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三国好孩子>第四百一十七章 关中之战

江东大战一转眼又成了半年前的历史,在那场惊心动魄的水陆大战中,一度占据所有优势上风的荆州军队,出人意料的遭到了惨败大败,八万荆州jing锐只有不到一半撤回到武昌,十三年来辛苦打造的水师船队也遭到了致命重创,六千多条大小战船只有八百余条侥幸逃回江夏,余下的大半被徐州水师毫发无损的俘获,对徐州军的绝对水面优势遭到彻底逆转,徐州水师摇身一变成为长江首霸,荆州水师则沦落到了连自保都难的地步。

如果不是徐州军的江东军团担心后力不继,没敢过于深入荆州腹地,徐州军江东军团完全有希望拿下江夏全境,控制夏口要地,但因为军粮无法保证长期供给,在荆州的北线战场也缺乏强有力的徐州军队接应,鲁肃还是放弃了乘机攻下江夏的行动,选择一边消化新俘虏的荆州船队,一边乘机出兵攻打南昌,拔掉袁耀军这颗钉在江东门户上的钉子。

袁耀军在柴桑大战中元气大伤,内部两大权臣又彻底的反目成仇,根本无力抵挡江东军团的主力南下,首当其冲的刘勋向袁胤求援无果后,只得打开海昏城门向徐州军队投降,徐州军又继续南下,水陆并进合围南昌城,袁胤父子虽然拒绝投降,准备率军突围逃往庐陵,但是杨证的一道书信却劝得发小袁耀派遣心腹打开城门,徐州军乘势攻入城内,巷战中杀袁胤父子于城内,袁耀出面率领残余的袁军文武向徐州军投降,豫章遂平,袁耀也得以护送小袁三公的灵柩返回汝南老家安葬,被徐州军控制的朝廷封为安城侯。

徐州军在这次大战中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两万柴桑守军最终活着与鲁肃主力会师的仅有九千余人,桥蕤之侄桥嶷与别部司马冯则双双阵亡,经营多年的柴桑城内街道也被烧成了一片废墟,但包括痛失爱侄的桥蕤都承认,这些牺牲绝对值得,用这些牺牲换取到了徐州水师重创荆州水师,彻底扭转对荆州水师的实力劣势,徐州军的获得远远大于损失。战后,桥嶷与冯则也被双双追封为亭侯。爵位由他们子嗣承袭,桥蕤则被封为定南将军,裳溪亭侯。

柴桑大战中收获最大的当然是杨长史的爱子杨证,鉴于杨证私自放弃了迎回袁买的任务,陶副主任先是下令罢免了杨证此前受封的北主客曹掾官职。剥夺梁丘亭侯爵位,然后为了奖励杨证在柴桑大战中的杰出表现,陶副主任又封杨证为扬州参军,发还梁丘亭侯爵位,让杨证辅助鲁肃经营江东,荡平残余的江东军阀势力。最后陶副主任又让杨长史告诉杨证,等自己从边疆回到许昌时。要杨证尽快回许昌与自己见面。

“好小子,以前还真把他看走眼了。”这是陶副主任对杨证的评价。

“天不助曹,助贼啊!”这是曹老大得知柴桑战况后对杨证的评价,哀叹道:“如此少年英才。为何会出现在陶应jian贼的帐下,为陶贼为虎作伥?”

“仲明先生,听说令公子淮清贤侄早到婚配之龄,却至今尚未订亲。我家女儿正值妙龄,是否让他们配成一对?”

得知杨证在柴桑战场上的表现后。这是许多徐州军文武争先恐后对杨长史说的话,此前因为太贪脸上几乎刻着兔死狗烹四个字的杨长史,则再也不用为自己的两个儿子找不到合适人家结亲而烦恼了,还开始了挑三拣四,笑眯眯的给儿子挑了十几户名门高户的姑娘,让宝贝儿子自己选择。结果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杨证也不知道在书信中对杨长史说了些什么,杨长史竟然给爱子杨证挑了一个寒门出身的姑娘为妻,又让次子娶了桥蕤的女儿,还把坚决反对此事的老婆骂了一个狗血淋头。

听到了这件原本只是鸡毛蒜皮的小事,陶副主任笑而不语,与杨长史关系极好、却从没提出过与杨长史联姻的贾老毒物却是谓然长叹,感叹道:“仲明有福气啊,有这么一个聪明懂事的儿子,他的身后事,不用担心了。”

与chun风得意的同门师弟截然相反,狼狈逃回了江夏的刘琦却是灰头土脸到了极点了,尽管刘表不可能因为这次惨败杀了他的头,但是为了给部下军民一个交代,刘表也只能是罢免了刘琦的一切官职,召回襄阳闲居,以文聘署理江夏太守,抵挡徐州水师来自长江下游的报复,蔡氏家族乘机重新掌握了水师大权,把残余的水师队伍完全控制在了手中。可怜的刘琦回到了襄阳后虽然还是心有不甘,但事已至此也已经是无可奈何,只能是暂时老老实实的躲在襄阳城里舔舐伤口,等待东山再起的机会。

其实相对起其他的天下诸侯,刘琦也算是够幸福的了,起码打了大败仗后还有老爸帮着擦屁股,刘表对大儿子的表现再是失望也必须出手善后,其他参与天下混战的诸侯则不象刘琦这么幸运,打输了就必须得承担后果,轻则丢城失地,重则身首分家,陶副主任目前老丈人之一的曹老大,就差点挂在了战场上。

刘琦出兵攻柴桑时,是压着柴桑守军打,一度雄视天下的曹老大则是虎落平阳被犬欺,被马腾、韩遂和张鲁三家联军压着打,在陶副主任暗中策划的这次三家攻曹大战中,曹老大是真真正正的尝到了龙游浅水的滋味,被三家联军揍得是丢盔卸甲,满地找牙,目前的老巢长安城一度被围困两月之久,只差那么一点就是全军覆没。

三家攻曹的关中大战中,张鲁是最先挑头出兵,首先派出了刘皇叔率军一万攻打散关,刘皇叔也很聪


状态提示:第四百一十七章 关中之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