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三国之无双华雄>第三十一章 取而代之

虎牢关外,黄河岸边,来自徐州和青州的水师已经陆续就位。

袁术大营内。

自从那夜火烧虎牢关后,袁术就染上了风寒,连日头痛不止,这日众诸侯巡视水师袁术都没去,只是躺在自己营帐中休憩养神。

不一会儿,张勋抱着几卷厚厚地竹简来到袁术跟前,轻声说道:

“主公,这是前些日子阵亡的将士名录,已经统计出来了,各阵亡将士具体的家在何处等信息也都准备完毕,已经在主簿那里一一核实。”

袁术睁开眼,问道:

“嗯?统计这些东西作甚?你们这几日闲得发慌么?”

张勋小心翼翼地问道:

“主公,那日偷袭虎牢关,不是说凡是阵亡的将士,每一个均赏金一百么?”

“噗!”

袁术一下笑了出来,竟然感觉多日来的头痛都好上了几分,他站起身,走到张勋身前,说道:

“那日本太守不过是随便说说,不这么说,那些泥腿子兵会给本太守拼命?还真赏啊?那还不把我袁家四世三公的家底都掏空了。”

说完,袁术抓起张勋怀中的竹简,一卷一卷扔进自己帐篷中的火炉里。

炉子里的火苗一遇竹简顿时活跃了起来,瞬间便将那几卷竹简全部吞噬其中。

张勋心中有些不忍,又不敢违逆袁术的意思,只得暗自叹了口气。

袁术躺回自己榻上,揉了揉自己额头,闭上眼想睡一会儿,却发现自己整个人心神不宁的,他看到张勋还没走,便问道:“还有何事?”

张勋好像有些失落的样子,袁术这么一问,他才反应过来,赶紧说道:

“启禀主公,末将无事了。”

“下去吧。”

“诺。”

张勋转身退出了袁术的大帐,刚一出门,却听到身后的袁术叫道:

“回来。”

张勋疑惑着又回到了帐内,等着袁术下面有何吩咐。

袁术使劲揉了两下额头,头痛之感却一点都没有消去,袁术无力地说道:

“这些泥腿子,真是不让本太守省心呐。”

“把那个名录再统计一份,每人家里一百金,务必都要送到,敢有贪墨,斩。”

张勋闻言先是一惊,然后大喜,赶紧向袁术说道:

“谢主公!”

袁术幽幽说道:“谢什么谢,本太守还真是个败家子哟......”

张勋闻言,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直到袁术向他挥了挥手,他才快速退了出去。

庐江,舒县。

早在孙坚出发参与联军讨伐董卓的时候,孙策就带着母亲弟弟移居到了这里。

孙坚的遗物已被人送了回来,说是遗物,其实也就只有孙坚的一套衣甲而已。那日,送这些东西来的人说得很清楚:

“乌呈候能留下这些衣物还是因为他换了黑衣去袭城的缘故,若不是,只怕是连这衣甲都没有啊。”

“至于那尸首,现在还在虎牢关城头上挂着呢。”

“一块的,还有那程普、黄盖、祖茂几位将军的首级,哎,造孽啊......”

这几日,孙策都已经忘记了自己是怎么过来的,他也不记得这几日来都发生了什么,他耳朵了只有家里女眷的哭嚎声,还有那一句:

“乌呈候死于华雄之手。”

一条清澈的碧溪从山脚下流向远方,岸边青草葱葱,在一块凸起的石头上,孙策坐在那里看着溪水一言不发。

顺着河向上游走上百十步,穿过一片树林,那里有一处高地,高地上是孙策为孙坚设立的衣冠冢。

每一天,孙策都会去孙坚坟前跪拜,完事后便到这河边来练武,年仅十七岁的孙策,一手霸王枪硬是在这舒县附近十里八乡都找不到对手。

练武之余,孙策便会盯着这河水发呆,呆着呆着,便有一腔仇恨涌上心头,然后孙策提起那霸王枪又是一阵狂扫,嘴中不断候着:

“华雄!华雄!华雄!”

“华雄!吾孙策必杀汝!”

远远地,一个穿着锦袍的秀气少年看到孙策这个样子,脸上全是担忧之色,少年走到孙策跟前,说道:

“伯符,你母亲让我来寻你。”

孙策停下手中的长枪,向来人问道:“何事?”

“倒是无事,她怕你忧虑成疾,故遣我来。”

孙策转过身,看着那锦衣少年,说:“公瑾,我想为父亲报仇,请助我一臂之力。”

这锦衣少年便是周瑜,周瑜一口答应道:“好,待你守孝结束,我们看这扬州谁的兵马最多,我们便去投靠他,若是他愿意助你我二人则罢,若是他不愿意......”

孙策接过周瑜的话说道:“若是他不愿意,我们就取而代之!”

说完,孙策与周瑜四目相对,周瑜微微点了点头,说:“不错!他若不愿意,我们就取而代之!”

当下,两个十七八岁的少年在这山野溪边,双拳紧握,似乎那将一方诸侯取而代之的豪言,在这两个少年眼中不过是一件举手之劳的小事而已。

洛阳城内。

随着西凉士兵挨家挨户的砸门大喊,终于,董卓东迁的日子,开始了。

董卓不禁要将洛阳的百官带走,他还要将整个洛阳的百姓也都带走。

一队甲兵来到华雄府邸门前,其中一个士卒抬起脚就要上前踹门,这一路上他们都是这么做的。

但是这次,那士兵却被自己的屯长一把给拉住了,士兵疑惑地看着屯长,问道:“砸了屯长,这户人家踹不得么?”

那屯


状态提示:第三十一章 取而代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