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好了,不必这般多礼,吾与你父冉行乃是至交好友,不必太过拘泥了。”
冉正赶忙招呼荀卿坐下,邹衍见荀卿神思不属,笑问道:“怎的,来了咸阳看到你那两个好弟子,不欣喜若狂反而愁眉苦脸,莫不是人家不认你这个师傅了?”
荀卿白了一眼邹衍,冷哼一声,自己的两个得意弟子,李斯与韩非,在自己这个儒家大贤的门下,居然都成了法家门徒,这件事一直是这些老友取笑自己的地方。
荀卿也不和他争执,从怀里掏出一叠白纸,上面写满了字,邹衍简单一看,这字雄浑干练,气势万千,隐约记得,好像是荀卿的徒儿李斯的笔迹,此人不愧是法家之人,一笔一划间自有法度。
只是承载这字的东西是什么东西,为何没有见过,似乎是绢布,但是却有更加轻薄一点,邹衍摸了摸纸张,问道:
“荀卿,这是何物?”
荀卿冷笑一声,“我若没猜错,你此来乃是为参加公子嘉的百家之会,却连公子嘉的纸张都不认识,真是孤陋寡闻。”
邹衍一惊,自己确实不知道什么叫纸张,也是,齐国与秦国之间横跨三晋之地,纸张这种东西作为承载传承的宝物,卫缭还没有允许商贾贩卖,齐国人邹衍不知道却也正常。
荀卿翻动纸张,解释给邹衍,“这轻薄的纸张,十张左右就把我的所有学问都记载下来,李斯花百金从卫缭那里得来了这十五张纸,亲自誊抄了我的学说,今日起,我也可称为荀子了。”
荀卿的学问本就冠绝当世,不论是学问还是辈分,尊称为荀子都是合理的,但是他偏偏说自己的学问还没刊载传世,不能称子,今日,这个早已出师的徒弟却给他用珍贵的纸张抄写学问,怎么能不让他感慨万千?
邹衍将文章捧在手里,明明轻便万分,此刻却感觉重如泰山,“这洁净无瑕的纸张,承载学问如此方便,难怪秦国的诸家学者最近颇为活跃,这公子嘉,是要改变天下学问格局啊。”
荀卿也叹了口气,“没错,不瞒你说,这纸张,卫缭作价十张千金,如今以百金售于李斯十五张,还用以誊写我的著作,百家之会时,我就是有心考较一番这个孩子,怕是也难以开口了啊。”
邹衍倒吸一口凉气,“嘶连你都这样,你的门生弟子更是不会为难他,而其他人,见识到这纸张的威力后,也会示好于他,这小子,着实不简单啊。”
冉正有些疑惑,“邹师,祭酒先生,有这么夸张吗?”
荀卿见自己友人之后如此迟钝,有些失望,但是还是决定提点一下,“子修,吾问你,你父平日可有著作流传?”
“回祭酒,家父一直在读《论语》,还未有自己的著作问世。”
“哦?那是你父学问不够不足以著作吗?”
冉正赶忙反驳,“非也!家父之学问在齐国也是大家,虽然比不上祭酒与邹师,但也足以成一家之言。只是著书立说太过劳心劳力,又存留不便,难以传承。”
荀子点点头,“你说的没错,冉行注释的《论语》已经足以作为一家之言刊行世间,但是著书不便才至今日未能成功,可是,若是你有这纸张。”说着,把纸张递给冉正,“轻便,柔软,以笔书写,岂不方便?若是公子嘉愿以纸张相送,请你在百家之会声援他,你可心动?”
冉正不说话了,心动吗?他现在就心动了,恨不得立马找到郭嘉,求取纸张,若是能够助父亲成为当代大儒,自己声援这位小公子又有什么不可?
这小小的纸张,已经成了学问的利器啊,有此在手,百家之会,想必会万分精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