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替汉>第二章 吾想争上一争

既然事已至此,孙翊也不会是那种一味叹息的人,现在该思索的就是在这巨变中,他该作何抉择。

历史上,孙策是选择了孙权作为后继之主,很多人会以为孙权继位是以长继位,是顺理成章,得到江东群臣拥戴的,

但孙翊前世曾在史料中看到过,“策临卒,张昭等谓策当以兵属俨,而策呼权,佩以印绶。”

这段话当中的“俨”指的便是孙翊,孙翊本名孙俨,后被孙策改名为翊。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孙策临死时,江东重臣如张昭等,是希望孙策将权位传给孙翊的,只不过孙策乾坤独断,属意于孙权,而力排众议立孙权为主。

此段记载出自《典略》一书,《典略》虽不是官方史书,但著作者是三国时期魏国郎中鱼豢。

其为三国时期的人,对这时代的历史了解颇深,另外鱼豢还是《魏略》的著作者。

《魏略》是描写魏国的一部纪传体史书,全文八百余万字,却也是鱼豢私下所写,

只不过其真实性得到史学家广泛的认同,称其为“殊方记载,最为翔实”。

刘宋裴松之给《三国志》作注时,就大量采用《魏略》中的内容,由此可见,鱼豢所写的《典略》的真实性不会低,

肯定不会是他自己一个个瞎逼逼自嗨乱写的,更不能单纯的以野史概之。

正因为以上这段话的真实性颇高,孙翊心中才觉得急不可耐。

因为这段话透露出一个让孙翊不愿接受的事实,在孙策临终传位的过程中,江东一部分臣子,甚至是重臣张昭,是支持自己继承孙策的基业的。

这部分重臣的想法孙翊知道,无非是觉得原主骁悍果烈,有父兄之风,若是能继承江东基业,没准能如孙策一般,将江东带往更高的高度。

况且孙翊今年年方十七,与当年孙策创立基业时年纪相同,这让他们更对自己报有更大的期望。

这要是孙翊不是穿越者,还真的得感谢他们如此看的起自己,

但是如今的孙翊是穿越者呀,知道孙策最后是把兵权权位交给了孙权,那么孙翊就开心不起来了。

古来权力斗争最是残酷,现今孙翊面对的妥妥的就是一场“夺嫡”之争,

若还是如原本历史上孙权继位,那么面对自己这一个曾经受重臣推举的竞争对手,纵然是一母同胞,孙权心中难道不会有芥蒂吗?

一母同胞又如何,历史上的吴大帝,亲生骨肉在其眼中也不过是权力斗争的牺牲品而已。

绝不能将自己的生命寄托在别人虚无缥缈的仁慈上。

自己的生活,要把握在自己手里!

孙翊性格虽谨慎却不柔弱,前世的他本就是有着强烈上进心的人,在知道孙策遇刺消息的那一刹那,几乎是瞬间,他就做出了一个决定。

他尝试过改变历史,但如今失败了,现在他,想要第二次改变历史。

而这第二次改变历史的难度无疑更大,因为这次他要改变的是他那位早已心有决断的兄长——江东小霸王的心意。

给孙翊的时间并不多,孙策危在旦夕,随时可能召集江东众臣商议后事,到了那一步,孙翊是真的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时间的紧迫感,甚至隐隐中有种对生命的紧迫感正在压抑着孙翊。

孙翊在低头沉思如何改变孙策的心意时,突然一双柔弱的手抚上孙翊的背,吓了孙翊一跳。

孙翊抬头望去,却是孙翊那刚过门的妻子徐氏拿了一件皮裘披在了孙翊的身上。

徐氏为孙翊紧了紧刚披好的皮裘,问道,

“三郎大病初愈,如今更要好好将养才是,何事令三郎如此烦忧呢?”

徐氏温柔的声音如泉水般抚慰着孙翊焦急的心,让孙翊从烦忧中暂时脱身出来。

孙翊看着眼前这个面容姣好,清丽脱俗的女子,嘴角浮现一丝微笑,“让卿挂心了。”

不管前事如何,眼前的这个有着国色的女子,是他明媒正娶、三书六聘的妻子。

自从她入府那日起,孙翊与她便是祸福与共,荣辱相伴了。

孙翊继承前身的不仅仅是他的身份,他的尊荣,还有他的责任......

徐氏坐在孙翊身旁,轻声说道,“三郎可是为君侯身体挂心?君侯身份尊崇,自有神灵.....”

徐氏的话说道一半,却被孙翊握住了双手,接着孙翊朝徐氏轻轻摇了摇头。

徐氏见状,脸上闪现惊慌,徐氏是聪慧之人,她知道孙翊的这个摇头是什么意思。

孙策恐怕凶多吉少!

不过脸上的惊慌只是一瞬,很快徐氏就镇定了下来。

孙翊对徐氏的这番反应,心中浮现赞叹之意,不愧是历史上素服设计除凶的女智者,知道如此惊天的消息后,这么快就恢复了镇静。

徐氏对孙翊透露出的消息并无怀疑,虽说府外封锁甚严,但孙翊是孙策的嫡亲弟弟,孙策伤重这事,张昭能阻挡群臣探望,难道还能阻止孙策的家人探望不成。

怪不得夫君刚才被急忙召出去后,回来便坐在榻上暗自苦恼。

原来竟是如此。

徐依反手紧紧握住孙翊的手,眼露宽慰。

孙翊自那场大病痊愈后,整个人便变得沉稳了许多。

但如今是其从小爱护他的兄长遭此恶难,饶是再沉稳的人,遇到这事也会惊慌无措。

因为孙策不仅仅是江东六郡的主心骨,更是整个孙氏家族的主心骨!

思来想去没有妙策的孙翊,在徐氏来到


状态提示:第二章 吾想争上一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