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司州城,刘辩战时的灰心,很快就被繁华的城中景象吸引的减弱了许多。
明明还是隆冬,但北风席卷下,百姓的脸上却没有多少忧愁,反而很多人迎着北风站在街上热火朝天的做着生意,笑眯眯的聚在馄钝摊前喝着热汤。
眼见以官兵清扫大街,急急忙忙的起身问道:出什么事儿了?
听说是陛下回来了。
真的?在哪呢!
一个个老百姓站在大街两边伸长了脖子好奇的张望,都想亲眼目睹这位小皇帝的风采。
刘辩骑在马上,心里稍稍安慰了一些。
虽然打刘焉失败了,但自己这一年的努力没有白费,总算对得起司州的老百姓。
那些疲惫的士兵也在受到老百姓的夹道欢迎之后,脸上的丧气一扫而光,兴奋的扬起了笑容,握着兵器努力的目不斜视,走出大汉军队来的风范!
这半年来,司州各地不断的到处传播饲养技术,牧副的发展涨势喜人,可以说,鸡鸭鹅牛羊猪,样样不缺,牧场里头的畜生个个都是膘肥体壮,人人都不缺肉蛋奶吃。
虽然,现在还是战争时期的共产,但老百姓往往不患寡而患不均,要做到令他们满意,光是给他们物资还不够,毕竟再富庶的人家,也难免会为了争夺财产而你争我打,没一天消停的。
刘辩深知这个道理,所以打从一开始就奔着人人平等的方向努力。
司州上下,不再有饿殍之人,不再有人流离失所,人人都能得到衣食住行的最基本的满足,人人安居乐业!
除此之外,尝到甜头的老百姓干起活来也格外的卖力,他们大兴生产,不过短短半年多的时间,仓库就被堆满了,家里头的翁罐,粮缸也都盛不下了!
要不是朝廷经常向老百姓买粮,把大量的物资运出去支援青州、衮州、并州等地,只怕司州城的老百姓已经开始过起了铺张浪费的日子。
刘辩的所作所为,虽为豪强憎恨,却被万民歌颂!
到了皇宫前,只见大门内外张灯结彩,挂了足足六千个灯笼,唐姬带着众臣跪在门口相迎。
一见到刘辩过来,立即俯首高喊: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辩翻身下马,走上前去,亲手把唐姬扶了起来,然后朝着众人挥手道:众爱卿,平身吧。
欢迎队伍面前放着一座十六抬的銮舆,用金丝绸缎缠绕,雍容华贵,气势万千。
刘辩拉着唐姬的手一起坐上去,随着文武百官和护卫一起走进了皇宫。
太久没回这里,还真是有几分陌生的感觉。
尤其是在穿过一道道门,走过一片片汉白玉台阶的时候,刘辩都深深的觉得,这里对自己来说,仿佛是另一个世界。
然而,这里却是刘辩的家。
进了神龙殿,刘辩走下銮舆,随着唐姬一起走进后宫,除衣摘冠,踏入热汤之中舒舒服服的泡了个澡,并由唐姬服侍,重新换上龙袍。
这期间,所有的大臣都乖乖的在龙华殿外站着,等待宣召。
等刘辩一切处理完毕,甚至还喝了口热茶,吃了几口点心垫肚子,这才走上大殿,开始上朝。
下面站着的,都是司州城的文武百官,刘辩一个个看过去,有的还有些眼生,有的已经熟的不能再熟!
目前,朝廷上下,皆由卢植等打理。
刘辩便点了卢植的名字道:朕不在司州的这段时间,司州发生了什么事情,你一一道来。
臣,遵旨!
卢植在历史上,一向以品德高尚著称,被人称颂为海内大儒,是个不可多得的文官,贤良之才。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这种人一般都很怕别人抢了自己的风头,但他却从来不嫉妒别人,举贤任用,从无半点私心。
只见他穿戴整齐,神色恭敬,朗朗道:陛下威名之盛,气势千里,这一年来,杀董卓,收河内、河东,平定袁绍、袁术、张燕和青州黄巾军,北战公孙瓒,破灭西凉军、羌族大军,又南下抗拒刘焉,可谓战功赫赫,天下闻名!
刘辩听的弯起嘴角,这通马屁拍的不错。
他没有打断卢植,不动声色的听他继续总结自己的事迹。
通过一年的时间,收降整合司州、并州、冀州、豫州、衮州、青州、扬州、徐州的军队,使幽州不敢进犯,使凉州上下臣服,使羌族不敢祸边,使乌恒再度交好!
说到此处,卢植顿了顿,才总结大喊道:陛下洪福,此一年,实为汉室中兴之年!臣斗胆请奏,将这一年定为中兴元年!
哦?
定年号?
刘辩感兴趣的笑了一笑,他知道,古代的年号是皇帝用来纪年的东西,这个时候大家不说公元,用的都是皇帝亲自定的年号,比如说建元三年,建元四年,刘辩一旦定下年号,百姓便会一直沿用下去。
这对他来说,也是一种莫大的荣幸。
因为每一个皇帝的年号都有所不同,他们不断的更改年号,就是为了让自己在任期间,让老百姓感觉到皇帝换了人。
否则天高皇帝远的,皇宫里发生了什么事老百姓都不晓得,那些战功,那些政策是哪个皇帝颁布的,他们都不知道。
刘辩便点头道:好,那就定今年为中兴元年!
如果没算错的话,今年是公元190年,这一年,原本应该是初平元年。
没想到随着自己的到来,就连年号都改变了。
不过,改变最大的,还当是刘辩的命运,因为这位小皇帝,本应该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