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秋继续阅读魏兴思发来的文献。
第三篇一区文章来自国家纳米科学技术中心的李丹,他们课题组又发了一篇i.bull.,同样是只有一张图片的“短通讯”文章。
说起来,i.bull.这个期刊还是许秋告诉魏兴思的,之前并不在魏老师的期刊检索库当中。
另外,这个期刊的名称,如果缩写成两个字母的话,可以和《自然·通讯》的缩写nc一决高下了……
李丹课题组报道了一种名为s1的三元共轭共聚物给体材料。
这种材料的分子结构是在pbdb-t基准给体的基础上进行改性而来,pbdb-t是d-a二元共聚物,d单元是bdt,a单元是bdd。
而s1的话,额外引入了第二种a单元,即用氟原子和乙酸乙酯取代的噻吩单元,这种连接有两个吸电子基团的噻吩单元,可以降低给体材料的o能级。
通过改变三元共轭共聚物分子中两种a单元的比例,可以实现对给体材料能级结构的精细调控。
结果表明,引入10摩尔分数的第二种a单元,得到的给体材料的器件性能最佳。
此时,受体结合,制备得到的电池器件,最高效率可以达到13.36。
这是到目前为止报道的二元单结有机光伏器件中,效率最接近许秋《自然·能源》文章的一个体系。
于是,许秋也把s1材料列入到自己的给体材料库之中。
其实,许秋对李丹课题组的印象还是比较深刻的。
对方发表的文章基本都在i.bull.上,大多是篇幅很短的“短通讯”文章,而且还都是效率比较高的体系。
另外,许秋之前在有机光伏领域中并没有听说过李丹这一号人,他推测可能对方是从其他光伏领域转行过来的,然后刚好抓住了非富勒烯的风口,直接起飞。
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对方投的期刊都比较“偏”,不在魏兴思的期刊库中,也就无法被许秋看到。
第四篇工作,是来自马薇薇课题组的一篇am文章。
她们做的是基于itic的聚合物受体材料,主要的思路就是许秋之前在《焦耳》综述,以及交流大会时告知她们的想法。
不过,她们报道的器件性能并不高,效率刚刚突破10。
或许是她们器件优化的不太行,许秋在模拟实验室这边同样体系的结果,效率可以做到11以上。
这个工作能够发表在am上,一方面可能她们是运气比较好,另一方面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工作的新意比较高,毕竟算是开创了一个小小的细分领域。
另外,或许也与这篇文章挂了许秋、魏兴思的名字有关。
这篇am文章一共四位作者,马薇薇是四作加通讯,她的硕士生是一作,许秋是二作,魏兴思是三作。
其中,许秋没有参与到这个工作具体的实验中,只是在对方投稿前帮忙改了改。
不过,实验想法算是许秋提出来的,他挂个二作也并不过分。
而且,这也是科研圈的游戏规则,花花轿子众人抬嘛。
像学术大佬,动辄上百篇文章,近千篇的文章,很多都是挂名挂上去的,光靠自己一个课题组,是很难发这么多文章的。
就算是大课题组,一年能稳定发20篇大大小小的文章,已经算非常难得了。
大多数情况,都是大佬主动或被动与其他人合作,大佬提个想法,挂个名,其他人帮忙实现这个想法,最终实现双赢。
第五篇工作,来自港大的严虎,他们发了一篇a。
严虎课题组基于pce11给体的衍生物,合成了一种类似于许秋之前做的pbt3t给体分子,将其命名为pffbx-t3。
之后,他们将pffbx-t3给体材料与itic2受体材料结合,制备有机光伏器件,效率可达11.3。
这个工作没太大的亮点,就是基于给体材料的改性,因此只发表在了aem上。
现在有机光伏领域的门槛已经被许秋拉的非常高了。
本来之前8的效率还能够得上二区、弱一区,现在如果新意不足,就要10的效率才能上的了弱一区,11的效率也只能发表am的子刊。
当然,这是对于纯拼效率工作的标准。
如果有其他亮点的话,比如马薇薇那篇,虽然效率差一些,但也可以上am。
第六篇工作,中科院化学所的卢长军课题组发表了一篇jacs。
他们报道了一种有机光伏叠层器件,效率可达13.8。
用的材料大多都是老材料,底电池是pbdb-t:itcc-o,传输层材料使用了氧化锌、pedot:pp-na、pfn-br。
之前漂亮国forre课题组也发表了一篇有机光伏领域叠层器件,不过是在《自然·光电》上,效率可以达到14以上。
其实,单论这两篇叠层器件文章的水平,卢长军课题组这篇jac课题组的《自然·光电》差距并不大。
但卢长军他们却只发表了一篇jacs,还是有些可惜的。
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比如卢长军他们出手速度有些慢,投稿时间晚于漂亮国forre课题组;效率也没有突破,13.8的数值略低于forre课题组的14+;再加上卢长军在有机光伏领域的影响力也不如forre。
综合下来就只发表了一篇jacs。
另外,可能也是因为jacs这样的一区顶刊,与《自然·光电》这种《自然》大子刊之间没有什么过渡的期刊。
如果冲不上《自然》大子刊,那就只能掉回jac、ees……。
也因此,一些课题组如果觉得自己冲不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