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抗战之最强民兵>第三百六十四章 第一次三方会谈

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无力阻止人民党向南方日军发动进攻的国党政府,很快就有人提出继安西事变之后,国党与人民党的再次合谈。相比前次民兵总队,连参加谈判的资格都没有,此次却成为双方会谈的主办方。

开始谈论由国党提出的组建联合政府的建议,只是听到国党方面派出的只是国党副主席李仁以及国防部长外,那位蒋委员长还是不愿意亲自到石家庄来参加此次三方间的会谈。不知道是不是怕一去不能回,还是确实不愿意看到邓成功跟太祖二人。

面对国党有点打破常规的和谈要求,邓成功在收到民兵情报部队提供的参考情报后,知道此次的会谈不过是国党方面一些求和派提出的。真正国党政府掌权的那帮人,根本没有和谈的意愿。对于那些人而言,失去地位跟权势根本就不可能。因此,不到最后一刻他们是不可能低头。那么他们又为何想出和谈呢?

没别的,就是看到民兵总队大肆支持人民党解放区军政改革,国党有点眼红了。加上如今二战的形势已经不象刚开始那样一边倒,因为美立坚的陆军已经进入欧洲战场,并且顺利的抵挡住了德军的进攻,开始联合盟军向德军发起反攻。

并且有了苏联在一旁牵治了德军的大批部队,二战的胜负天平已经开始渐渐象英美联军倾斜。正是看到了这种胜利的曙光,原本英美无私提供的军援。现在算是彻底的断了。没有了外援的国党,要养活上百万部队跟政府。又在统治区收不到税收。这样一来,国党算是彻底熄了火,不得不开始寻找外援。

如今华夏能够拥有资金的财主,除了民兵总队没有第二个人选。对于民兵总队在此次二战中,大肆发着战争财。掏的差不多,就连英美德这些主战国,也被邓成功挖去了不少财富。

可以说,民兵总队能够这样发展迅速。跟他拥有充足的发展资金有着脱不了的关系。尤其是从今年起,英美二国采购的货物量虽然有所下降,但苏德二国的向民兵总队下的订单量,正在快速的增长中。

他们二个国家,除了一些大型的武器装备全部自产外,小型的单兵武器装备以及军用物资,几乎全部都是通过民兵总队这里采购。这样一来。苏德二国的财富也快速的向民兵总队集中。从如今开放的天冿港,那些挂着中立国国旗的船舶繁忙停靠的景象,就可想而知民兵总队如今的生意做的有多么红火。

就连国党方面从英美二国拿到的外援,有很大一部分都落到了民兵总队的手中。因为现在华夏,能够拥有充足粮食供应的,只有民兵总队一家。而南方历经战乱。不说百姓到处流离失所。就算能种出粮食,被日军搜刮一遍。

**部队再想采办粮食,无疑是有钱也难买到。又不想引起统战区的民怨沸腾,那么国党也只能象民兵总队这个华夏的粮食局长花钱采购。因此,说民兵总队是如今华夏财政部长。一点不夸张。

就算在如今南方的统战区,老百姓除了没办法。不得已要收许子的金圆卷外,国党印制的法币或者其它币种。老百姓根本就不认可,反倒是私下流通由民兵总队银行印制的人民币,反倒得到商家跟百姓的认可。这种情况下,国党就算想征集一些民间的财富渡过难关,难度可想而知。

这次的和谈以蒋委员长的脾气,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同意的。可做为国党副主席兼桂系军阀的首脑李仁。直接跟他挑明,要么如今的国党财政部拿出奖金,解决部队的生活跟军费问题。

要么也就只能跟民兵总队和谈,就算和谈不了也要借点款渡过难关。否则,现在国党的百万大军,马上将陷入连粮食都没的吃的境地。到时别说打许子,部队不造他们这些首领的反,已经算是天经地义了。

更让蒋委员长无语的是,由人民党新肆军发起的苏省战役,很多原本活动在当地的**部队中。竟然出现在了大量逃兵加入新肆军的事情,当地的将领那怕下令枪毙了几个人。得到的结果是,那些将领被手下的士兵给打了黑枪。以至于,如今他们在苏省的部队,别说阻止人民党的进军,就连能不能保存那里的驻军,都是个值得担心的问题。

正是这种即将导致国党这个在华夏成立时间算是最久,而且在抗战之中主导抗战大局的军政体制,出现即将倾覆的危险。一旦真的到了那个地步,只怕蒋委员长再要面子,也总比什么都失去要强的多吧?

更何况,如今人民党的崛起,对于国党当中不少人手上沾染了人民党烈士鲜血的党政领导而言,恐怕他们也开始要担心人民党执政后,对他们的秋后算帐了。

最让国党一些军政高官感觉到头疼跟无奈的是,原本民兵总队对国党跟人民党,都实行一视同仁的对待政策。可随着数次国党的背后捅刀子,以至于民兵总队跟人民党的关系越来越铁,甚至开始出现二方军队的习惯性调派。

要是当人民党跟民兵总队,真的实现军政联合,那就真的没他们国党什么事情了。因此,这个时候提出和谈无疑刚好,一来表示国党对于组建新政府的愿望,二来无非就是希望通过这种和谈,完成他们一些诉求。

而且按李仁的话那就是,不管将来新政府由那个党派执政,他也不希望出现国党彻底消散在华夏政坛的事情发生。因此,在李仁跟绝大多数渴望和平,以及知道自身情况危险的中立派和谈派达成一


状态提示:第三百六十四章 第一次三方会谈--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