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机光伏领域内关于itic体系的文章有很多,而魏兴思课题组是首次报道itic这种材料的,因此不少稿件都发到了他这边,许秋平均每个月都要审四五篇以上。
徐正宏课题组刚刚发表的一篇nc文章,许秋找早在两个月前审稿的时候就已经见过了。
他们报道了一种名为dbc-ic的非富勒烯受体材料,与pbdb-t给体材料组合,器件效率可达10.3。
dbc-ic的分子结构有些类似于itic,也是ada结构。
不过,它的中央d单元并非传统的基于sp2杂化碳碳双键,组建成的大π共轭稠环结构,而是存在sp3杂化碳碳单键的非共轭结构。
当时,许秋觉得徐正宏他们做的工作还是比较有意思的,没有盲目的跟风itic的结构,因此虽然效率不高,但还是给了他们一个机会——出具了大改的意见。
主要是让他们补充一些关于器件稳定性的实验数据,并深入挖掘一下非共轭的体系和共轭体系之间可能存在的异同。
现在徐正宏他们正式发表的nc文章中,已经包含了许秋提到的这两点意见。
一方面,他们对比了dbp-ic、itic、pcb的器件稳定性稍微好一些,itic次之,pcbm最差,尤其是在持续光照下的稳定性。
dbc-ic可以在长时间光照条件下,比如1500个小时,保持60以上的初始器件效率,而同样条件下itic的体系,效率已经衰减到50左右,pcbm的体系,器件效率大约在200个小时持续光照的时候,就已经衰减到了0。
另一方面,他们通过dft模拟,发现虽然dbp-ic的中央d单元中存在碳碳单键,分子的构型可以发生一定程度的旋转,但受限于空间位阻等因素,旋转的幅度不会很大。
换言之,虽然名义上dbp-ic是非共轭的结构,但实际上还是有较强的共轭性质,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非共轭结构。
徐正宏他们补充实验得出的结论,倒是和许秋预想中的差不多。
有机光伏材料之所以能够实现光电转化,就是因为光电材料中存在大π共轭结构。
这种共轭结构可以受到光能的激发,变为激发态,产生激子,激子拆分后的电荷会沿着分子内部,或者分子间的共轭结构进行传输。
这里面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共轭结构吸收光能被激发的过程,其实相当于是发生了化学反应的。
通常情况下,这个化学反应是可逆的,也就是当光照停止后,材料会恢复原状。
但也存在一定的概率,使得共轭结构无法恢复,比如材料分子中的碳碳双键被打开,相当于材料内形成了缺陷。
一旦形成缺陷,就会对激子的产生和输运造成影响,进而造成光电流的损失,表现出来的结果就是器件效率低下。
因此,对于有机光伏材料来说,本身就是一个比较矛盾的存在,共轭结构赋予了有机光伏材料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能力,但也同时背上了光照下分子结构不稳定性的“诅咒”。
总体来说,徐正宏的这个工作还是比较有启发性的,之后许秋或许也要在共轭和非共轭之间寻求一个平衡,兼顾器件的效率和稳定性。
当然,这是较为后期的事情,现阶段的主要任务还是冲击效率。
另外,还有一篇发表在am上的文章也挺有意思的,是港大严虎课题组的工作。
说起来,魏兴思和严虎两个课题组还是颇有“渊源”的:
之前许秋抢在严虎他们前面发表了pce11的工作,导致严虎的jacs文章胎死腹中;
后来严虎他们开发出来了一种名为itic2的材料,和许秋设计的itic-th分子结构一样,并抢先发表。
两个课题组之间也算是有来有往。
不过,itic-th的工作被抢,对许秋和韩嘉莹来说,基本上是无关痛痒,当时他们本来就有些头疼手里的工作太多,严虎刚好帮忙“减负”了。
而严虎的pce11工作被抢,就有些伤了,毕竟那个工作可是许秋的第一篇大满贯文章,而且未来这篇文章被引用次数有望破百,可以称得上是一篇代表作。
现在严虎这篇ae11材料的改进。
或许是出于某种考虑,严虎他们并没有把这种材料的本体称为pce11,而是按照自己的命名方式进行命名,也就是pbtff4t-2od。
改进的主要目的是让pce11给体材料,与他们开发的itic2非富勒烯受体材料相匹配。
原先的pce11是针对于富勒烯体系而设计的,因此是窄带隙、高结晶性的材料,和itic2材料并不适配。
现在要做的就是提高其禁带宽度,同时降低其分子的结晶性。
严虎他们采用的方法是在pce11中塞入一个双氟取代的苯环(b),也就是将给体材料主链的分子结构从“-t-bt-t-t-t-”变更为“-t-bt-t-b-t-t-”。
基于这个思路,他们一共开发了两种新材料,分别命名为ptfb-o和ptfb-p,前者插入的苯环上两个氟原子是邻位取代的,而后者是对位取代的。
结果表明,两种给体材料的禁带宽度均被成功的拉升到1.8电子伏特左右,和itic2形成互补的光吸收,以及相互匹配的o能级。
不过,基于ptfb-o和ptfb-p的电池器件性能有非常大的差异。
ptfb-o:itic2的体系,效率可以达到11.3,而ptfb-p:itic2体系的效率仅为6.89。
为了解释这个现象,严虎他们进行了光源gi模拟等分析手段。
和徐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