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科幻未来>我有科研辅助系统>第462章 面试准博士生 下(求订阅)
或者院士,抱团形成一个非常大的课题组,去专攻一个领域,而且基本上也能做到国内顶尖。

这种模式有些类似于专门的研究所,一个院士带着几个“长江”、“杰青”,再拉上一些普通的研究员(和教授同级),一起组建一个非常庞大的课题组,专攻某一个大的领域,比如魔都硅酸盐所。

这种“研究所”结构的大课题组,因为有大佬带队,所以组里通常资源比较丰富,比如能申请到上千万金额资助的重大项目,学生待遇一般也比较高。

甚至学生的工资能给到超过魔都的最低工资标准,达到5000、6000以上,而一般高校的课题组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

当然,凡事都是有利有弊,研究所也有不少弊端。

一方面,进研究所,在某种程度上更接近于体制内就业,而非深造,研究所内部的管理相较于高校通常更为官僚化。

一个研究所就是一个自成体系的“小王国”,所里带队的学科带头人近乎可以做到一言堂,层层定级,“官大一级压死人”。

另一方面,进了研究所相当于基本绑定了科研这条路,日后想要转行的难度会比较大。

像魔都综合大学毕业的应届研究生,哪怕是材料专业,也有机会转行跳到比如南山必胜客、杭城巴巴之类的互联网大厂,从事非技术岗位。

而研究所出来的,基本上没什么机会的,可能最多只能转行去去工业界了。

范文堂将自己的几篇主要工作一一介绍完毕,内容表达的非常清楚,说明这些工作大概率是他本人做的,哪怕想法不是他自己提的,至少也是主要的实验参与者和文章撰写者。

对于一个硕士生来说,这就已经足够了。

工作方面没什么大问题,接下来就是英语方面。

魏兴思之前大会上打印多了几份《自然·能源》文章,没有消耗完。

于是,他拿起来一份递读一下摘要,并翻译一遍。”这也算是科研圈里较为常规的测试英语的手段。

范文堂提前做了功课,这项考核对他来说并不难。

他先是用流利的英语读了一遍,随后又翻译为中文:“近期,基于itic衍生物非富勒烯体系,打破了有机光伏二元单结体系的世界纪录,撼动了传统富勒烯体系长达20年的统治地位。为了进一步提升器件性能,我们开发了一种名为idic-4f的非富勒烯受体材料……”

魏兴思点点头,英语这一关也通过了。

其实,在看了范文堂的简历后,魏兴思就比较满意。

方方面面,范文堂做的都比之前申请的几个强太多了。

有的人过来申请读博,甚至连简历都没发。

这次,魏兴思把范文堂喊过来,主要是想检验一下他在简历上有没有造假。

现在看来,没有什么问题。

又闲聊了几句,魏兴思转头说道:“我没什么问题了,许秋你有什么要补充的嘛?”

“嗯……”许秋想了想,还是把之前的疑惑提了出来:“我想问一下,你为什么不直接在原来的课题组转博,我看你导师的条件也不差,转博的难度应该不高,为什么要跑到这边来呢?”

“……”范文堂犹豫了片刻,回应道:“因为感觉原先课题组继续发展的空间有限,所以想过来寻求科研上的突破。”

“嗯,我没有问题了。”许秋点点头。

对方的答复算是中规中矩,多半不是真话,不过也无所谓了。

不论是为了给自己的履历镀金,还是真的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又或者在原先课题组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情,抑或者是其他什么原因,这都和许秋无关。

他要做的就是找到一个合适的人来接学姐的班,至于深层次的目的和原因,并不重要。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利益诉求嘛。

许秋也只是好奇,就随口一问,不打算刨根问底。

接着,魏兴思没有避讳范文堂,直接问道:“许秋,你感觉范文堂怎么样?”

许秋眉头一挑,心道:“这么直接的嘛。”

不过仔细一想,直接点也好,当面出来结果总比拖着对方一周半个月来的好,反正如果不合适,那之后就是陌生人,也没有什么纠纠缠缠的关系。

而且,看这个样子,魏兴思多半对范文堂是比较满意的。

许秋这边了解的信息反而更多一些,知道范文堂的实验技能不差。

他对范文堂同样比较满意,于是许秋没有过多犹豫便说道:“我觉得范文堂很不错。”

见许秋也没什么意见,魏兴思当即把这件事敲定了下来:“范文堂你近期不忙吧,不忙的话,最好是可以提前过来这边熟悉熟悉这边的环境。”

虽然之后可能会遇到更好的申请者,但越早把人定下来,就越早能将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科研产出。

而且,说实话,博士生之间虽然有差异,但是一般也不会差太多,如果有能达到许秋这种级别的,多半也不会来投奔他。

就和招募武将一样,许秋的成长值是2,大多数博士生都是1附近,纠结到底是1.1,还是1.15,没什么意义。

再说,成长值这种东西用肉眼又看不出来。

范文堂眼前一亮,他听懂了魏兴思的潜台词,自己这是过关了啊,本来以为是持久战呢,没想到这么干净利落。

他原计划还准备申请魔都交通大学以及同基大学那边几位老师的博士生,作为预备方案,现在


状态提示:第462章 面试准博士生 下(求订阅)--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