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三国之随身魔法塔>第489章 使者们的想法

早在结束长安之战后,上万的敌人,主要还是飞熊军是真的香。两千人上下,每个提供20点经验值,什么叫做精锐,这就叫做精锐!

也不看什么装备和气势了,以后谁给的经验值多谁就是精锐,不接受反驳!

两千人给了四万经验,剩下乱七八糟加起来还不到五万……结果距离升级居然还有十万经验的差距,要不是收获了司州这地盘,感觉真的是要亏死。

说好的几万大军呢?说好的几十万经验呢?到头来就那么几千人,给的经验还贼少!

最后大概明白了,董卓当时还没有来得及把主力都给调走,大部分都留在洛阳了。

董旻带了一部分人离开,不过显然还没有能扩招就被再次击败,本身士气就不高,人数又少,给的经验自然不多。

于是就想着,干脆让天下群雄,也想办法,把自家的军队升升级。

让他们明白,继续靠人数堆,估计很难打赢以后的战争,只有精锐的军队才行。这样在战场上遇到,每个士卒,怎么都能给个15点经验吧?

另外精锐化的好处有很多,第一个就是消耗的经费就高,人数多就意味着能投入到民生的部分变少;人数少的话,不仅能避免一些无辜的百姓被征召入伍,同时打起来也轻易。

打几场胜仗,差不多就把对方的主力都给灭了,剩下只要接收对方的地盘就好。

想是那么想,实际上真正落实下来,到底还是少数精锐配合大量普通士卒的情况,才算是主流。比如说袁绍,历史上普通的队伍,怎么都有三五万。

至于大戟士、先登死士这两支精锐,人数控制在两千人左右,反正应该不会超过三千。

又比如说公孙瓒,普通的士卒和骑兵,估计占据八成以上,剩下两成,大概三千左右,才是他最精锐的白马义从。

反正都有经验拿,刘韬对此自然也不会有什么意见。反正发展的时间留足给他们,且看以后打起来,会个什么情况。

阅兵仪式结束,刘韬也在锦衣卫的护卫下,开始打道回府。

只是会场上,大部分人其实还没有立刻散去,主要还在讨论今天的大典,以及阅兵式。

大典没什么,甚至有些粗陋,对于许多读书人来说,甚至‘不成体统’。不过阅兵式,却是前所未有,给人的感觉很震撼。

明明是炫耀自己的战力,甚至把自己的王牌都给亮出来,感觉很傻……但是,比如承认,效果也非常巨大。

许攸看了看周围,不少没有离开的百姓,都在讨论哪些精锐的军队。他还记得,这些百姓,在大典开始之前,脸上还有些麻木,有些担心,现在全然没有,变得很激动。

“原来如此,为了让百姓,甚至是麾下的文武官员,对他有信心,才举办的阅兵式!”许攸突然明白,刘韬搞出这个阅兵式的目的。

第一个登基称帝,本身具有一定的风险。刘韬是汉室宗亲没错,问题天下十王里面,谁不是汉室宗亲?别人都没称帝,凭什么刘韬率先称帝?

他就是用这个方式,告诉天下所有人:老子有足够的实力,来保证自己的帝位!

“或许,可以让主公也搞一个……”许攸低声嘀咕道,赵王称帝,然后过一两年,甚至三五年之后,禅位给袁绍,已经是预定的事情。

到时候袁绍或许会成为,第一个接受皇帝禅位的臣子。估计不少人会有些担心,这个时候来一个阅兵式的话,那效果应该不错。

“依我所见,若不能击败刘韬的话,那么主公是否接受禅位,没什么意义啊……”辛评闻言,却是低声说道。

“对的,若是不能击败刘韬的话,那么什么都没有意义。”许攸闻言,热血便冷却下来。并州和冀州就一个壶关,关口还在别人这边。

更别说河内都是人家的,刘韬完全可以从河内这边进军魏郡。尤其现在冀州的治所,已经搬迁到邺城。从河内杀过去,不多久就能到,那完全是一开打就是大决战的感觉。

于是下一步,最急迫的,应该是先称帝,然后搬迁都城,可以是邯郸,可以是卢奴,但邺城……实在不能作为都城了。

“燕王那边的问题,也需要解决。”辛评提醒道,毕竟刘虞还是很在意大汉正统的,赵王登基没什么,但若是袁绍接受禅让,那么对方肯定主动来讨伐。

“看来主公要登基,还得等下去了。”许攸叹了口气。

挟天子以令诸侯,原本只是一个过渡,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登基名正言顺一些。结果现在左右为难,这汉室宗亲,估计还要扮下去才行。

顿了顿,继续说道:“刘虞不可怕,主要还是公孙瓒。他也是有野心的,只要把他说动,那么刘虞不足为虑。”

刘虞麾下也有军队,主要由从鲜于辅统领,麾下还有从乌桓那边回来的阎柔。

只是刘虞对兵事的投入不高,更多是民生,同时还有与乌桓,鲜卑那边的头领进行边贸。士卒的战斗力,估计不如公孙瓒部,所以真打起来,估计不是对手。

辛评闻言当即附和,两人本打算深谈,只是想着这里也不是地方,于是起身离开。大典已经结束,没什么理由继续留在这里。

明天,也差不多可以离开了。其实不仅仅是他们,其他的使者,也差不多是这两天,就要陆续告辞离开了。

鲜卑那边,步度根见识了阅兵式之后,发现自己对刘韬的了解还的少了一些。就现在这些精锐


状态提示:第489章 使者们的想法--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