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三国武圣关云长>第96章再北伐

时间流转,很快秋收已过,关羽所据有荆北一带及南郡大部分,都获得的丰收。

别的不说,仅关羽所带人开垦的田地,今年就收获了两百五十万斛的粮食。足够一万士卒食用四年或者四万人食用一年。

至于荆南一带的农作物,则因为各种原因,产出歉收,勉强够百姓自个儿半饱,连温饱都难。

于是关羽与赵累、马良商议一番之后,便大笔一挥,把今年百姓的一切赋税免了去了。

当然这还不错,还需要用荆北、南郡的收获去补贴荆南。

马良就北伐粮草问题,向关羽汇报道:“目前,刨去明年基本所需,就余粮而言,也不过是支撑五万人征伐一年之用。”

关羽听了马良所说,不由想到:自己此时可动用的兵马是山都关平二万五千人,新野廖化两万五千人,以及自己率领的三万系统兵,共计八万人。

马良却不知关羽所想,继续说道:“考虑到争战的连续性,为了避免明年陷入夏收之前缺粮而退兵的囧镜。

以及考虑战马的消耗等,因此君侯此次出兵,满打满算,最多只能出动五万。也就是说,如今余粮并不够我方调动所有可用之兵,全面出击。”

关羽听了马良说到这,不由得皱眉,要知道:对面驻守南阳宛城的曹仁拥兵五万多人,驻扎南乡的夏侯尚、徐晃则拥兵三万余人,合计约有九万人之众。

对面九万,而自己最多只能出动五万,可以说这是个十分不好的消息。

马良继续道:“再考虑当初汉中争斗战的时候,就用了近三年之久,如今雍凉争夺,时间难料。所以我建议君侯此次出击,当以三万人为佳。”

关羽听了,不由讶异道:“三万人?野战也就罢了,但那宛城池深城坚,三万人只怕难下。”

马良不慌不忙回道:“南阳曹仁,拥兵五万之众,纵然君侯五万人齐出,敌我双方兵力也不过是个五五之数,若是曹仁据守不出,也难以攻下。

终究是要水磨的功夫:截断敌军粮草入城,然后慢慢耗尽敌方城中粮草,才能攻取。

如此一来,攻城方面,实际上三万、五万差别不大。

再则,如果君侯五万人北上,曹仁必然坚守不敢出。反而如果只有三万人,说不定可趁野战获胜去夺取城池。

最重要的是,如果只有三万人出征,最多只需要调动襄阳及南郡北部农夫协助即可。如此一来,明年可荆北征战,荆北种粮。

若是再多,只怕荆南耕种也要波及。”

关羽听了,捋了捋长髯,点头表示赞同。

忽然又想到绝北道时只用了三千人,关羽便笑着对马良说道:“季常所言有理。不过既然是要水磨的功夫,那不如只领一万足矣。”

马良听了,惊道:“君侯之能,海内皆知,若以三万人围困敌军,我不怀疑。然而若只有一万人,只怕以少击寡,多有不便。”

关羽听了马良的话,知道他这是委婉的说法,属于顺着捋的情况。

于是关羽说道:“我举兵万人,敌军九万,若是他还坚守不出,必然为天下所笑。

故而我这一举动,是要诱他出战,再借机于野战之中一举溃灭其众。

这样一来,即使不能趁机攻下城池,也能为后续的攻城减少压力。”

马良听了,知道关羽想法,但还是说道:“虽然如此,一万人确实太少,只怕……纵然能胜,亦无力将敌军歼灭殆尽,不如两万如何?”

关羽听了马良的“只怕”,便知道他实际想法是认为自己会败的,但为了不起反作用,这才顺着话说。

不过即使这样,但关羽也不得不承认,马良所说的,确实很有道理,自己凭借上帝视角的模式,可以保存自己然后耗到对面露出破绽,然后趁机击破。

如果兵力不够的话,除非地形绝佳,否则只会打成击溃战。但适合歼灭的地形,又哪里是能说有就有的。

因此关羽也不得不考虑马良所说的正确性,于是对马良和王甫道:“季常所顾虑,确实有道理。既然如此,便领两万人北伐吧。

至于后勤一事,还要多劳烦季常和国山了。”

于是关羽便带着两万人兴兵北上。

……

与此同时,身在南阳郡宛城的曹仁,也收到探马来报说关羽兴兵北上的消息。

曹仁听得消息,先是吃了一惊,接着赶忙召集满宠、牛金、孙礼、吕常、李绪、杨俊、路招等谋臣武将前来商议。

在曹仁将情报一一诉说之后,杨俊当先站出来说道:“魏王临去时,令我等好生把守南阳南乡二郡,不得出战。

故而我以为,应当坚守,方才是上策。”

话音刚落,满宠、吕常亦出列附和道:“杨季才所言甚是有理。昔日魏王嘱咐,不可不听。”

听得众人这般说法,曹仁默然不语。

此时,端坐一旁的将领毛晖笑道:“诸位这般说话,实在是太过于迂腐了。岂不闻:此一时彼一时?

昔日关羽拥兵五六万与我交战,而我荆北虽有九万之数,却要分守两地。自然坚守为上。

如今关羽兵马不过两万,不及我军三成之数,又何必太过畏惧?

若是我军数倍于敌,却畏惧困守,只怕徒令天下英雄耻笑。

以我观之,不如兴兵数万,以多击少,以势压人。”

这话一出,说得曹仁十分心动。

说实在的,泥人尚有三分火,一直不断被关羽压着打,曹


状态提示:第96章再北伐--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