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我真是大昏君>第一百七十一章 坑死你个大汉奸,建奴援兵
斗还在继续,对朱由校来说,也有很大的参考作用。

十几万辽民哪!朱由校看着情报上对于解救辽民数量的估计,陷入沉吟。

旅大应该能安置这些辽民,但土地却是不够,战争期间的行业又很少,除了征兵,或许还有别的办法。

朱由校起身,踱至沙盘前,仔细看着上面的山川地理、城镇河流。最后,他的目光停留在宁远、锦州、大凌河。

既然明军已经推进到广宁,宁远、锦州就已经相当于后方,安置辽民应该是可行且对明军很有帮助的。

比如耕种土地、种植蔬菜、养殖家禽家畜、牛羊等等,至少能够减轻从后方转运的耗费。

当地驻军虽然也在自力更生,但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打仗,精力还是有限。

想到这里,朱由校返身回到桌案,提笔给熊廷弼写密信。

想法是否可行,能安置多少辽民,还是熊廷弼最了解辽西的情况。对能否将建奴挡住,也是他的判断最准确。

………………………分隔线……………………

战刀在空中划着弧线,狠狠砍在平空端着的一把弯刀上。伴着“当啷”一声脆响,弯刀被砍断,刀头落在了草地上。

努克收回战刀,仔细看着,高碳坩埚钢铸成的战刀并没有损耗。或者说,只是微不可闻。

哈哈哈哈,努克放声大笑,在手中耍弄了两下,才满意地收起这把形制有些怪异的战刀。

刀身轻微弯曲,单面开刃,刀锋延伸至刀尖处形成一个锋利的锐角,既可以砍又可以刺。

接近刀背的地方开有两道宽槽,使刀身的重量减轻,使用起来更加轻便灵活。刀刃做的很长,刀柄则很短,柄头采用的鹰嘴造型,且没有护手。

可以说,这把马刀的外形做的不是最优雅的,甚至可以说有一丝的简陋,但在行家眼中,却是最实用的。

昂安看着儿子爱不释手的样子,心中也是高兴,捋着胡子说道:“待回去后,找巧手匠人在刀柄上安装护手,就更好了。”

努克看着父亲眨巴眨巴眼睛,嘿然笑道:“父亲有所不知,这刀是特意没安护手的。”

昂安愣了一下,不解地问道:“这是为何?没有护手,格挡起来岂不容易受伤?”

努克用力摇了摇头,解释道:“这是进攻的武器,不是用来防守格挡的。虎将军说了,上阵杀敌就是要舍生忘死,畏缩退后那是懦夫。”

没错,这是大明帝国的皇帝朱由校设计,采取的是有名的恰西克马刀的造型和理念,命名为“鹰扬”马刀。

“鹰扬”马刀不仅能劈砍,还能利用长刀刃对敌人进行拖划。

具体的做法是骑手匍匐在马背上,在接近敌人的时候,用弯曲的刀刃划向敌人的马匹或缰绳,利用马匹的冲力,将敌人掀翻落马。

其实,这种马上拖划的战术是很符合力学原理的,对付奔逃的步兵也是一样。借助于马的速度,一划不是重伤就是死亡,比劈砍更省力,也更准确。

而且,使用“鹰扬”马刀并不是不能防守,而是变格挡为卸力反击,并不以蛮力较量。

朱由校前世的时候就喜欢这种充满着剽悍气息的武器,也知道些原理。具体如何使用,他说出理论,明军中自有使刀高手总结归纳,形成固定的刀法训练。

他曾经去视察京营的骑兵墙训练,便有使刀高手为圣上表演。那几位高手,不仅把刀使得令人眼花缭乱,还能自如换手,把皇帝看得连连叫好。

当然,朱由校不要求明军骑兵能把刀耍得跟演杂技似的,但他很赞赏那种“勇往直前,有我无敌”的战斗意志。

而努克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解个皮毛,根本不知道明军骑兵的具体刀法和战术。

昂安听了儿子的解释,不由得笑了笑,但脸色很快变得严肃,变得若有所思。

女真人叛明后,明军屡战屡败,去年更是弃守广宁,中断了与蒙古诸部的贸易。

内喀尔喀五部不仅因此得不到粮食物资的供给,并在后金的威胁下,为了换回被俘的宰赛父子而被迫结盟,那真是一段令人沮丧和忿恨的艰难时光。

可即便如此,内喀尔喀还是没有放弃对大明的希望,并没有象科尔沁部一样,彻底倒向后金。

事实证明,他们的决策是正确的,尽管因为首鼠两端而遭到了后金的忌恨。

但大明军队在辽西重新推进,先占义县,后占广宁,使得后金想打击内喀尔喀,也变得十分困难。

不仅如此,大明为了感谢内喀尔喀的坚持,特意重开广宁的团山堡作为马市,使内喀尔喀五部享有和察哈尔部同样的贸易份额。

而且,这一年多来,内喀尔喀也看到了后金的接连挫败,明军的步步逼进,辽东形势的逐渐扭转。

就现在而言,有广宁的明军牵制,内喀尔喀已经不太惧怕后金,反倒是更担心林丹汗的“安内”。

凭内喀尔喀的实力,与察哈尔部开战是必败无疑的。且内喀尔喀五部中,敢于对林丹汗强硬并全力作战的,并不多。

前面已经讲过,由于红教黄教之争,内喀尔喀的很多贵族要么投奔漠北的外喀尔喀,要么投奔后金求得庇护。

明军的重新振作,使得投奔后金变成了自取灭亡。要求得明朝的庇护,好象只有内附归化,这又让人不太甘心。

如果被察哈尔部逼得全无退路,恐怕也只有内附归化,求得明军的保护了。

昂安无


状态提示:第一百七十一章 坑死你个大汉奸,建奴援兵--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