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碧海残阳>第十三章 北门断后
川道:“你一路保重,跟紧郑大哥他们,到得东莱后,如果王京或有亲人,应尽快前往投奔,不要在东莱耽搁。汝父你不用再挂念于怀了,他尽忠报国,也算是自得归宿了。”

“贱妾记住了。贱妾父亲尹兴廉,祖父尹元康,为尹家旁支,祖父尚在,现居于王京,大人如果将来得空,可来王京拜会贱妾祖父大人。”

“嗯,如果这次大难得脱,定来搅扰贵府。”秦川道。

走在最后的是老朴,这老家伙也拍拍秦川的肩头,对秦川说道:“如有不对,赶紧逃,小命要紧,我还欠你两条咸鱼呢。”

秦川看老朴又把铁锅背上了,笑道:“老朴,你还舍不得这口破铁锅啊,想弄去东莱卖钱吗?”

“小子懂什么,行军途中没有锅,看你吃什么热食。”

秦川挥挥手,看着郑昌他们走下城去。他又来到城门垛口,一直看到郑昌带着二十来个人,夹在出城的人流中,逶迤朝西北方的山岭走去了,而他所担心的倭军骑兵,并没有在城外出现。

然后他转过身来,见周围兵士都在看他,面前还有五个小旗正等着他发话,秦川稍微顿了顿,调整了一下情绪,让自己又迅速进入到导游的角色,他大声的说道:“诸位兄弟,某家烦请众家兄弟,坚守北门一个时辰,以接应城中逃难百姓和尚在奋战之袍泽,诸位如有不愿,尽可走人,某家绝不阻拦。”

那几个小旗互相看了看,没人动身,周围的兵士也没人离去。

秦川见没人打退堂鼓,就继续说道:“既然诸位兄弟都愿意和某家一起来守这北门,那就需听某家之号令。”

他对站在右手边两位小旗做了个揖,说道:“烦请二位小旗,各带几十人往两侧城墙去,在离城门楼百五十步地方,用守城的砖石滚木砌成半人高的垒墙,领军士守在后面。倭寇如射火铳,可伏下躲避,倭寇如冲杀而来,则架起三重长矛,一重阻敌,二重刺敌,三重护阵。切记不可让倭寇近身肉搏,如倭寇突破垒墙,尔等可速退,城门楼上弓箭手可齐发射敌。”

那两人也都对秦川作了个揖,各自招呼兵士前去。

秦川又对第三个小旗说道:“这位兄弟,你可去召集弓箭手上城门楼,射箭时小心倭寇火铳。”

这人随即号召城上兵士们中的弓箭手,却没有多少人应承,最后只凑齐了十来个弓箭手上城门楼去了。

秦川接着再对剩下的两个小旗中的一名说道:“烦劳这位兄弟带些人手,去城下布店寻些布匹上来,捻成绳索,系于城门楼立柱之上,以备危机之时,城上的兄弟可以直接从城上缒城而下。做成之后,就守在城门之上,负责接应四方。”

那小旗和前三个小旗一样,也没有二话,带些兵士下城去了。

最后只剩下了一个小旗和寥寥十来个兵士了,秦川对那小旗说:“你我二人集合剩下的所有军士,在城门下建一圈垒墙,护住城门,接应逃难而来的军民,你看如何?”

“谨尊大人之令。”

“嗯,我也是大人了,却是个假的。”秦川一边暗自腹诽,一边和那小旗带剩下的十来个兵一同下到城下。城下却没几个兵了,秦川和那小旗赶紧集让人拦住城门,拦截那些逃跑过来的溃兵和一些青壮年的民众,让他们去旁边房屋拆房搬家具,修起街垒来。不大会,他俩也聚集起百来号兵士和壮丁了。

秦川发现,逃过来的兵士中并没有军官,不知他们是战死了,还是各自逃跑了,不过正好方便他秦川发号施令。此时的秦川,已然定了决心,当然并不是为了高丽国而献身,他只想在这个乱世里存活下来。

秦川没跟着郑昌逃命,是因为他根本就不想再和郑昌他们裹在一起了,烽燧台那伙人早就被郑昌收服了,他秦川在那里就是个多余的人,而且那伙人都知道他来路不明的底细。现在乱世将至,战争至少还得持续多年(他忘了这场战争到底持续了多久),他光棍一根,丘八一个,又是外乡人,怎么看都是死路远多过活路,最多也就是像郑昌一样,给那些高高在上的达官贵人们当仆从走狗,而在那些人面前,却连抬头说话的权利都没有。他深深的记得绝影岛的海滩上,他的头埋在沙地上,沙子进了他的嘴巴鼻子和眼睛,郑拨一行,却连马缰绳都没拉一下,就这样在他们面前疾驰而过。还有尹氏兄弟,看他的眼神如同看蝼蚁一般,而且仅仅是因为他主动的献计献策,就差点被尹家兄弟砍了脑袋。

跟着郑昌走,他可以想象,郑昌多半会留在东莱不会继续朝北走,要么在东莱战死,要么看到釜山的陷落,追随他的郑大人自裁而死。而釜山又是肯定会陷落的,不会因为他秦川的到来而改变,他这只穿越蝴蝶的小翅膀,现在还扇不起太平洋上的飓风。

到那时他秦川怎么办,继续混大头兵吗?他估计他活不过十天,或许他死后又能重新回到来的那个时代,但他不敢赌。那么,投降倭军呢?去试试重走太阁立志的道路,但他觉得最大的可能,是自己的脑袋被倭兵砍下来,然后拿去换功勋和银子。

人入乱世,命如草芥,而要想在乱世中存活下来,靠什么?钱,没用,权,也靠不住,得靠人,靠手中有人有兵有枪,有枪就是草头王,更进一步,那叫“枪杆子里出政权”。

当然,现在秦川还没那么大的雄心,指望拉起百把个人占山为王,再打土豪分田


状态提示:第十三章 北门断后--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