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混在抗战>第615章 一连串的无奈

对解放战争有所了解的人肯定都会知道三大战役,而知道三大战役,就会知道辽沈战役的重要性,也就更加会明白锦州对东北的战略意义所在。据闻,当时负责指挥东北作战的林彪因为害怕损失,不愿意去攻打这个连接东北与华北咽喉之地,结果最后还是被毛泽东强令着拿下了这座重镇。而锦州一下,东北数十万国军精锐便成了瓮中之鳖,虽然经过杜聿明的百般谋划,总算用船只从葫芦岛撤走了一批,可大部分还是成为了解放军的俘虏,并最终成为了第四野战军的战士,使得解放军的实力遽然壮大。

而这一次,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八路军居然“再一次”实施的锦州作战,并且在付出相当损失之后,拿下了那里。

面对这个局面,不论是日本人,还是正躲在长春的伪满洲国皇帝爱新觉罗.溥仪都是惊恐不己。因为八路军这根本就是摆出了一副鲸吞东北的架势,而携着刚刚打败了“日满联军”的威势,不论是日本人,还是伪满洲国的人们,也都深切的感受到了八路军的重重威胁。不过话说回来,虽然感到有些惊恐,也觉察到了八路军强悍的出乎意料的作战能力,可日本人和那些满清的遗老遗少们却还是心存着一丝侥幸:就算八路军再强大又如何?就凭着区区十万人左右的人马,还能打下整个东北不成?

因为进攻喀尔喀失败,梅津美治郎的军事指挥权被植田谦吉所取代。而这位原本负责坐镇远东的关东军大将对战局进行了一番分析之后,立即就组织了大量的兵力对锦州展开反攻,而与此同时,他还向华北方面军的筱冢义男求助,从华北调集了部分兵力,对锦州进行南北夹击。

许多人都以为八路军面对这样的压力会选择主动撤退。毕竟八路军一向都是以游击战而闻名的嘛。可出乎几乎所有人的预料,八路军总部派出了副总司令彭德怀亲赴锦州,指挥锦州防御战。也就是说。他们根本就没打算撤。

激烈的战斗就这样开始了。

关东军、伪满军、日华北方面军、华北伪军……总数据说超过了十五万,在植田谦吉的指挥下,将锦州重重包围。而锦州城内,则是彭德怀指挥的不足四万八路军。而且这支部队还在不久前的攻城战中蒙受了相当的损失。

胜败似乎已经相当明显……如果八路军没有外招的情况下。

可问题是,八路军从来不会打呆仗。

彭德怀率部将植田谦吉和关东军主力死死拖在锦州城,而剩余的八路军,还有新四军则乘势杀入了东北。叶挺、刘伯承、贺龙、林彪、聂荣臻、罗荣桓、徐向前……再加上在乌兰巴托总揽全局的毛泽东和朱德等人,日本人在东北的统治几乎有瞬间就陷入了风雨飘摇的境地。 得到了充足装备的八路军让所有人都见识到了什么叫做强悍。

被迫留守的梅津美治郎在对方近乎疯狂的进攻下,左支右绌,仓惶向东京求援。可此时的东京已经抽调不出任何兵力了。于是,一直在叶卡捷琳娜堡注视着欧洲战场的西尾寿造被迫从麾下本就不多的兵力中又抽调出了半个师团,又从那些以苏联劳改犯为主干组建的劳改部队中抽调了部分兵力,开赴东北进行支援。可这支部队还没有过贝尔加湖。就被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陈毅和李先念打了个措手不及。陈、李的部队并不多,可就是这样一支“小部队”,竟死死地拖住了西尾寿造的援军,使之难以前进半步。

东北战成一团。

最终,植田谦吉围攻锦州三个多月。损失近半兵力,也还是没能拿下这座城市,无奈之下只得退兵,希望能够用剩余的兵力赶走在东北“肆虐”的中共。可问题是,这个时候,东北已经有大半的乡镇落入了中共之手,且剩余的乡镇也大都极不稳定。随时都有可能被拿下。不仅如此,原本只有十万左右兵力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内,兵力已经翻了两倍还多,并且这个数字还在飞速的增长之中。所以,植田谦吉的计划根本就没有实施的余地。只能将兵力打散入东北的各大城市,努力保证日本对这些主要城市的统治。可这只是暂时的。虽然关东军高层拼命宣传,只等部队进行休整之后,就会展开反攻,把中共赶出东北。可所有人都明白。随着实力的进一步增强,只等着中共消化了前期的作战成果,部队休整之后,就会展开新一轮的进攻,而那个时候,日本人只有被动挨打的份儿。

也就是说,经过一番血战,东北已经攻守易势!

显然,这种局面是许多人都不想看到的。日本人、老蒋,甚至是德国人都不愿意看到。

东北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日本人的生命线,为了支持自己的侵略战争,日本人疯一样从东北攫取各种战略物资,可现在东北大部“失陷”,他们就等于失去了一个巨大的后勤基地,战争潜力将进一步枯竭。而老蒋呢,自然是看到了中共夺取东北之后将会迅速发展壮大的局面。要知道,当初的奉系军阀可是中国最强大的势力,那里不仅地域广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还有着张作霖当年发展起来的各种工业……

所以,在锦州战役期间,老蒋曾多次下绊子,最疯狂的一回,就是命令驻兵北方的胡宗南和傅作义直接进攻喀尔喀。不过这道命令最终都没能获得执行。傅作义接到命令之后阳奉阴违,表面上调兵遣将,可动作却慢得要死,等植田谦吉在锦州城下坚


状态提示:第615章 一连串的无奈--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