敌方太空单位之间的距离,凭借着虫族生物体悍不畏死的狠劲,把敌人全部吞噬。
可现在不一样了,尺度太大,而灵域跳跃又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不能使用,虫族生物群只能像现在这样慢吞吞的靠近敌人的大型太空单位,而释放的实弹攻击,也需要飞很长时间才能打到敌人。
这个时间太久了,久到敌人能及时的完成疏散、动员、战斗资源调配,并做好对它们突袭的应对准备。
就好比冷兵器时代的精锐跑进了热兵器时代的战场面对敌方的重火力机枪。
交战前还没有什么感觉,但在交战后,尤其是敌人使用一种尚不明确的攻击清理掉它们的炮弹后,虫族的指挥阶层非常的无所适从,一股有劲没处使的感觉。
被封禁了灵域的使用,新的战场模式让没有心理准备的虫族指挥阶层有些慌,降温巨构那边同样很慌。
“你们快点过来啊,我这边撑不了多久。”降温巨构催促着恒星系统内其他的同族。
虫族的袭击太突然了,以不快的速度慢吞吞的靠近恒星,这种方式的太空位移,正好是采集者们的雷达盲区。
谁也不可能料想到,真的会有敌人采用这样的进攻方式。
以虫族生物群的航速,花个几万年的时间才能跑完一光年的距离,而恒星系统与恒星系统之间的距离,少说也有数光年的尺度。
距离小于光年的两个恒星系统不是没有,但基本存在时间都不长,彼此的引力会破坏天体系统,要么合二为一,成为一个同一系统,要么恒星之间发生大碰撞,两个系统一起土崩瓦解,抛飞出一些天体,剩余的恒星残渣重新孕育成新的恒星系统。
总之,以虫族生物群那样的航速进行跨恒星系统的大远征,在采集者看来是不可能的事情,除非敌人整个决策层都没脑子。
虫族利用灵域,跳跃到了涟漪巨构引力波影响较弱的地方,然后以正常的物质移动低速进入恒星系统,是采集者们怎么也没曾想到的入侵方式。
因为不曾料想过,降温巨构这里也就没有被分配到过战略资源,现在与虫族的战斗,能够运用的资源中勉强能称作战略资源的就是,大量还在降温的等离子氦以及冷却氦气和一丁点的反物质,这一丁点来自于往返的运输生物携带的燃料。
好在情况并不算太过糟糕,氦气是可以利用的物质资源。
制作一个晶体管,晶体管内部注入氦氖混合气体,激光工作物质是氖,起受激辐射作用,氦为辅助气体,起传递能量作用。
能量的来源是那些还正在冷却等离子氦,等离子氦降温为氦气的这一过程,可以用来产出电能。
在充入电流后,便有了后来虫族所看到的,大型热激光摧毁实弹攻势的一幕。
虫族在见识到它们的攻击被化解后,释放出了更多的实弹类攻击,而受限于资源,降温巨构没办法孕育更多大型热射线炮的情况下只能疲于应付那些来袭的实弹攻击,偶尔抽出手来反击一下虫族生物群。
虫族指挥阶层明白了它们现在的处境,失去灵域的它们就像是被打落了一个次元,宇宙的大尺度空间是制约它们百分之九十九武力的势垒。
想要击败眼前的敌人,只能通过拉近距离的方式。
为了防御降温巨构偶尔会攻击过来的热射线攻击,许许多多的小型生物从大型生物体内涌出,小型生物轮班在大型生物体的周围运动位移,构建起一层活体防护罩。
热射线激光命中活体防护罩的外层,组成活体防护罩的部分小型生物会因高温而死亡,但因为宇宙的真空环境,温度会被留在那些死亡的小型生物尸骸里,作为母体的大型生物和其他小型生物,不会有任何危险。
双方进入了一种你来我往的僵持阶段,一时间谁也奈何不了对方。
不过,这样的情况并不会维持多久,虫族那边在不断靠近降温巨构,只要距离拉得足够近,它们的很多攻击就可以发挥出应有的威力,那个时候就可以让敌人充分领略到虫群的恐怖。
降温巨构那边则更加简单,它在不断的催促战斗类的同族快点行动。
这样的战斗持续了一天半,距离的拉近变相的削弱了激光防空的火力,零星的虫族攻击开始穿过激光防御网。
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