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网络游戏>明末之新帝国>第448章朝廷态度

崇祯皇帝他因为在当信王的时候,目睹了前朝的种种弊端,深以为虑,他当时还在想,如果我来当皇帝的时候,就绝对不会这样子干,绝对不会这样子纵容朝臣祸乱朝纲,也都不会不顾朝政,只顾吃喝玩乐。

在他自己当上了皇帝以后,才知道做皇帝并不好,当实际上是非常辛苦的活,当然干了这么久,他也得出一个结论,这就是并不是他这位皇帝不行,而是他的臣子不行,他的这些臣子不给力,根本就不能够为他做一些漂亮的事情出来给他长脸,所以他才会像走马观花一样的更换内阁辅臣,只要稍有不如意或者是哪里地方出了事,就拿那个辅臣来挡刀,他这一种做法也就是很明显的做法,这就是错不是皇帝的错,而是大臣们的错,皇帝已经足够勤政了,只是臣子们不给力,才会令局势崩坏至此。

对于山东的刘家,皇帝他是又爱又恨的,恨的地方那就是刘家在施政方面和其他方面还是十分,但是刘家的出身又令他有些不快,不过是一个税关小吏之家,居然贪污贪了这么多的钱,成为了名闻天下的临清刘家,小小的一个小吏之家,居然敢说富甲天下,这可是令皇帝非常的不快,他都在想,这一个小官他倒是贪了多少的钱,不过他身边的人都告诉他刘远桥这么有钱,肯定不是含的,因为她一个小小的七品官,权力再大,也能大到哪里去?那可以贪到这么多的钱,他的钱主要是做生意赚的。

一个官员不想着为国为民,为朝廷效力,而一门心思地想着赚钱,这样的官能是好官吗?光是这样想,皇帝他就非常的不快,非常的不爽,他都在想,等什么时候有空了,再收拾这样一个混账,谁知道刘家也都非常的识相,他们在吴桥兵变以后,地方大乱,在地方没有办法度过冬天的时候,他也都主动的出动了资源进行倾家荡产式的赈灾,就令他稍微有点安慰。

但是随后皇帝他又有些不爽了,这就是刘家他居然倾家荡产的赈灾,这如此的收买民心,其意欲何为?他就不能说这些钱都是朝廷给的吗?是朝廷委托他赈灾了吗?这样的大疫,只有朝廷才能赈,你一个地方家族,这样子做实在是意图不轨,要知道可是有很多的大臣,在皇帝面前说他的坏话了。

不过崇祯皇帝他也是一个穷惯的和穷怕的人,他也知道像刘家这样子肯拿出这么多钱来赈灾,就算你再怎么说,他也都是十分积极向上的,至少朝中这么多文武官员,又有哪一个官员可拿出自己的家产用于赈灾地方,帮助朝廷的,不过刘远桥他的出身和做法确实是令得十分注重文章道德的崇祯皇帝非常的不爽,要知道他经常在想,如果他的几位内阁辅臣有刘远桥这样能折腾,那该多好?

刘远桥他能折腾,但是皇帝对他还是始终的不喜,就连皇帝他自己也都有了想法,那就是当刘远桥他做满了这一任以后,就准备对他进行调整,让他去别的地方,找找一个清水衙门当一个泥胎菩萨去,要知道刘远桥这一种非正道出身的官员,能当上巡抚已经是例外了,如果天下都这样子,岂不是乱套了,朝廷的纶才大典和吏部的用人制度,岂不是形同虚设了。

他皇帝是看在刘远桥这么能做事的份上,才决定让他做上做满一任的,同时也因为刘家跟孔家进行结盟,就算是给孔家面子,给天下读书人一个面子,也得让刘远桥做满了一任以后再对他进行调整,但是皇帝他心里面已经有了主意,这就是铁了心要对刘远桥进行调整,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最迟就是让他做满了一任,不能让他在地方和当地担任巡抚过久,如果让他当上了几任,只怕登莱地区都是姓刘的人。

对于刘远桥,崇祯皇帝他有些不喜,但是对于刘远桥的儿子刘庆之,他倒是非常的欣赏,因为刘庆之非常的符合他许多方面的用人标准,比如说他只是一个军人,只管打仗,不管政务,同时也听从朝廷的命令,比如说朝廷命令他去剿灭流寇或者是建奴,虽然他是很不爽,很不愿意的,但是不爽归不爽,不愿意归不愿意,最终还是去了,这样的人,虽然有些小脾气,有些小个性,但是最终还是听朝廷的命令的,他可是比许多嘴巴答应,却是死也不行动的好上了许多了。

果不其然,刘布他由天下间最富裕的凤阳总兵,调至天下间最坑爹的辽南总兵,她也都没有怨天怨地,也是集结了自己手上的资源和兵力,主动地出兵,收复了辽南,要知道刘布他出兵收服了辽南,这就大大的改善了关外的危急形势。

一旦明军的攻占了辽南,这就意味着背后有一把刀在顶在建奴的背后上,有这一把刀在,他无论如何也都不敢全力以赴南下的,只有拔出了这把刀,消除了他的威胁,他才敢全力以赴的南下或者是进攻宁锦防线或者是要到蒙古进攻大明的内地,无论是做哪一方面的,都必须要无后顾之忧才可以,现在刘布他又重新的在辽南立了足,算是做了当年毛文龙在东江镇所做的事情,这就是在后方大大的牵制的建奴。

辽南一战的胜利及巨大的意义,就在建奴的后方部署了一个根据地,让建奴不敢全力以赴地南下,让他陷入的两线开战的局面,如果刘布能够守住这样子的场面,这可是让他们十分危急的形势得到大大的改善,听到了这样一个天大的好消息,皇帝可是知道这十分重要,他也不顾不得现在是天黑,马上就召集几位阁臣和兵


状态提示:第448章朝廷态度--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