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抗战之最强民兵>第一百一十一章 新任华北驻军司令

春节刚过元宵节都没到,一直关注着华北局势的有心人就发现,长期处于对峙状态中的民兵纵队跟驻华北日军,都开始变得忙碌了起来。在这种室外温度仍然觉得有些寒冷的天气里,民兵纵队的根据地中,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修建工事热潮。大批的水泥砖石,通过根据地民兵运输队,不停的送达个个根据地的碍口要道之中。

同样处于待在县城中无所事事的日军部队,拒没怎么出城溜达,但每天运送物资补给的车队也是陆陆续续。甚至于这些运输部队,都是在重兵的严密护送下将大批物资,送进这些日军驻扎的军事重镇之中。

华北上空的战争阴霾似乎一天比一天加重,那怕平日不怎么关心战争的老百姓都能感觉到,一场大战即将来临。民兵纵队跟华北日军谁胜谁负,或许只有打过之后才知分晓。

几乎是在同一天,日本驻华北日军司令部跟华北民兵纵队,都在各自的总部,召开了新年第一场城防官、旅团长级的战略会议。围绕的重点就是扫荡以及反扫荡,这池乎华北日后到底谁说了算的战略会议结束后,双方进行的战备工作越发的频繁了起来。

接替年前卸任华北驻军司令官梅冿的日军新任司令官,是拥有日本三杰之一称号的岗村宁次。这位可以称的上华夏通的日军将领,上任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召集所有华北驻城指挥官到石家庄总部开战略会议。

看着会议室汇集一堂的日军大佐跟少将中将级指挥官,岗村宁次的第一句话就是:“诸位都是帝国陆军的杰出优秀指挥官,但你们在华北作战的这段时间,着实让天皇陛下以及日本陆军总部替你们感动羞愧。

你们在华北的所作所为,说严重点你们通通的应该剖腹以谢天皇陛下,连区区一支民兵都打的你们灰头土脸。物资粮食抢不到不说,我们的军队竟然连城都不敢出,简直丢尽了我们大日本帝国以及无敌的陆军脸面,我觉得你们应该通通死啦死啦嘀!”

对于这位被突击提拔到上将级别的新任指挥官,上任第一番话就是如此难听的言语污辱,低着头挨骂的日军指挥官们,拒觉得眼前这家伙有些小人得志。但不管如何,接下来这段时间,他们都必须听从眼前这位,似乎在破口大骂他们的新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

见这些人被自己训斥的有些气息加粗,岗村宁次却笑了笑道:“诸君还会生气,证明你们还知道什么叫做耻辱。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你们看看在这里都做了什么事情。帝国攻占这里,是要掠夺这里的资源控制这里的人口,可你们完成好了那样?

此次受天皇陛下信任,由我接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的职务,我希望诸位都记住,我们是不可战胜的大日本帝国陆军中的精英。区区一支民兵部队就敢挑衅我们的威信,我们要让他们深刻的明白,挑衅我们的后果是他们永远承受不起的痛。

同时我也希望,我的继任能得到诸位的支持,只要我们同心戮力,区区一支民兵队伍还触动不了我们华北方面军的在华北的统治。如果诸位不想听到日后海军甚至于军部的人,骂我们是帮软蛋,那你们就给我打起精神,跟这些敢于挑衅我们的民兵浴血拼杀。看看到底是他们历害,还是我们大日本陆军不可战胜。

今天召集诸位过来参加战备会议,就是要宣布我上任前跟军部商定好的春季扫荡计划,针对去年民兵纵队给我们造成的严重损失。这支躲藏在我们身边的民兵纵队,必须无条件的通通消灭,否则我们将华北打造成军事后方的想法永远不可能实现。

针对华北民兵纵队熟悉地形以及兵员众多的特点,我制定了一个名为‘铁桶牢笼’的作战计划。不久之后,总部也会将驻扎华北的部队由现在的十五万提升到二十五万。

这样一来,我们的部队数量跟这支民兵纵队基本持平。如果在人数相等的情况下,诸位都打不过一帮泥腿子出身的民兵,那我可以告诉你,这身陆军军装你已经不配穿,还是早点脱下军装回国种地教书好了。”

在日军针对民兵纵队的情报侦察后得出,此时的华北民兵纵队拥有大概十万左右的正规部队,至于游击部队的数量则接近二十万。只是相比二方的部队人数上,日军似乎少了几万,在岗村宁次看来,那些游击队一些的民兵,根本不能和他精锐的士兵相提并论。以至于,这五万左右士兵的缺口完全没在意。

那么事实上的民兵纵队现在拥有多少正规部队跟预备部队呢?

相比去年第一次反扫荡时,民兵纵队的正规部队人数仅有五万左右,现在的民兵纵队拥有的正规兵力远远超出许子的情报,已经达到近二十万之巨。是第一次日军扫荡前的三倍还多,而且这些正规部队,都是跟日军进行过战斗的老民兵部队。其真实战斗力原不是以前,新组建的正规民兵部队所能相提并论的。

至于预备民兵部队,在这样经常发生战斗的年月里,预备部队发展的速度无疑更加惊人。从第一次日军扫荡时十多万,已经发展到现在的接近五十万之巨。其势力范围已经完全覆盖了个整个华北地区,甚至于靠近华北的辽省以及东山省,都拥有一些团级建制的民兵纵队部队驻扎。

这种快速的发展,跟民兵纵队在华北附近地区越来越响的名气还是脱不了关系。甚至于很多地方不肯投降许子的国内正规军溃部,都不太愿意接受国党或


状态提示:第一百一十一章 新任华北驻军司令--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