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大唐韬略>第一百六十六章 说到做到

许耀楚除了武媚娘给他支的这个招之外,其他别无选择,觉得自己与其整日整夜躲在丁瑜洲这里不得自由,倒不如勇敢地主动自首,或许还能够有一线转机。

许耀楚的眼界还是很透彻的,对武媚娘的提议二话没说就答应了,没和丁瑜洲告别也没有任何的言语表示,他就出了瑜洲在长安店铺径直来到官府,主动投案自首。

事情也的确像武媚娘说得那样,出现了很大的转机。

武媚娘已通过各种关系网打理好许耀楚的事情,故而所有事情都在武媚娘的掌握之中。

丁瑜洲一直关心着许耀楚的动向,包括他被关进大牢,还多次去探望,见许耀楚在大牢里的生活还算惬意,没有受到任何的虐待和亏待,便愈加相信武媚娘周全的盘算。

果真过了半月有余,许耀楚被宣布无罪释放了,并且官府还让他的同安堂揭开封条,让他可以重新开业,继续悬壶济世治病救人了。

许耀楚只是受了些牢狱之苦,并没有受多么大的苦痛,于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大摇大摆地走了出来。

许耀楚不知道这里面发生了什么也不明白为何会发生,多次询问丁瑜洲,可丁瑜洲也不知道。

对于同安堂事件,众人都不知道,民间传言甚至一度传得玄乎:

这家同安堂在宫里有人,能够直通天庭,谁都无法撼动。

其实丁瑜洲多少还是从中窥测到了一些信息,他觉得这是后宫争斗武媚娘的全胜。

事实也的确如此。

武媚娘在与王皇后和萧淑妃的争斗中,在同安堂事件上以压倒性的胜利结束了这场对方的反击。

事情是这样发展的:武媚娘自从知道了同安堂事件爆发以来,一刻也没有闲着,思索了很多办法,最终才找到了一个万全之策。

她首先解决掉了杨贤妃这个敌人的帮手。因为她事先已经掌握了杨贤妃的把柄,所以能够确保一举成功,当然这只是她实行的第一步策略。

第二部策略,她将舆论指向引向了萧淑妃,并且还让萧淑妃身边的宫女出来指证说这是萧淑妃为了陷害武媚娘而故意编造的谎言,其实根本就没有这么一回事,包括同安堂也是被冤枉的。

再加上朝中许多大臣也纷纷夸赞同安堂济世救人,功德无量,所以皇帝李治相信了舆论导向,将萧淑妃严厉地斥责了一番,饶恕了同安堂。

在这场后宫的争斗中,皇后王氏并没有受到任何的打击。因为皇后站在最后面,有杨贤妃和萧淑妃两人替她出头,所以王皇后是安全的,没有受到任何的打击。

这倒是武媚娘所不希望看到的,因为这个时候,武媚娘自从册封昭仪又生下第一个孩子之后,她就已经和皇后产生了嫌隙,已经不会再像以前和王皇后站到一起并肩作战了。

不光这些事情,还有武媚娘和李治第一个儿子的出生,更让王皇后发觉到了武媚娘对自己的威胁,让王皇后一度觉得自己将武媚娘带入宫中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因为发觉武媚娘似乎有着比萧淑妃还要旺盛的yù_wàng。

之所以王皇后会这般认为武媚娘,是因为武媚娘给她第一个儿子所起的名字就能够一窥其中的心思。原来武媚娘给他的第一个儿子起名为李弘。

要知道李弘这两个字可不得了,这可不是一个普通的名字,这个名字源自南北朝以来所流传的一部道教的著作《老君音诵诫经》中“老君当治,李弘当出”一句谶语。

这句话的意思是天下大乱之时太上老君会下凡来拯救人间,并且太上老君将化作一个名字为李弘的人来统领天下,所以这名字背后的深厚含义很明显,李弘是君王的代表和象征,所以南北朝动乱时涌现出了许多打着李旗号的起义军。

在这个时候,武媚娘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起名为李弘,心思更是贴合了这种意思,在外人看来她肯定是希望自己的这个孩子能够未来成为太子,最后成为大唐的皇帝。试想这对于没有孩子的王皇后而言,怎能不是一种威胁呢?

当年萧淑妃的儿子李素杰被册封为雍王时,就让王皇后深感不安和焦虑,甚至一度让王皇后觉得自己有被废的可能,所以无奈之下才将武媚娘引入宫中争夺萧淑妃的宠爱。

这些是书中均有记载,武媚娘也确实经历了这些。王皇后和萧淑妃之间的恩恩怨怨也全都起源于此。

因为丁瑜洲没有在武媚娘身边,他没有陪着武媚娘经历这些风风雨雨的后宫斗争,他甚至都不知道武媚娘是不是真的存有这份心思。

他不知道武媚娘是真的想这样还是被局势所逼不得不这样。从表面现象来看,武媚娘确实这样做了,也确实为了保住自己的荣宠和地位而选择了非常手段。

对于后宫的争斗,丁瑜洲还没有真切的体验,因为他现在一直是一种旁观者的心态居于后宫之外。对于后宫里面的真实生活状况,他是不知道的。

反正从武媚娘对待同安堂事件一事来看,丁瑜洲觉得武媚娘还是心存善念的,尽管她当时曾经说过要牺牲同安堂和许耀楚,但是她又没有那样做,他知道她的心和他是一样的,心怀天下,心有万民。

经历这一件事情之后,丁瑜洲觉得自己对于大唐有更加深刻的体验,对于武媚娘也有更加真切的认识。

同安堂药铺重新开张,依旧是人来人往,许大夫继续着他的事业,为拯救天下黎民苍生而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状态提示:第一百六十六章 说到做到--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