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仙侠修真>澳洲风云1876>第816章陆海军力整编

僻居一隅

李福寿不是没有感觉到德国与沙俄锋芒毕露的扩张步伐,尤其是德国派出了远东舰队悍然登陆胶东半岛,通过强加不平等条约将其划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

德国远东舰队还在太平洋群岛扩张,在萨摩亚群岛归属上,与大洋帝国发生摩擦。

这些李福寿都选择隐忍下来,萨摩亚群岛暂时处于两国共管状态,德国人花费大力气在该群岛上修建港口城镇,修建道路桥梁,开垦荒地并且移民了6000多人,建立了海军后勤站,仓库和储煤场,将其作为德国远东舰队的一个后勤基地来建设。

现在德皇二世怼天怼地怼空气,狂妄到无以复加,连大英帝国都不放在眼里,更何况大洋帝国呢?

李福寿不想和这个疯子硬杠,顶在前面有大英帝国和扶桑国,些许太平洋群岛上的利益暂时就让给他,反正也没工夫开发,到时候连本带利拿回来。

这几年任务就是种田种田再种田,切切实实的将国家经济发展起来,进一步推动工业化进程深入,将蛋糕做大。

与此同时,积极进行军事准备工作。

这体现在陆军整编和海军打造强有力舰队的基础上,相关工作一直在有条不紊的推进中,业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这么做,就是为了防范扶桑国在日俄战争后的军事冒险。

历史上曾经发生的“诺门坎事件”,清楚的表明对这样一个被侵略野心刺激起来的狂热国度,没什么不可能的事儿。

所以,在陆军方面;

大洋帝国陆军规模从12.4万人扩充到16.8万人,依然保留原先9个甲种野战师,15个乙种师的编制,但每个甲种师的编制员额从8500人左右,增长到1.1~1.3万人,乙种师从3500人小幅增长到4200人。

皇家禁卫军麾下三个师2.4万人,扩编到4个师4.8万人,每个师1.2万人。

全军整编结束,保持常备军队21.6万人的规模,除了地方守备部队之外,战时最大限度能够拿出12~13万野战机动部队,投入到最需要的方向。

这是指没有进行战争动员的陆军力量,基本上可以应付周边地区危急情况,保证疆域安全。

与此同时

业已研发结束的零式半自动步枪,机枪已进入生产阶段,第一步将会装备塔斯马尼亚岛驻军,用于对抗演练,并进行持续的改进。

幼虎式坦克正在塔斯马尼亚岛南方山区进行寒带试验,已验证寒区作战性能。

在每年的7~9月间,来自南极大陆的寒冷气旋途经塔斯马尼亚岛北部山区,这里的气温往往会降到零度以下,最低气温达到零下15度,大雪飘飞。

所以,在这里进行幼虎式坦克的寒区试验,是最理想的场所。

下一步,陆军部计划在塔斯马尼亚南部山区建立大型冬训基地,在每年的7~9月间,将军队轮换拉到这里进行山地作战和寒区作战训练。

并且,陆军部将组织实兵对抗训练,机械化进攻协同训练,步炮一体训练等等高端科目,将这里建设成为全军冬训大本营,锤炼部队的恶劣气候作战能力。

来自南非前线的鲜活战例,不断的送达皇家陆军黄埔军校,极大的丰富了现代战例教案,陆军方面早就迫不及待的希望找到一块大型演练场,方好一试身手,塔斯马尼亚南部山区正好契合这一条件。

陆军部的整编并非单纯增加一个步兵团,而是极大的增强了炮兵团实力,在炮兵团中配置多一个重炮营,装备12门122毫米和6门152毫米大口径火炮,配置汽东营,专门负责重炮牵引和炮弹及后勤物资运输。

另外两个师属炮兵营各配备18门95毫米“澳洲小姐”火炮,并且配备汽车连负责运输和牵引。

甲级野战师下属配备三个步兵团一个炮兵团,一个骑兵团,一个辎重团,一个教导大队,一个工兵营,一个通讯营,属于半畜力半机械化野战师,师属火力得到极大的增强,具备很强的独立作战能力。

在整编后陆军战斗序列中

进攻的拳头当属装甲师无疑,这种最高装备等级的装甲师一共有两个。

陆军方面是皇家红河谷功勋装甲师,全师配备一个“幼虎”中型坦克团,两个“野狼”轻型坦克团,一个基于幼虎坦克底盘的122毫米自行炮兵团(暂缺),一个大编制汽车团(暂缺),一个工兵营和一个通信营,一个警卫营。

皇家禁卫军方面是皇家昆士兰禁卫装甲师,装备与前者相同,是皇家禁卫军的攻击铁拳。

出于保密因素,这两个装甲师的“幼虎”坦克团全都驻扎在塔斯马尼亚岛,进行整编训练。

在头宝垄科研基地

一组科研人员正在进行“幼虎”式坦克的寒带科研实验,着手解决寒带作战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进一步完善“幼虎”式坦克作战性能。

另一组科研人员已经开始了“二十吨级猛虎坦克”项目研发,新项目将会研制承载力更强的履带式底盘,精心打造一款超越时代的先进陆战王者。

所做的一切,都是着眼于防患于未然的未来战争。

按照陆军部装备规划;

将由东方红拖拉机公司生产“野狼”轻型坦克,年产量110台,红山机械总厂生产“幼虎”中型坦克,年产量45台,除了装备上述两个装甲师以外,其余全部进入战略储备库封存。

时至今日,战略储备库封存的轻重坦克两型数量已接近200台,还在以每年150余台的数


状态提示:第816章陆海军力整编--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