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抗战之最强民兵>第二十七章 视察根据地推荐
辖区内的村庄都是民兵大队的堡垒户。加上邓成功采用的都是温水煮青蛙的手段,控制区内除了少部队土地,还是由一些地主掌控,其余的大部队土地已经全部让他分配给各村庄村民。

虽然这年头的土地收成不是很理想,可没了官府的摊派跟地主们的剥削,管辖区域内的老百姓日子过的比以前好了几倍。原本一家的衣服都是大人穿旧了给孝的情况,现在至少每个百姓在穿衣方面还是能够做到自给自足。

看到自己根据地中百姓脸上的笑容比以前多了不少,一直拼命积蓄实力的邓成功也觉得心中很是安慰。通过这些百姓的笑容,至少能证明他现在实行的发展方针还是很正确的。

在巡查的过程中,碰到一些不理解为何要在村子里开挖地道的村民,邓成功都会很耐心的跟对方讲解,接下来他们有可能会面临许子的侵略。民兵纵队现在的实力虽然增加了不少,可面对许子的侵略暂时还只能采取防御作战,为此开挖这些地道,是替将来做准备。

随着37年的脚步一天天逼进,邓成功就知道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为此在召集了几个县民兵团长开会后,他下达了所有控制区域内的村庄,必须修建一条连通至村外大山中的地道,还有就是用于储备村民粮食的仓库。这是死命令,而且是必须无条件完成的。虽然这些民兵团长不明白,好好的开挖什么地道,但看邓成功一脸严肃的宣布命令而且不容反驳,大多都很认真的在自己区域内开展了挖地道跟地洞的工作。

有些村庄因为地处平原,没有大山可钻,邓成功则要求他们必须尽可能的将地道延长至村外几里的地方。这样一来,碰到无法抵抗的情况下,村民们也能通过地道第一时间离开村庄进入民兵纵队建立的分基地生活。而且为了达到全民皆兵的效果,邓成功又特意抽时间编写了一本关于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袭扰战的作战教材。将这些教材发放到村民兵队长一级的指挥官手中,有了这些作战教材,相信这些民兵指挥民在将来碰到许子扫荡时,也能做出相应的防御反击计划来。

总之一句话,只要邓成功能想到的关于抗战的东西建议,都丝毫没有保留的在控制区域内实行。甚至连村庄中一些年龄十岁至十六岁的孩子,他都根据人民党的抗战传统,组建了在村级民兵之下的儿童团。除了每月给他们发放十斤粮食外,还能跟着民兵小队每月进行一次实弹打靶训练。

这样一来,控制区域内可以说真正做到铁桶一片,原本国党跟人民党的情报人员进村能打探出一些虚实来,而随着这些防卫手段的加强,渐渐失去了相应的效果。这些情报人员,大多进村没多久就被百姓举报给村庄的民兵小队,而后经过民兵小队一番审讯后,毫不客气的赶出自己村庄。

也正因为这种严密的防范措施,以至于抗战爆发之后,许子对于占领区民兵纵队的情况一无所知,直到被撞的满头包后,才知道他们除了占据县城这种战略要地外,其余的控制区已经成了民兵纵队的天下。

当邓成功一路马不停蹄,沿着控制区由南向东前行时,终于来到位于华北保定的清苑民兵团驻地。这支民兵团,也是成立不到二个月扩建起来的。其团长赵长保原本是清苑冉庄人,后来为了讨生活在邢台一户地主家当长工。后来这位地主被邓成功的民兵大队清算后,他才毅然参加了当时还处于起点阶段的民兵大队,后来在军事训练以及后期作战中有出色表现,被一步步提升到现在的位置。

为此当清苑境内百分之八十的村庄都组建了民兵小队后,邓成功才决定组建一支五百人左右的民兵团,由赵长保这个当地人担任第一任民兵团长职务。为此,在得到通知邓成功已经抵达团部驻地外面后,赵长保带着同样新上任的政治主任范文一起走出来迎接。

下马之后的邓成功走进这支刚刚组建的民团驻地,很是开心的道:“长保,范文,你们的工作进行的不错,刚才一路过来,我发现你们的驻地选择的非常不错,即隐蔽又利于防守,而且这个地方靠太行山也比较近,一旦有什么情况也方便你们转移。看来这二个月,你们没少幸苦啊!”

被表扬了番的赵长保二人自然是高兴,毕竟他们清楚这位大队长可是个不喜欢表扬人的首长,能从他嘴中听到表扬的话,足以证明他们这段时间的工作做的不错。

赵长保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其实这块地方都是当地的民兵花工夫寻找的,我跟范主任到这里观察之后,觉得这块地方不错才开始建设。加上总部首长们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如果我们还做不出个样子来,就实在没脸见人了。”

见赵长保还是这样谦虚,邓成功笑着点点头道:“虽然你说的都不错,可二个月能将驻地建设的如此完善,足以证明你中范文都是下了一番工夫在里面。应该表扬的还是要表扬,这个你们不用客气。

这次我过来在你们这边待的时间应该不会太长,我接下来还在到新县民团看看。听三胖那家伙说,那边的工作开展的不是很顺利,这次免不了要我过去看看情况。这次来你们这里,一来是看看你们的准备情况进行的怎么样,另外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想看看,我上次提出的地道试点村冉庄的地道挖掘情况怎么样。要知道,为了搞好你们冉庄的地道试点工程,我们总部可是花了大价钱,如


状态提示:第二十七章 视察根据地推荐--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