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民国之钢铁狂潮>第930 突袭珍珠港(十)杀戮
人一定是疯了!

如果不是他们疯了,那么就是前线的士兵都疯了?就算他们都集体犯傻,那么那些连长、营长,甚至上校团长该不会都脑子抽筋了吧!又或者,中国人一个个都会放魔法,把他们集体催眠了?

荒唐!

史密斯决定再等等看,他怎么都不相信,世界上会有这样的进攻招数。

他曾经参与并亲自制定过许多的抢滩登陆战斗推演。那本来是美军制定的计划中,以排山倒海之势干掉中国海军,或者在干掉他们的同时,对琉球、台湾、海南乃至中国本土,发起抢滩登陆作战。

其中包括先头空降内部开花,沿海舰炮洗地拓展,空中轰炸打击扫荡。成百上千的登陆艇带着千军万马冲上滩头所向披靡,纵横决荡……全方位多兵种立体交叉攻击。无一例外,都是大阵仗,大手笔,大场面!

即便是最危险的空降,那必须是以师为单位的数量。千百架飞机一次投放才有保障。总数不过千把号人的孤单投入,这是在开玩笑么?纯粹胡乱耗损士兵宝贵的生命,那是要上军事法庭的!

所以史密斯坚决的不信,他宁可认定,是那些战场菜鸟们突然遇到强大的精锐战士,一时惊慌失措的反应,等他们适应了。就应该没问题。

想法,少有的理性,也很符合逻辑,可真正的情况,却远远比少将先生听到的,更加糟糕!

一千多的伞降精锐部队,最差的火力都是大威力手枪!非是91911勃朗宁!基本上一枪过去。一个强壮的大兵都被放倒。

主武器,最多的6突击步枪,每个人携带子弹数量,不是常规轻装150发,也不是一个基数的300发,而是变态的三千发!没看错,就是这么可怕的数字!

光子弹就将近四十公斤。加上弹匣,哪怕他们使用的是轻型合成材料,总共加起来也超过了五十公斤!

每个人随身携带的,除了应付开始遭遇战的5个插在携行具上30发弹匣外。大型背囊里面塞着的,赫然都是50发单弹鼓,或者100发对开双弹鼓!

每个人随身携带的手雷数量超过三十个!外带单兵火箭筒和三发火箭弹,枪榴弹若干,外加尺寸惊人的冷兵器,刀枪不入能抗住12.7重机枪穿甲弹的全防战甲,单兵战术电台和战场协同系统,夜视装备……妥妥的一个个的移动堡垒!

至于担任火力手的家伙,手里操得除了通用机枪外,某些人甚至扛着12.7无壳弹重机枪!哪怕再减重,也有三十多公斤的分量,再加上一个足足一千发的箱式供弹具,这简直就是移动步战车!

至于扛着30火箭炮的变态玩意就更不用说了。加上12.7反器材重狙,一千米之内,美军的坦克都冲不上来,五百米之内,人再多都没有用,到了近身……连对方的拳头都扛不住!一个个的杀人兵器,冲击起来,简直跟推土机一样!

形同一千多辆全地形步战车的灵活组队冲锋,试问仅仅是列装简陋单兵武器的美军,如何阻挡!

崇山峻岭,丛林密布,草原起伏的卡厄奈岭战区,简直就是一片他们肆无忌惮的天然牧场!匆忙从隐蔽处冲出来的美军,不拘一个分队人员多少,对方也根本不看来什么人还是什么装备,武器收拾停当,立即跟虎入羊群一样的一边疯狂扫射,疯狂投弹,哈哈狂笑,血腥杀戮,冲击!

一个照面,美军全线崩溃!

三个步兵团一个**营最先出手,猝不及防下被伏击干掉超过五百人死伤,短短几分钟后,突破一千人,再过一刻钟,先头部队大部分被歼灭,零星跟着压阵的轻型坦克刚刚露头,就被单兵狙炮或者火箭筒给炸成了废铁麻花!甚至有些一枪没开!

前锋死伤惨重!上百个阵地被摧毁!十几辆坦克被击杀!十几门大炮落入敌手被炸掉!三四个藏兵洞被爆破炸塌!全线溃退一公里,甚至一个步兵团指挥部居然被攻陷!

一连串的坏消息,风一样的涌进第二师指挥中心,史密斯少将听得好像天方夜谭,不敢相信的瞪圆了眼珠子,冲着电话对面怒吼:“你***开什么玩笑!我不想听这些该死的谎言!你们确定对付的不是一群空降兵,而是该死的外星人?!还是那些讨厌的超级暴徒们机体加入了中国佬,帮他们进攻我们?!”

如果少将先生看过未来的科幻片,他一定再加上一种史前怪物---霸王龙。当然也可以换成哥斯拉,总之,绝不可能是人!空降兵啊!尼玛都是只带着少量轻武器和少数弹药的可怜小子而已,哪能搞得如此疯狂!

对面的少校也比较干脆,直接把步话机的话筒伸出掩体,冲着前方硝烟滚滚的战场:“将军,您亲自听听这声音吧!”

史密斯马上就听到了。如一百挺重机枪在集火发射般的密集呼啸,好似一个营的迫击炮急速射的爆炸声,千百人惊慌失措的呼喊和惨叫---绝对是英语口音!以及千奇百怪的重武器发射,包括火箭弹低空掠过的尖利呼啸,坦克炮发射时的沉闷爆响,钢铁碎块碰撞的铿锵。和爆炸大火吹过草丛密林刮起的飓风,以及激烈燃烧的霹雳啪啦爆响!

他一时间错以为,那头的战场并不是区区一个营的防卫力量在与撑死百十号敌人在战斗,而是他的一个师一万多人,在跟同等数量的敌人发生阵地争夺战!还是大量坦克和大炮机体参与的!若不然,怎么会有至少105以上榴弹爆炸的动静?!还一堆一堆的!

少将先生没有看到


状态提示:第930 突袭珍珠港(十)杀戮--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