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客室中,周成龙敲击键盘的声音并没有影响到李峥。
这份物理学试题明显比竞赛要偏生产应用一些。
所谓生产应用,就是不扯恒星反应、量子力学之类的东西,而是以理论力学、材料力学、高分子物理为主,考察那些可以直接投入生产的知识。
这无疑也是科研人员与工程师的差别所在,前者负责向未知领域开疆拓土,后者则尽全力实现可以触及的生产内容。
因此,这份卷子更多是在考察对知识的熟练、精深掌握程度,而非想像力和思维方法。
以力学题为例,题面基本就是复杂版的小人推车、滑轮和各种异型架体。
其计算、分析强度,无疑远高于高中竞赛。
但思维难度,并未超出李峥的射程。
此外,在1200小时机械工程学习的加成下,这些力学结构的复杂度也不过尔尔。
至于材料力学,他也有上百个小时的材料学学习作为后盾。
这就搞得他越做越自信了。
就连他自己都觉得,与科学思维相比,自己似乎更适应工程思维。
就这么顺风顺水做了一半,李峥反倒担心起林逾静来。
这货一直是靠极简思维混事儿的,真整起这些硬碰硬的工程题,怕是要崴泥啊。
唉,也该让她吃一次亏了。
接下来就是揉肩还是捏脚的问题了。
一上来就捏脚不合适,还是自上而下,循序渐进吧。
会客室里,三个人就这么各忙各的,稳稳当当过了一个半小时。
直到林逾静“唔”了一声,起身交卷。
周成龙本来稳如泰山,这一“唔”,顿时让他慌了起来。
更慌的,是旁边的李峥。
这节奏不对啊,自己还差一道大题呢。
这又不是竞赛,还有什么极简方法不成?
林逾静瞥眼看着慌乱的李峥,做出了熟悉的口型。
渣猹。
李峥一咬牙,擦了把汗,低头继续做题。
不不不,不可能的,她压根儿不可能学自己这么多的内容。
一定是听到55分就达标,因此直接放弃了计算量大的难题。
对对对,这才符合她的作风嘛。
林逾静也不再搭理李峥,捧着卷子送到了周成龙面前。
“这还差半个小时呢,不检查一下?”周成龙匆匆合上电脑问道。
“检查过了。”林逾静点了点头。
周成龙沉吸了一口气,接过卷子,先是一皱眉:“还有两道题没做呢,不努努力?”
林逾静一笑,颇为神气地说道:“不会。”
“这……这还挺理直气壮的……”周成龙摆手道,“也对,不会就是不会。那这样,我等李峥交上来一起判,你先回去坐着,别影响他。”
“哦。”林逾静就此回到座位,愉快地准备做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