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对于前方节节胜利,苏平男爵在开始时的欣喜直到最后的麻木,这胜利来得太容易了些。而大清绿营兵战斗力之低下,也真超乎苏平的所料。看来是时候对付当面之敌,也就是这个省份最高军事统治者。根据前几次的对敌判断,这位统帅所领的士兵战斗力远超自己所遇过的清兵,绝不会比英国死敌法**队来得差。
几番争斗下来己方虽然略占上风,可依旧没能破开马江防线。大英议会发来信函,诉说因为战事成胶着状态,已经引起国内反对派的大肆不满,希望能在一周之内解决远东事件,成功占领马尾港,为大英帝国开辟一个东方的大型补给港,作为攻击这个古老帝国的桥头堡。
议会最后在信中指出,不论战胜或议和,必须有个结果出来。苏平男爵无奈之下只好寄希望于破釜沉舟一战而打开沉寂已久的局面,为大英帝国能顺利地进入中国这个庞大而古老的东方市场做最后的努力。
乾隆四十九年二月二十九日,英军远东舰队的指挥官苏平男爵下达了总攻令,马江最后一场收官大战拉开了序幕,英军一开始就对马尾发动了迅猛的进攻。
当苏平率领远东舰队主力进攻天马山时,他命偌斯利率亚约号、圣玛号、安东尼号等三舰及所载300名海军陆战队驶至罗星港,与早在此地执行监视任务的凯旋号会合。
二月二十九日,偌斯利率舰队驶达罗星港外,英舰面对的是被高山所护持的罗星港,在半山上,是一座被英军称为红堡的新近才赶筑完工的新炮台,控制着差不多整个港口的海面水平线,炮台据说装有三门17厘米口径的大炮;在海滩上,还有一座被英军称为白堡的旧炮台,它有四个炮眼,指向的正是罗星港的入海口。偌斯利指挥他的军舰尽可能地靠近海滩,和新炮台保持3400米的距离。
二月三十日清晨,清军用装在新炮台上的三门大炮首先向英舰,偌斯利急忙发出作战信号,三艘英舰立即向清军炮台还击。由于这时太阳正照在俯瞰城市和堡垒的群山上,英军炮手的视线被扑面而来的阳光映花了,同时,整个海岸又出现高度的折光现象,并有一阵浓雾把清军阵地完全遮盖住。这大大影响了英军炮手的瞄准,在最初的半个小时炮战中,英军的炮弹都因瞄得太高而打不中目标,倒是清军的大炮打得比较准确,三艘英舰都被命中。尤其是圣玛号的头桅打成两截,复于其船旁打出一个大洞,海水汹涌地涌入。若不是抢救及时,圣玛号就要退出战斗的序列。
卯正时分,随着太阳升起,折光和浓雾消失,英舰的炮手射击开始慢慢地精准起来。在很短的时间内,亚约号的24厘米大炮炮弹就轰毁了清军的旧炮台,但新炮台仍旧坚持作战,炮手们在督战满清将领的高声斥喝下,不顾在他们周围雨点般落下的炮弹,不停地开炮还击,到将近巳初时分,新炮台的大炮才被英炮摧毁。
由于害怕港内布有水雷,偌斯利不敢命令英舰闯入港口,只是指挥他们在余下的时间里,每隔若干时间便向清军阵地发炮一次。
当日晚上及第二日早上,偌斯利都派出小舰开始扫荡水雷。
有鉴于清军顽强的防守,偌斯利认为他没有足够的兵力进行一次登陆战,于是他要求苏平派出一个大队步兵增援。
由于在天马山遭受到许维所统领的金狼卫全力阻击,苏平指挥的六个步兵大队步兵在占领清兵撤离后遗留下的浅滩阵地后便可谓在陆地上寸步难行,被迫在天马山边与金狼卫打起了消耗战,互相开炮射击,双方均止步不前。
由于道路泥泞、地势险恶,尤其多变的天气,使得天马山英军的占领和部署新阵地遇到相当大的困难,加上还要预防金狼卫的反攻,因此苏平深感兵力不足,认为他所掌握的步兵在人数上仅足以维持天马山前的阵地,再要抽出一部分兵力去罗星港作战,确实很困难。
最终苏平只派出居雷号、诺因号、狼号、力量号三艘军舰,并载了400名海军陆战队,于三月七日增援偌斯利。
得到增援后,偌斯利手下就有了7艘军舰和700名海军陆战队。这时候天气突然变坏,海上波涛汹涌,英舰被迫驶离岸边。
直到三月十日,天气转好,海面很平静,登陆小舰可以驶近岸边,偌斯利遂对正面的罗星港发动袭击。
尔伯尼大队从海滩登上了罗星山脚,这时安东尼号向罗星山丛林的清军阵地发出第一炮,接着,所有的舰艇的大炮都向同一方向射击,同时轰击有清军踞守并以枪炮火力回击的各个工事。
卯正,尔伯尼大队在罗星山脚下的鱼人洞登陆完毕,开始进攻罗星山。驻守在此处的武洛营营官陈章隆、毅卫营营官叶长根各领百余名士兵前往迎敌。在许维的‘若有不经一战而后退者死’的强令下,武洛营、毅卫营往复冲荡,不敢稍有后退,相持两时之久。终因英军舰炮火力太猛,两营抵挡不住,只得无奈退而罗星山。
巳时,尔伯尼大队尾随而上罗星山,并趁势占领。从这个地形绝险的据点,大队以猛烈的炮火向筑有工事的清兵射击,清军溃散。
正午时分,作战了一个上午的尔伯尼大队已十分疲惫,只得将新攻占的阵地交给随后而来的两个大队接防,而炮兵部队则迟至申时才抵达罗星山山顶。这天的其余时间,英军忙于布置阵地。
在接到罗星山失守的报告后,许维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