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中华第四帝国>第六百二十六章 向英国人求援

ps: 第一更到!!

或许,这就是小国的悲哀吧!朱拉隆功一直在暹罗进行改革,想要让暹罗强大起来,至少是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但是,在面临来至中国的威胁的时候,暹罗却显得是那么的柔弱与无助。

“那么?我们现在该怎么办?难道要向中国人投降吗?可是,他们会接受吗?早在中国皇帝登基的时候,我就上表,请求让暹罗重新成为中国的藩属。但是,中国人却毫不犹豫的拒绝了。看看他们在整个南洋是怎么做的吧?缅甸人还有越南人,都被中国人杀的血流成河。大量的中国人从国内移民到了南洋,抢走了我们的土地。可以预见,他们在暹罗也将这么干!”朱拉隆功有些悲哀的说道。祖先的努力奋斗,才有了现在的暹罗。作为暹罗国王,拉玛六世,朱拉隆功又如何能够忍心看着两百年的祖宗基业就在他的手上丢掉?尽管,这份基业是他的祖先用不光彩的手段取得的。

“陛下,中国人是强大,但我们也不是懦夫。一旦中国人向我们开战,臣将率领王国数十万军队,和中国人血战到底!”巴色?沃腊纳坚定的说道,尽管他知道,这个结果,完全是以卵击石。但是,现在的暹罗,已经没有退路了,如果不想别灭国,就只能够尽力的抗争。尽管,抗争也很难改变最后的结果。但总不能坐以待毙,总要努力一下才行吧!

“和中国人决一死战!这将是我们最后的办法。曼谷王朝,不会这么轻易的就被灭掉的!”朱拉隆功也说道。或许,巴色?沃腊纳的勇气,感染了他。

“陛下,从现在开始,暹罗就进入全力备战阶段吧!我们现在有二十五万军队,保守估计,要抵挡住中国人的第一波进攻,我们得至少拥有五十万军队以上。甚至更多。因此,从现在开始,必须征召大量的青年男子进入军队,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准备!”巴色?沃腊纳说道。

“立刻扩军?可是。马上粮食就要收割了,抽调太多的青壮,会影响今年的粮食收成的!”朱拉隆功皱着眉头说道。泰国一共也只有八百万人口,抽调五十万精壮的话,劳动力就会出现很大的缺口了。

“陛下。今年的收成受一些影响,这总比暹罗被中国人灭掉的好。再说了,我们暹罗粮食产量巨大,就算今年颗粒无收,储存的粮食,也足够我们应付过去。根据我的推断,中国人的进攻,很可能会放在雨季结束之后,也就是说,我们只有三个月的准备时间了!”巴色?沃腊纳说道。

“那好吧。军备扩充的事,就有你看着办吧!”朱拉隆功最后说道。他也同样下定了决心,准备决一死战了。就算明知道这一战没有获胜的可能,但他也不愿意这么轻易的就将暹罗拱手让给中国人。另外,在他的内心深处,也未尝没有对奇迹的期盼。

“陛下,臣有一个办法,或许可以解决王国现在面临的危机!”在大殿中,一个站在一旁,一直没有说话的中年男子开口道。他是暹罗首相。陈嘉顺,是一个华裔。陈家,在暹罗也是一个极大的家族,在暹罗的商业中。控制了近半的大米和宝石贸易。陈家在暹罗立足,已经有超过三百年了,这期间,通过和本地人的不断联姻,已经完全融入到了暹罗的社会的那个在。即便是陈嘉顺自己,也把自己当作了暹罗人。而非中国人。因此,在暹罗面对中国的威胁的时候,他当然要想办法为暹罗解决危机了。陈家的富贵,已经和暹罗绑在了一起,如果暹罗被灭的话,陈家会有什么后果,他也完全不能预料。

“哦?首相有什么办法?”朱拉隆功连忙问道。因为陈嘉顺是华裔的关系,在面对中国的威胁的时候,朱拉隆功有些不信任陈嘉顺了。但是,如果陈嘉顺真的有好办法的话,或许真的能够解决现在暹罗所面临的危机。毕竟,华人的头脑,要比他们这些暹罗土著要好用的多。

“陛下,以现在暹罗的国力,就算我们把暹罗所有人都武装起来,我们也不是中国的对手。所以,要想保住暹罗,我们必须得向外援求助!”陈嘉顺说道。

朱拉隆功点了点头,这个观点,他非常的认同。就算暹罗八百万人全部武装起来,估计也抵挡不住中国人的进攻的。中国人那武装到了牙齿的军队,可以轻易的击败暹罗军队。

“陛下,英法两国,刚刚从南洋退出,他们虽然被中国击败,但国力并未受到太大的损失。并且,他们肯定不甘心这么轻易的退出南洋的。现在中国想要侵略我们,他们肯定愿意向我们提供帮助的!”陈嘉顺说道。

“哼!就算英国人愿意帮助我们?可那有用吗?英国人是绝对不会为了我们和中国人开战的!”巴色?沃腊纳不屑的说道。

陈嘉顺看了巴色?沃腊纳一眼之后,继续说道:“陛下,英国、法国、美国和俄国,他们组建了一个协约国的组织,用来对付同盟国和中国,如果我们主动请求加入的话,或许英国会接纳我们。只要我们能够加入协约国,就是英国的盟友了。到时候就算中国人想要入侵暹罗,也会掂量一下的!”

“好!这个办法倒是好!可是,万一协约国不接纳我们呢?”朱拉隆功问道?

“陛下,如果英国人不接纳我们,那我们就没有其他的办法了,准备和中国人决一死战了。不过,我们也可以趁机向英国提出购买先进的军械,增强王国军队的战力。这一点,英国人应该是不会拒绝的!”


状态提示:第六百二十六章 向英国人求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