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骑马与砍杀之立马横枪>第一百八十五章 陈仓之战(4) 2/3

第一百八十五章陈仓之战(4)

纵观皇甫嵩历次用兵,都是“先为己之不可胜,然后可以胜之”。防守的时候不动如山,一但转为进攻,就是铺天盖地,侵略如火,不给敌人留下任何喘息的机会。他的用兵风格在这个时代可谓是异数,几乎没有跟他相同的。

倒是十几年后,在军中历练出来了的司马懿和张辽与他有几分相似。司马懿擅长防守,张辽强于进攻,两人合起来,还能比皇甫嵩强上一线。

当皇甫嵩的帅旗出现在城楼上之后,战场上的情况立刻翻转了过来。西凉军渐渐地停止了攻击,脱离了和汉军的接触,向着后方撤去。

见到士气不振,陈诚也不以为意。能打下陈仓固然是好,打不下来也没什么关系。皇甫嵩出现在战场上,一下子就扭转了战场上的态势,虽然很令人震撼,但是仔细想想,似乎也没起到什么太大的用处。

好吧,陈诚心道:其实还是有很大用处的。汉军前锋的战阵已经被西凉骑兵冲的七零八落,要是没有皇甫嵩来的这一下子,他们会付出更多的伤亡。现在汉军收复了陈仓城,又击退了西凉军,算是取得了一个战术上的胜利。

西边的太阳就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即便再打下去也不会有什么大的收获。赢也赢不到哪里去,输也不会输到哪里去,就此收兵罢战也是一个选择。

他可没忘了,在北边还有一只敌军正在包抄他们后路来着。

陈诚打马冲到了杨秋边上,高声道:“立刻带上你部兵马,顺着大道向西边撤退!”

杨秋道:“诺”

陈诚又道:“挑一百骑兵先行,给梁兴传令,让他鸣金收兵。”

陈仓地处山峦之间,南北纵向宽度才数里,加上步兵能够通行的丘峦地带,也不过十里左右的宽度。在这种地方作战,没有太多的计策可以讲,重甲长戟加强弓硬弩刚正面就是了。

西凉军进攻的时候气势如虹,撤退的时候也不拖泥带水,呼啦啦的就往后面跑了。特别是韩遂部的兵马,跑的飞快,将成宜,张横等人都落在了后面。见到西凉军撤退,汉军的骑兵随即追了上来,大肆砍杀那些落在后面的西凉军。

这些兵马大多是方才冲进城里,然后又撤了出来的诸侯麾下的精锐。他们会中的许多人为了夺取战利品,跳下了马背,现在就尝到了抛弃坐骑的苦头。在被吕布率领的骑兵来回践踏了两次后,有马的人立即打马狂奔,没马的则是抢了马匹开始逃命。

剩下的那些两条腿的步兵更是不堪,他们完全失去了建制,背对着敌人开始狂奔。吕布乘机带着骑兵在人群中往来冲杀,将西凉军一片片地砍倒在地上。士兵们拖着兵刃,向着西边的方向逃窜。身后马蹄声急响,让一众溃兵心中更加的恐惧。向来都是他们骑马冲击敌人,现在的情况却是反了过来。

看到这样的情况,陈诚觉得很是无语。占优势的时候一拥而上,处于下风了就落荒而逃,你们这些西凉军其实是匈奴人或者是别的什么胡人冒充的吧?不过羌人本来就能算在狄夷里面,西凉的汉人和羌人混居了太长的时间,也早就胡化了,说西凉军是胡人的军队好像也不是能算是太离谱。

这么说来,眼前的情况倒是西凉军的本色演出了。

在右边的山地上,汉军的轻兵已经运动到位。这些轻装步兵在稍微整队之后,立刻投入到了进攻之中。在另一边,数百名汉军骑兵在东面出现,直接向着土丘上杀了过来。

面对着两面夹击的情况,杨秋带着步兵继续后撤,骑兵则是跟在陈诚身后,对汉军骑兵发起了一次反冲锋。时间紧迫,已经不及整理队形,骑队从土丘上狂奔而下,与汉军的甲骑正面碰撞在了一起。

战马奔驰,尘土飞扬,激烈的碰撞仿佛只有一个瞬间,下一次睁眼的时候,陈诚已经提着骑枪击破了汉军甲骑的战阵。他左手的盾牌上破开了一个豁口,豁口的边缘上,有着几条细细的裂缝。右手握住的骑枪竖在身侧,缕缕鲜血从枪尖往下流淌,在枪杆上划出条条血痕,然后滴落在他的臂铠上。

因为占据着地利,因为武器更适合骑战,陈诚带着同等数量的骑兵只用了一次冲锋,就击溃刚投入战场的汉军甲骑。杀伤了多少人倒是在其次,主要是打散了他们的队列,在完成重新整队之前,这只甲骑基本上可以当做是不存在。

骑兵在战场上拥有着极强的冲击力,但是正常来说,战马的体力是有限的,冲锋几次后,人就算还能抗的住,马也受不了。有正常情况,那就有不正常的情况,现在陈诚带着的七十骑亲兵就是不正常的情况,因为他的们的坐骑永远都不会疲劳,故而能不断地发起冲锋。

在击破了汉军甲骑之后,陈诚命令其他骑兵先向西边撤退,他自己则是带着侍卫亲兵继续冲锋了两次,直杀到了陈仓的南门之下,这才掉头撤回了杨秋部的军阵中。

鸣金声从西边响起,陈诚来不及擦去身上的血污,抬头看了看已经崩溃了的中央战场,呀在心中叹气,正准备带着骑兵去挽救一下西凉军颜面的时候,就见到如同潮水般退去的中央战场上,一大片的黑色露了出来,却是张横麾下的黑甲军。

四千多黑甲军并没有随着溃败的人群一起向后狂奔,而是在张横的带领下,结成了数个紧密的战阵,一边对抗往来纵横的汉军骑兵,一边缓缓而退。黑甲军穿着


状态提示:第一百八十五章 陈仓之战(4) 2/3--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