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齐家男人倾巢而出,出城送齐敬熹的同时,位于鸣玉坊的宁国府,来了位不速之客。
原来,秦芷茹的母亲宁氏,不知从哪儿听说,舒眉曾回过齐府,后面又离开了。她担心继女不懂事,得罪了当朝的新贵,特意跑来打探的。
“我说姑奶奶啊!既然你晚进门,就让着点她吧!她生下的那位,说什么都是居长,而且还是陛下的表弟……”瞥了一眼秦芷茹,宁氏嘴角带着一抹笑意,在那儿善言相劝。
秦芷茹见她这副模样,心里哪还有不明白的?
这高家一倒台,秦尚书的处境,虽比起齐淑娆公公宋阁老好一点,却也跟大部分变节降梁的旧臣一样,如同被放在火炉上烤。
更要命的是,作为礼部尚书,秦芷茹的父亲,在高家的逼迫下,曾为伪梁朝编撰制度,招揽人才。以往在高世海跟前立了多少功,如今在新帝跟前就有多大过失。
自四皇子登基以后,秦尚书可谓是如坐针毡,没一刻得到安宁过。
不过,他从三女秦芷蕙口中听说,他长女在宫中待产期间,曾协助齐家兄弟在宫中的布局,这些才让他在新朝初立的时候,没有跟伪梁的一些重臣,逃往别的地方。
宁氏作为他的继室,娘家虽没她前任苏氏得力,却是出身世代官宦之家,对官场上的人情世故,心里也不是没有底的。
这不,文氏刚一传出消息,她就迫不及待地赶到齐府,就是想跑到继女跟前打探一番。看新朝对他们那帮旧臣,到底是个什么态度。
瞧见对方脸上的焦急,秦芷茹心底叹了口气,对宁氏道:“母亲放心。芷茹自幼秉承庭训,这些方向自然是懂的。”
宁氏见她态度平和,心里的大石头落了地,跟她又话起家常来:“听说竹述先生闭关好些天了,有空闲你还是多去探探他。到底还是你舅父,虽说最后没有嫁进撷趣园,到底他最疼爱的没有别人。还有,你有空就带着两位妹妹,多出去走动走动,聪儿跟看着要抓周了吧?!”
听到她这话。秦芷茹眉头微不可察的蹙了一下,她不由朝跟在宁氏身后的二妹和三妹望去。
她的二妹秦芷蓁,乃是宁氏亲身。三妹秦芷蕙乃是庶出,二女年纪相差不过两月,如今都举行过了及笄礼,亲事却没有半点头绪。
原来,宁氏给芷蓁相中了一户婆家。怎奈计划赶不上变化快。那户人家的家主是高世海一手提拔起来。在京城攻防那一日子,不幸中流矢身亡。
二妹没嫁出去,三妹亲事更加没着落。
宁氏这话中之意,无非是想她帮着操心两位妹妹的亲事。
秦芷茹欠了欠身,对宁氏道:“母亲说的是!这不新朝初立,各家各户都在忙。也没谁家宴请啊!”
听她的语气,宁氏心底一松,讪讪道:“我也就这样一提。怕他们一忙,把外孙这么重要的日子给忘了……”
秦芷茹心头一禀,顿时明白过来。
宁氏这是在暗示她,借舅父之力保住如今在齐府的地位吧?!
秦芷茹在暗地里摇了摇头。
她哪会知道里面的纠葛?!
宁氏见长女一副不以为意地态度,又说起她父亲如今在朝堂上的处境。秦芷茹听得有些心烦意乱。忙打断宁氏的话:“母亲莫要着急,女儿心里明白。烦请您带句话回去。让爹爹稍安勿躁。大伯说了,爹爹当初那么做,也是被奸人胁迫。到时他会劝说陛下,从宽处理的。”
被这样一抢白,宁氏脸上有些挂不住。可她也知道,秦家如今只能指望这位姑奶奶了,遂忍了下去。然而,心里却对秦芷茹的不满,却没有少上半分。
“不过是摊了一个好舅舅而已!”宁氏的腹中暗诽,“若不是当初以为文氏身亡,高氏施压,宁国家给接受一位望门寡的女子当媳妇?没想到,这贱婢运气真好,竟然攀上了大楚第一世家。如今齐氏兄弟又有了拥立之功,这家人往后的日子,还不得鲜花着锦?!
想到这里,宁氏在心底不由惋惜不已。突然,她似是想起什么,对女儿问道:“对了!听说宁国公还有一位兄弟,以前还拜在你舅舅门下过?”
秦芷茹眉头一扬,点头应道:“是有一位八爷,跟着他的姨娘早到南边去了。至今也没什么音信。不过,他是庶出,母亲问他作甚?”
宁氏尴尬一笑,忙掩饰道:“听说宁国公挺看重这位兄弟的,若是哪天他回京了,你可不能怠慢了人家。”
秦芷茹微笑应了。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秦芷蓁和秦芷蕙姐妹俩,心里却翻江倒海起来。尤其是后者,秦芷茹的庶妹,将嫡母刚才说话的神情,全记在了心里。
待宁氏告辞要离开时,秦芷蕙突然声称肚子疼。
秦芷茹一见到庶妹这形态,就知她是故意装的,遂出面给她打掩护。
“……要不,三妹就留下来吧?!因太夫人身子不好,府里请了一位医术不错的大夫。等一下。女儿扶三妹过去看看。”
宁氏一见这阵仗,哪会不知她是想乘机留在齐府做客?!
想到自己此行的目的,她点头同意秦芷蕙留下:“好生听你大姐的话,别让她难做了。”
秦芷蕙忙应诺道:“母亲放心,女儿会注意的。”
宁氏也不管她,带着二女儿打道回了府。
等嫡母转身一离开,秦芷蕙马上就生龙活虎了,缠着她大姐问道:“聪儿呢?怎么来了半天,都没见到他的人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