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言情总裁>快穿之女配她木得感情>第398章 年轻镇(六)
了。

水罐旁边用来装馕饼的罐子,他掀开盖子一看,里头的馕饼也早就硬似铁石的玩意儿,以老人的牙口,根本就吃不了这些。

从水和馕饼的分量来看,很明显住在木屋里的人根本就是不吃不喝的捱过了这些天。

男人本以为自己在家睡不好觉已是十分难捱了,却没料到他娘竟是独自一个人在这黑暗的小木屋不吃不喝的待上了好几天,直到死亡的那一天到来。

那一刻,男人双膝发软,人跪在了地上,脸上早已是泣不成声。

可等他哭完了,从木屋里出来后,这件事情渐渐的也就过去了。

男人有自己的家,他有自己的媳妇和儿子,还有自己的生活要过,不可能时刻去想自己那位已经去世的老母亲。

而此时此刻,他也是在看到了妻子手中拿着的那枚蛤蜊壳后,才回想起了之前的那些事情,人也跟着愣怔了许久。

这头的刘母已经彻底做好了红灯笼,只等着夜里头天色黑下来,再将灯笼挂出去。

能在纸片人上抹脂膏的人家,在每晚挂一次灯笼之前,都是可以许一个小愿望的。

刘母今晚想许的愿,便是求祖宗保佑,求祖宗能让自己的儿子娶到他中意的那个姑娘。

做完灯笼后,刘母小心翼翼的将那个蛤蜊壳重新收回到自己首饰盒底下,再将上头的那一层压好,最后才关上了漆盒的盖子,在外头上了把小锁。

这时,刘父慢慢的踱着步子走到她对面的椅子上坐下。

“你今天怎么忽然给灯笼上脂膏了?”

刘母起身将漆盒放进自己的衣物柜,头也不回的应道,“你今天中午的时候不在家,所以不知道你儿子领回来一个外地来的漂亮姑娘。我看咱栓子眼珠子都要粘在人家身上了,索性便替他点个灯笼,向祖宗求一求。”

“外地姑娘?”

刘父神色一怔,“外地来的人怎么会进到咱们镇子上?”

“许是走迷了路来的呗。你忘了咱们镇上十年前不也来了个外地女人吗?不过十年前的那个瞧着都有三十岁了,哪有这次这个十六七岁的大姑娘看着水嫩?”

听到刘母说起十年前的那个女人,刘父的额下两道粗眉渐渐拧了起来。

十年前的那一天,他们镇子上是来个陌生的女人。

只不过这个女人在这里人生地不熟,又没人愿意接纳,最后被一户人家看中下了黑手,拿她进贡了祖宗宅。

不过那户人家没有光顾着自己吃肉,也带他们镇上的其他人喝了点汤,算是不错了。

这一次时隔十年,镇子再次来了个外地女人,这两者之间,会不会有什么关联呢?

这个念头在刘父的脑海中一闪而过后,很快又被他甩了出去。

不,这两人不可能有什么干系的。

这都十年过去,先前那个女人若是有兄弟家人,要寻来的肯定早寻来了,说不定那就是个无家可归的女乞丐。

想到这里,刘父将双手平摊开分别搁在双腿上。

他看向放完东西后直起身的刘母说道,“我看那个新来镇上的姑娘,还是得再观察观察,不能随随便便就把人给订了。栓子娶亲的事情,也不急在这一时。”

刘母听了这话,由远及近的朝他走来,复在原先的椅子上头坐下。

她把双手往桌上一搁,伸出手指掐算了起来。

“栓子娶亲的事情哪能不急?你看嘛,栓子他今年已经十八了。我二十岁生的他,今年我三十八岁,他要是今年能娶上媳妇,最早也得明年才能给我抱上孙子。”

“我满打满算活到五十岁,也就最多只能看护孙子十年。若是栓子再晚些成婚,我抱孙子的日子就得再往后延,这哪里等的起啊?更别说当家的你比我还两三岁,这事儿你该比我更着急才是!”

听了刘母这一番精打细算的话后,刘父憋着一张有些闷青色的脸,良久过后才吐出了一句话来,“五十岁啊,你难道就不怕那一天吗?”

刘母身子一震,她自然知道自家男人话里的“那一天”是什么意思。

她同样也知道自己方才用来给儿子点灯笼许愿的蛤蜊脂膏是从哪里来的。

她还知道,等到自己过了五十岁以后,等到那一天到来,她也终将成为自己的儿媳妇手中、用来给孙儿祈福的那枚蛤蜊壳儿。

一代传一代的事情,这就是规矩,坏不了的。

这世上哪有母亲不盼孩子好,哪有奶奶不盼孙子好的事情呢?

就算外头真的有,这镇子上却是绝不会发生的。

以往她也不是没从年过有个别女人不愿意生孩子又或者生不出孩子,想要以此躲过上贡的命运。

可这些个人最后的命运却是上贡的比其他人更早,甚至四十来岁的时候就被全镇人送进了小木屋里头、挂了写上吉时的木牌。

年长些的妇人们都说,这就是命。

能生娃的女人,就是要比不能生的女人们命好些,所以才能夫顺子孝,活得更长久些。

对此,刘母深以为然并且深信不疑。

所以刘父问出的那一句并没有吓倒她,反而让她想为儿子娶上媳妇传宗接代的信念变得更强了些。

只听她语气强硬的回道,“那一天不是还早的吗?小栓娶媳妇的事情必须得抓紧起来,我今儿个点了一盏灯笼若是不够,明儿个、后儿个,我还接着点!我就不信凭咱们刘家的条件,还能找不到儿媳妇!”

对于刘母的话,刘父不置可否


状态提示:第398章 年轻镇(六)--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