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三国袁耀传>278、故技重施

宛城外的一战,张济虽然打了曹操一个措手不及,然而由于典韦的出色发挥,反倒是负伤而走。

待张济归了城,整个右肩几乎已经废了。

要不是这张济也算是个勇猛的汉子,只怕早就在半路就受不住了,哪里能撑着回到宛城来。

只是一入了城,或许是心神一松,反倒是使整个伤口都发作了起来。

好不容易让着大夫稍微处理了一番,张济凭借着最后的神智也是硬撑着交待道:“日后宛城大小事宜皆归吾侄儿张绣所统,还望诸位尽心辅佐。”

张绣在军中还是颇有声望的,要不然在原本的历史上,张济死后也不会顺利接受其军队了。

况且这会张绣的名气其实已经不小了,初平三年,已是以军功升至建忠将军,封宣威侯。

在场的众人之中,也是官身最高,尤其统兵,自能服众。

然初次领兵,又看着已经难以掌兵的叔父,张绣心里也实在没底。只得求问起经验老到的贾诩,该如何应对曹军。

贾诩倒是不为所动,仿佛那倒下的张济压根就与其没什么关系,面对张绣的提问,只变不改色的说道:“本打算依城而守,凭起账下万人军马,加上粮草充足,必能等袁军来救。”

“不想骠骑将军却想以骑兵之利袭破曹操,才有此败。为今之计,只有继续靠城而守。”

“然曹军亦知不可久留,必会强攻!”

“若觉不可守,亦可投降与其。”

说起来,这三国谋士中最能自保的人,那贾诩绝对算是一个。

或许是成长与西凉之地,与“虎豹豺狼”待久了,贾诩深深知晓,这大汉乱世,一个不慎就会引来杀身之祸。

就说那彻底打翻了大汉乱世的开端,有人或许说是黄巾起义,有人或许说是董卓为乱,但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认,李傕郭汜等西凉军阀反攻长安,绝对是非常重要的转折。

彻底粉碎了王允重振汉室的机会,也使得天子权威降低到了谷底。

而事后,用贾诩自己的话来说,这不过是一条救命之计。

可以说贾文和献计的前提必有一条,那就是得先考虑到自己的性命。

其实与这个年头的那些谋士,是有些格格不入的。

毕竟这会,多是要讲究直言劝谏,不惧祸否。

是以贾诩如今说的这计策,那是不管怎么样都不会使张绣灭亡,也当然能保的自己性命。

只是张绣听得却道:“那曹孟德使吾叔父如此,吾安能降他?若是对其屈膝相附,待叔父醒了,吾有何面目以对?”

张绣的回答自也不出贾诩意外,却听其又说道:“既然有此打算,那只能据守宛城,待袁军来救。”

张绣当即应道:“文和安心,吾必守的此城,不再轻动!”

终于,虽然因张济的昏迷,张绣再度接管上了军队,历史似乎又有些相似。

但此时因老袁家的日益强大,加上张济受了袁耀粮草,却因曹军而伤。

张绣也不会再如历史上一般再投降曹操,贾诩亦更没了这心思了。

...

这边张绣下的决心要与曹操一战,却再不能出城,只按着贾诩的定策严防死守城池。又等了几日,都没等到曹操的大军,虽是奇怪,然也一刻不得放松。

那边徐晃带着五百骑兵,一路急行,企图在曹军围困之前就到宛城报信。

可惜终究还是迟了一步。

曹操早就把通往宛城之路围聚得水泄不通,各处都使兵马严防死守。

徐晃靠近是能靠近,但若要想进城见得张济,那是想都别想了。

而如今宛城外一战的结果更是早已传开,更有传闻说骠骑将军张济已死,有其侄宣威侯继承军队。

但亦有人说张济死后,如今宛城内是一片混乱,张绣并不足以服众,内部是有人欲要求和,有人欲要请战。

混乱不堪,群龙无首!

然而不管是何说法,都也只是道听途说罢了,徐晃也不知真假。

无奈之下,也只得立刻把所有消息都向后传至领着大军的袁耀,让公子自己来判断。

自也是在此等着袁耀大军。

...

袁耀得了消息,也颇是吃惊。

张济好歹麾下也有万人西凉精兵,不想却败的如此之快!

那曹操虽是三万人马,其中却有一万是新降的黄巾,那可是不顶什么用,完全就是凑数的!

真比拼起来,曹操那也不见得能比张济兵马强的多少。

然而万万想不到,这张济竟然打的一仗就生死不明了!

虽说如今到底还未有实际消息传来,但连生死传闻都传出来了,袁耀知道,这张济一定是吃了一场大败!

这么一来宛城还在不在,那可不好说了。

要是汝南被破,宛城还被曹操夺走,那事情真就麻烦了。

宛城作为一座天然的“哨站”,可是能随时监控到荆州襄阳地方。

日后袁耀不管是继续西进蜀地还是北伐中原,那都会在曹军的严密掌控之中,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所以这宛城,绝不能丢!

只是这会袁耀越想走快,却越是走不快。

因为曹操那大军,不在宛城之下,反而是在自己眼前了。

一看见这一幕,袁耀当即就想起了当初自己往徐州驰援老丈人的那时候。

亦是谣言四散,围点打援。

只是彼时是面对着夏侯兄弟二人,袁耀还能使的一招金蝉脱壳。

这会直面曹操的故技重施,


状态提示:278、故技重施--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