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恐怖悬疑>三国之谋伐>第九十二章 吓不死你
峰状态的一流武将。

很快那边赵睿加入了战场,大量的新生力量涌来,李波率领三千督战队临时上去抵挡住,张辽率领自己的亲卫四处救火,将麾下大部分陷入战争中的士兵救出来,然后下令重新结阵,慢慢往后撤。

一直等到张辽将人马全部组织起来,开始顺利撤退之后,李波才下令脱离战场。

就看到督战队的士兵极为训练有素地开始将手中的矛、戈、刀、盾、戟等武器丢掉,转身毫不犹豫扭头就跑。

丢盔弃甲并不是一个名词,而是形容词。

虽然带有一定贬义,是指敌人被打得溃不成军,把武器铠甲都丢掉逃跑。

但实际战争中如果真撤退的话,断后的军队把武器铠甲丢掉用来迅速脱离战场并不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因为他们已经完成了阻拦任务,帮前军争取了脱离战场的时间。

见到敌人大败,赵睿立即下令去追。

“不可!”

张郃见到这一幕,立即大声制止,可阻拦已经来不及,赵睿的兵马一窝蜂往前冲,跑出了不到一里,就追上了敌人。

李波断后的督战队因为丢掉了武器盔甲,没有了累赘而跑得飞快,竟是来到了队列最前面,所以赵睿追击的时候,前方已经不是督战队,而是张辽的士兵。

这些士兵都是最开始带着武器逃跑,等到赵睿追击,阵型散乱开的时候,张辽忽然整顿兵马,回身领着大军一个冲锋,就把赵睿的前军冲散,直接导致他的前军开始崩溃,反而扰乱了他的中军。

无奈之下,赵睿只能带着溃兵回来,眼睁睁地看着张辽离开。

“张将军!”

赵睿骑马奔来,翻身下马向张郃行礼。

他是校尉,张郃是将军,虽然他归属高览,但张郃与高览的关系还是非常不错,赵睿自然不敢得罪。

张郃威严地点点头,说道:“我刚才让你不要去追,为何不听呀?”

赵睿惭愧道:“乱军之中,没有听到将军的命令。”

“原来如此。”

张郃便说道:“不知者不怪,此非罪也。你救援有功,我必会上禀袁公,为你请功。”

“多谢将军!”

赵睿高兴地再次行礼,说道:“请将军与我回元城休整,袁公已经亲自下令,若是救援到你,请你尽快回邺都。”

“回元城?”

张郃皱起眉头,思索道:“不可。”

“为何?”

赵睿一头雾水,现在回元城,好好休整一下不好吗?

张郃问道:“我自上月就写信给你,要你中途领兵来援,这些日子,为何你一直没有前来接应?”

赵睿连忙解释道:“那青州军包围了元城,布置了大量兵马,张辽驻守在沙亭,我们与他已经打过数仗,皆被他阻拦,何茂、王摩镇守魏县,亦不敢轻动,非我的不愿接应,实在是无能为力。”

看地图就知道,魏县是魏郡西南面的屏障,过了魏县,就是一片坦途。如果何茂、王摩敢弃守魏县,过来支援张郃,那人家反手直接越过魏县,可以去打邺城了。

所以这边能够动的,也只有元城的赵睿严敞二人,但他们被一个沙亭的张辽拦住了去路,几次想打出去,都被击退。

因此并不算赵睿严敞二人不想救,而是没法救。

张郃就说道:“此次袭击我们的人,就是那张辽。可见他已经从沙亭中出来,既然敌人已经知道了你来接应我,那么你说,他们会不会继续埋伏在元城周边?”

赵睿想了想道:“张辽不是已经被我们击退了吗?又有何惧之。”

“可青州军主力呢。”

张郃反问道:“他们沿途一直在追击我,此次在五鹿墟,我便为青州军五六万大军拦住去路。如今张辽部已经过来,他们的主力必然已经包围了元城。”

其实到现在张郃也不知道陈暮早已经识破了他的想法,还以为青州军的主力一直在五鹿墟附近。

因为在沙麓山东面村庄驻守的太史慈部只有约七八千人,并不是主力。而后来袭击的张辽部,也像是临时从沙亭被调过来的兵马。

也许有人奇怪,为什么沙亭的兵马会先过来。

那是因为张郃翻过了沙麓山,然后南下,这样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沙亭离此地其实更近,五鹿墟那边的青州军在发现张郃的营已经是一座空营,再立即快马去沙亭调张辽来围堵,是十分合理的情况。

反而要是从五鹿墟追击,就跟张郃之前预设的一样,会因为他派张南焦触等将领留下来断后,争取了时间,从追击速度上来讲,完全追不上他们。

如果张郃是敌方主将,这个时候怎么可能不会选择干脆挥师南下,先把元城围住,防止张郃进入城内?

野外作战跟城市作战可不同,有了城池,张郃自信以他这一万人,足以抵挡陈暮的五万大军。因此张郃认为,这个时候千万不能去元城,必然是死路一条。

不得不说,张郃经过和陈暮的多番对决,还是成长了不少,已经学会了站在敌方主将的位置去想问题,换位思考,才是智将的心态。

听到张郃的话,赵睿才恍然大悟,问道:“既然如此,那我们该往何处?”

张郃毫不犹豫道:“阴安,唯有去阴安,方是生路。”

“可严敞还守在元城......”

赵睿一时迟疑,要是去阴安的话,岂不是把严敞给卖了?

然而张郃却道:“严敞有城池固守,粮草军械充沛,足以抵挡


状态提示:第九十二章 吓不死你--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