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大明政客>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万国来朝(3)

(请支持新书《铁血兵戈》,拜谢了。)

进入皇极殿之后,早朝正式开始。

春节之后的第一个早朝,一般不会商议具体的事情,主要是表示上班的时间到了,其实在正月十五之前,老百姓基本还沉浸在春节的氛围之中,这些年条件好了,老百姓手里有钱了,对于春节就特别重视了,至于说商贾,眼睛里面盯着的就是春节,他们能够利用春节的时间,大做生意,老百姓的购买力加强了,春节能够销售无数的商品,在他们看来,赚钱当然比过节重要了。

皇太子苏明劼主持早朝仪式。

这也是朝廷的规矩了。

苏明劼早就熟悉朝政了,而且表现出来的沉稳和睿智,令诸多的文武大臣拜服,苏天成特别注意对苏明劼的培养,苏明劼在外游历的三年时间里面,苏天成的要求非常严格,不能够享受特殊的待遇,必须要面对实际,要真正了解老百姓的疾苦,要思考如何解决老百姓存在的困难,同时也要注意官府的作风等问题。

在苏天成看来,苏明劼的表现还是有些差距的,主要还是在身份的彰显方面,毕竟打小就出生在富贵的环境之中,很早就成为了皇太子,受到了文武大臣的崇敬,这种身份上的优越,是无法抹去的,不过苏明劼在处理政务方面,表现的确是不错的,朝廷里面的一般事情,基本都是苏明劼处理,除非是重大的事宜,苏天成才会亲自着手的。

苏明劼开始提出来具体的要求,大致的意思就是上班的时间到了,诸多的文武大臣。必须要集中精力,必须要给省府州县的官吏做出来榜样,新的一年到来,马上就是春耕时节,就是最为忙碌的时候了,各级的官府必须花费大力气抓好春耕生产。

苏明劼在早朝的时候。专门强调春耕生产,其实是与大晋各地出现的诸多情况有关,这些年以来,随着商贸的巨大发展,农业慢慢受到了冷落,特别是在山东、浙江、福建、江苏等地,官府特别重视商贸的发展,对农业不是太重视了,因为商贸的飞速发展。意味着官府的税收大幅度的增加,意味着官府的钱多了。

这种情况,早在大晋十年的时候就出现了,朝廷发现之后,没有引起很高的重视,但皇上明确提出来了要求,民以食为天,农业生产任何时候都不能够忽略。不能够因为经济发展了,就不重视农业了。更不能够因为大量的采购粮食了,就认为不种田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了,任何的时候,都要牢记粮食生产是不能够忽视的。

也正是因为皇上的要求,每年的早朝,苏明劼都会提出来明确的要求。各地不能够忽视春耕生产,当然,仅仅是嘴上强调是没有多大作用的,吏部和都察院早就将是否重视春耕生产与粮食产量等事宜,作为考核与提拔官员的指标之一。这就令各地的官吏绝不敢忽视春耕生产。

接下来,苏明劼还专门强调了各地吸纳移民的问题,随着大晋的强盛,藩属国前往大晋生活的人越来越多,除开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到朝廷做官的人外,还有这些人的家人,几乎都是搬迁到大晋来了,能够通过科举考试的,都是藩属国的精英人士,这些人来到大晋落户,比如带动移民搬迁的潮流,更大的优势是,搬迁到大晋来的人,能够很容易找到事情做,特别是在山东、浙江、福建、广东和江苏等地,只要能够吃苦,就可以找到事情做,就可以挣到银子,生活就没有问题。

朝廷对移民的控制,总体是吸纳的,但这些人必须在官府登记,必须要真正得到官府的认可,不过近些年来,随意移民的人增加了,一些人不在官府去登记,导致各地官府对人口户籍的管理,出现了偏差,这样的情况必须要注意,否则大晋的人口将越来越多,朝廷诸多的官员讨论之后,认为这样的情况是必须要适当限制的。

苏明劼最后说到的就是驻扎各地的使节问题,因为大晋朝廷的强盛,驻外使节的表现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态度方面,表现都是很强势的,皇上曾经专门说过了,态度不能够表现的过于的强硬了,大晋需要得到的是实际利益,不需要在态度上面强横。

半个时辰之后,苏明劼的话说完了。

按照以往的惯例,就应该是皇上训示了,早朝最终结束,但今日的情况不同了,接下来的议程,就是各国派来的使节朝拜了。

使节带来了大量的礼物,这些礼物不会带进皇宫里面,都是列出清单。

其实朝拜这件事情,各国的使节早就提出来了要求,只不过皇上一直都没有同意,好不容易朝廷同意了,各国使节都是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故而这次的朝拜,就显得特别的隆重了。

这是国力的象征,大晋朝廷如今扮演的角色,基本就是世界秩序的维护者,规矩当然是有大晋朝廷制定下来的,有谁违背了这样的秩序,必然会遭受到打击,只不过在确定秩序的时候,皇上基本是站在公正立场上面的,这也令各国的统治者非常的感激。

朝拜仪式开始了。

柳敬亭开始念出来一串串的名单,礼部的官吏按照名单上面念出来的名字,带着一个个的使团进入到大殿里面,使节拿出来早就准备好的礼单,呈献给皇分管外事的大晋丞相周延儒,接下来使节就开始颂读准备好的书大晋朝廷与大晋皇上的。

各国都按照自身的礼节来进行朝拜,有的是跪拜,有的是单膝跪地,有的是鞠躬,不


状态提示: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万国来朝(3)--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