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陛下凯旋而归!”回到朝堂这边,刘韬自然迎来了文武官员的祝贺。
“不小心就把晋国给灭了……”刘韬感慨,哪怕现在严格来说战争还在继续,不过谁都清楚,晋国被灭不过的时间问题,毕竟文武官员差不多都一锅端。
渤海那边袁谭作为太守,姑且还算是在负隅顽抗,不过也就是那样了。
顿了顿,看向户部那边:“物资还够吧?”
“也多亏陛下找到了袁绍藏匿物资的地方,到底还算充足。”荀彧感慨,原本想说打两三个月,最多把冀州打下的战争,结果演变成了灭国之战。
一开始袁绍坚壁清野,的确是给他们带来不少麻烦。好在后续刘韬找到袁绍存放物资的地方,居然不在冀州北部,而是在乌巢那种地方。
这不一个突袭,直接打下,然后把物资运输回来,分发给地方,好歹让地方百姓能够坚持到明年。当然,刘韬在这里还耍了个无聊,那些世家大族的粮食,根本没有还回去。
只说是晋国借的,和大汉有什么关系?世家豪族固然痛恨刘韬蛮横,但更多是抱怨袁绍的不争气,居然那么容易就被灭了,原本的投资全都化为乌有。
于是凭空多出一大堆的粮食,什么问题都解决了,甚至还略有盈余。打仗还能打到这个程度,荀彧都不得不服。
现在比起户部,吏部那边才是真的要头痛,都灭国了,按照刘韬一开始的说法,那偌大的晋国,估计没几个官员。
小吏可以保留,择优录取,主要还是打散了录取。只希望中山,赵郡和清河郡的太守和县令,知道袁绍已经完蛋后,能立刻主动投降,否则的话真的不知道怎么安排人过去。
“没事就好,快入冬了,大家辛苦归辛苦,也要注意防寒保暖。”刘韬点头,也没在意人手不足的问题,反正凑合一两年,以前人手更加不足,都这样撑过来的。
以前能做到,现在却做不到,果然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个头了!三省六部的官员知道刘韬这个想法的话,估计会直接怼回去。
以前才一个州,当然可以艰苦一些,事情毕竟没多少。现在已经六个州,下面的事情足足是以前的六倍,要不怎么需要那么多的官员去处理?人手不足,很多的事情哪怕按照荀彧那种处理方法,也依然忙不过来,加班几乎成了惯例。
什么升官发财放一边,大家第一次闲聊要聊休沐和放假的事情。
“安排一下,等到晋国灭了,立刻安排考试,选拔一批人手。”刘韬看向吏部那边,“另外,这次立下功劳的,也得要lùn_gōng行赏。”
陛下,这次功劳最大的可不就是您么?卢植很想吐槽,毕竟这次的战报已经传回来了,刘韬找到的敌人老巢所在,然后两个卷轴就让对方失去战力,轻松就没了十万大军。
别人都只是顺带去捡便宜,能算到战功里面?这样的战功,有些胜之不武!
“别这样看朕啊……”刘韬也没辙,别人还好,吏部尚书是直接的老师,面子还是要给的,“他们到底是出人出力了,就算有很大概率是朕的原因,但他们没功劳也有苦劳……这样,按照正常情况的一半来计算功劳,这样没问题了吧?”
“这样的话……倒还可以!”卢植闻言,也没有在继续纠结。其实按照他的意思,折三成来计算,才比较合理。
现在的大汉有两个人不好惹,一个是就是吏部尚书,这厮还是帝师,就算是刘韬,也必须‘尊师重道’,毕竟这是华夏传统美德,他不能带坏头。
另外一个就是宗正,外加太上皇刘元起。这位平时不理事,发作起来刘韬都要认怂,没辙,自家亲爹。
散朝之后,刘韬就回到了自己的宅子,少不得和众女寒暄和温存了一番。本来还想说去逗逗家里几个慢慢长大的孩子,只是这一路疲惫的,回到家里之后,感觉就有些想要瘫倒在床上的冲动。
最后简单洗漱了一下,就早早睡了,真的只是睡觉而已……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入冬之前,黄忠传来最新战报,渤海郡已经告破,袁谭被文丑阵斩,晋国灭亡。
近十万俘虏,收编了大概一两万人后,其余的被打散到冀州、青州和兖州,帮助地方进行基建工作。约定只要劳役五年,就能给他们自由。
既然工作五年就能自由,那绝大多数士卒,还是愿意的,少数不愿意的,那只能送他们一程,成全他们对晋国的忠义。
五年后,兖州,冀州和青州就都是图书馆,都是学校,道路畅通无阻,顺带公共厕所估计都能修建完毕。
正好师范那边每年都有新的学生毕业,陆续安排到下面,首先去老资格的学校实习一段时间,然后由老资格的带十多个新人到地方学院任职,这样以旧带新的方法,把地方的教育体系给铺开。
这样各级学府就可以开始招生,整个科举系统就能完善,下下次科举,最多下下下次科举,差不多就能按照正常的来。
否则,什么秀才举人进士,居然都在一次科举里面选拔出来,那就太麻烦了。
入冬后,鲜卑那边传来消息,没有跟着大队南下的拓跋力微,成为鲜卑的新可汗,然后统合的鲜卑各部,甚至把东鲜卑各部也给拉了进来。
鲜卑从分裂,又走向了统一,当然代价是内部元气大伤,就算要发动战争,至少也要再等个三五年的。
“是不是这个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