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魏之力,吾秦仅以一万之军便可破之,何足道哉?”虽然说魏冉这句话有些夸张了点,但事实上就是魏国的士卒的确非常非常难以匹敌秦国的大军。
或者说,如今整个天下之中可以与秦国匹敌的国家只有两个。一个是东方的强国齐国,另外一个便是正在崛起中的赵国。
如今秦齐两国的争锋是越来越提上日程了,所以魏韩两个夹在中间的国家必须率先铲除掉,以防阻挡了秦国东出之道路。
“待孤三思,特使请回。”虽然说秦国此番是来联盟的,但是从魏冉刚才的言行之中却是一点也看不出来。
魏王是一个聪明人,他很快就明白,此番秦国根本就不是诚心想与魏国联盟。
或者说,秦国一开始的目的便是为了挑起与魏国之间的战争。
多年来,秦国与魏国的关系一直不是很好。秦国自从四代乱政导致国力大衰之后,魏国便每每借机攻打秦国。
后来秦国进行商鞅变法对国内外进行改革,秦国顿时成为世间强国。但是魏国,却因为桂陵、马陵两场战役导致国力大衰,跌落霸主神坛。
秦国与魏国之间已结了近百年,总有一天两家会清算的。只是这个时间或早或晚罢了。只是魏王却没有想到,竟然会来得如此之早。
既然秦魏必定开战,那么魏国也是断然不会拒战的。只是魏国如今需要准备时间来应对这场战争,这也就是为什么魏王打算再考虑考虑的原因了。
正殿
“依众卿见,当如何?”魏冉走后,魏王让凌月婉暂时躲在屏风后,召集众大臣,商议大事。
“臣以为,当战。”发言人乃是魏国的上将军公孙喜,一直以来他都是主战派。
按照魏王的说法,这一次秦国来到魏国根本就不是来结盟的,而是来挑衅。如此明显的挑衅如果此番魏国置之不理,可是非常非常大的错误。
“何以战之?”魏王显然也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非常明白,如今魏国的实力是难以与秦国匹敌的。
如果说,今朝魏国一定要与秦国战。那么多半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魏国的实力将会遭到一次前所未有的打击,甚至于有亡国之危。
但是不打的话,不就是意味着魏国向秦国示弱了。可是魏国如何此时此刻向秦国示弱的话,便是告诉秦国,他魏国怯了。
或许他魏国的确是一个较为弱小的国家,但是弱小并不代表魏国便要受那些强大的国家欺负了。魏国是一个有骨气有血性的国家,是绝对不会惧怕秦国的。
但是如今的关键不是战与不战,如今的关键是究竟如何去战?秦魏两国实力相差悬殊,以魏国一己之力恐怕难以与之相抗。
但是之前魏国与寒国早已是同盟,如果联合寒国与秦国尚未不可战。只是魏王还是有些担忧的,毕竟曾经五国联军叩关攻秦都是以失败告终的。
更何况,如今自己只有两国。实在是太为危险了,至少魏王还是觉得这是非常有风险的。
“以利剑战之,以血气战之。”不可否认,秦国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而它魏国只不过是一个弱小之邦,就目前而言,魏国哪怕是加上寒国也绝对不是秦国的对手。
但是,狭路相逢勇者胜。只要他魏国之师有血性,有胆气,哪怕是秦国有百万之众,又何足道哉?
“不可。”公孙喜的这番话显然是不能够让魏王满意的。魏国是一个国家,魏王作为这个国家的君主,这个国家最高的统治者,魏王不可能去担一点点风险。
魏国并不属于魏王一个人,他是魏国几辈人辛辛苦苦几十年打下的基业,魏王不希望这一切毁在了自己的手里。因为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便愧对魏国的先辈们了。
“王上,狭路相逢勇者胜。”作为一名将领,公孙喜自然知道勇气的作用。只要有勇气,他坚信哪怕是魏国也可以打败秦国,而他公孙喜也可以一战成名。
“昌云侯以为若何?”比起公孙喜,魏王还是更相信昌云侯的,他觉得关于军事根本就找不出一人可出昌云侯之右。
“必战。”关于这点,凌成的想法倒是跟公孙喜一样。这种紧要关头,魏国绝对不可以向秦国示弱。
因为魏国一旦示弱,秦国便可以更远远凌驾在魏国之上。之后,秦王大可以找一个机会,把魏国一口吞掉。
“何以战之?”虽然好像又重新强调了这一个问题,但是魏王却显得没有丝毫的不耐烦,显得非常非常地高兴。
根据魏王对昌云侯的了解,他都是不出口则已,一出口并定是石破天惊。满朝文武多,但是魏王却非常明白可以帮自己解决此问题只有昌云侯一人。
“王上,唯今之计,只有一法。”其实昌云侯早已经想好办法了,但是他并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停顿了一下。
“何法?”魏王知道昌云侯此一停顿必定是暗含深意,但是他并没有猜到昌云侯究竟是什么意思,只好出口询问了。
“盟韩之兵。”虽然只有短短的四个字,却是暗含深意,魏王顿时觉得多了一些希望。
韩魏之间好久以前就结盟了,要是想要组建一支盟军,那可是再顺利不过了。
那么如今的问题就在于这支盟军究竟能不能打败秦国了?可是魏王却依然觉得这场战非常悬,毕竟秦国那方拥有像魏冉,白起,司马错那样的世之名将,而魏国的将领却是远远不能与秦国抗衡的。
“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