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绍宋>第五章 人心

,!

张浚惊惶失措,冯益失措惊惶,赵官家面瘫如常。

但很快,张德远还是恢复了一个精英士大夫应该有的姿态,他直起身来郑重其事拱手相对:“官家,臣为御史中丞,如何会不懂祖宗家法,私自交接内侍?至于韩世忠,臣虽然近来与他有些交往,但昨日他也绝没有往臣那里报讯说什么,只是今日有个韩世忠的侍从上门说了一些乱七八糟杂事……官家若不说,臣都不知道他昨晚来过,还劝官家改换了心意!”

“德远。”赵玖在座中微微蹙额。“说实话,我也不信你会与内侍交通到这个份上,至于你与韩世忠交往紧密更是我刻意放纵、甚至算我亲自暗示的,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韩世忠性格泼皮,我朝武臣又多无好下场,所以希望你能在朝中保一保他……但你须知道,昨日你还主动顺着我的意思推动作战,今日却一改常态劝我不要战;而且你何时有本事,对军事有如此妥善的考量了?”

张浚听到官家用‘我’而非‘朕’,多少松了一口气,听到最后,知道纯属误会,更是放下心来,唯独一想到自己在官家那里还是个‘不知兵之人’,却又有些无奈。

当然了,事到如今,他也无可躲闪,便俯身相告:“不知道官家可知道唐太宗时马周的典故?”

赵玖茫然不答。

张浚不由尴尬一咳,方才委婉言道:“唐时太宗皇帝有个臣子,唤做常何,常何此人是个粗鲁战将,平素无文,但是忽然间有一阵子,此人的奏折言之有物,凡二十余条皆中要害,太宗奇怪,便直接问他缘故,常何就直接告知太宗,奏疏是他门客马周写的……此时马周方三十岁,当时便被留到门下省以作咨询,一年内三次被升迁,到最后更是成为太宗后期的肱股之臣。”

赵玖的政治历史水平再次也听明白了:“德远是说……这是有人在后面教你?”

“前观文殿大学士刘韐于靖康中殉死,其长子刘子羽扶灵归乡,方才归来,正随臣一起居住,这些话本是臣回去后与他商议时他所说的。”张浚终于透了底。“刘韐生前多为帅臣,早在哲宗时便为陕西转运使,后来平方腊、抗金多有建树,而刘子羽自幼随父在帐中,早年便颇有知兵之名。据说他从小到大,每日清晨必然要和官家每日傍晚一般,往坊中射箭百余支,所以不是寻常文臣……”

且说,赵官家听到这个名字和这番叙述后,未免有些读劣质穿越小说的感觉,衙内出身、文官身份、又懂军事,而且还国仇家恨……关键是那个名字太出戏!

但是,随着张浚继续叙述不停,赵官家才渐渐释然,意识到这是一个活生生的历史人物……譬如说此人叫刘子羽确实出戏,但那是后来一群扑街写手的锅,不管人家的事,人家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叫刘子翬,一个刘子翼,这一听不就很合理了?

而且,其父刘韐的经历经过张浚的暗示,赵玖也有所醒悟,乃是和尚未赶到的老太尉杨惟忠一样,都是哲宗朝那批起于西北的兴复之人,所以在徽宗朝一直游离于边缘,始终不能成为主流,这就为刘子羽少年的军旅生涯做了注脚。

不过,赵官家依然保持了一定的理性……因为经过昨日一事,他对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纸上谈兵之辈都保持了一定的警惕性,天知道这个刘子羽是不是只凑巧蒙对了?而且此人名字这么特殊,如果真的在这个时代做出一点事来,没理由他赵官家记不住啊?

当然了,无论如何,此时正当用人之际,这么一个人才,哪怕真是纸上谈兵,放在身边做个参谋也成啊。

毕竟俗语有云:两个赵括抵得上一个诸葛亮。大家多凑活一下,起码能提高容错性吧?

于是乎,一念至此,赵玖复又正色相对:“如此人物,你为什么没有推荐上来呢?明明之前你推荐了那么多人,我都予以了任用……”

“官家。”张浚愈发无奈。“刘子羽正是胡寅那厮弹劾前一日臣记在本子上的人,如何敢顶风施为?”

赵玖一时恍然,却让对方速速回去将这刘子羽带来,然后又让跪在那里的冯益起身……其实昨天他就想处理后者了,因为这个内侍的表现太有那些传统戏剧中所谓阉人的谄媚姿态了,但真要处置却居然找不到合适理由,甚至因为在路上,连个合适安置的地方都寻不出,便只好暂且放下,安心相待那刘子羽。

出乎意料,张浚来的快去的也快,须臾便将那刘子羽带来。

而双方见礼完毕,赵官家就势赐了座,先随意打量几分,见此人容貌端庄,身材高大,坐在那里腰杆挺直,风采凛然……如果说杨沂中是天生的武将外貌模板,那此人就是典型的帅臣姿态了……对此,赵官家当然更加心存疑虑。

须知,哪有如此万全之人?真要是长得跟那位阎孝忠阎知州一般,说不得赵官家反而信了三分。

不过这些都是题外之话,也都是赵玖私心乱象,归根到底还是要当面问一问的。

然而,赵官家一张口却不知道从何处问起,便复又向身侧张浚随意开口:“德远(张浚字)如何回来的这般快?”

“好教官家知道。”张浚此时心结已下,自然随口而答。“臣一出官家驻跸之处,便在街上遇到了刘彦修(刘子羽字),他也听到风声,正要去寻吕相公准备出去招揽外围义军……”

赵玖闻言愈发不安起来……须知道,这个决策是他


状态提示:第五章 人心--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