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强深夜喝得醉醺醺地回到家里,原本以为家里没人,却没想到母亲胡思敏提前回到家里。
看到儿子这个样子,胡思敏非常生气。但儿子都长大成人了,再打他,显然不合适。
胡志强说:“妈,你怎么就回来了呢?”
胡思敏没好气地说:“怎么,不想我回来吗?”
胡志强赶紧解释,说:“不是,姥姥说,你还有几天才回来呀。”
胡思敏问:“你姥姥的病,好些了没有?”
胡志强说:“好很多了,再是两天,就出院啦。”
胡思敏问:“你爸在医院照顾你姥姥吗?”
胡志强说:“白天老邓头照顾,晚上我爸照顾。还有,医院的医生护士,对姥姥也非常好。”
胡思敏非常诧异:“老邓头是谁?他白天照顾你姥姥?”
胡志强这才发觉自己话没有说对,他赶紧解释说:“老邓头是姥姥的朋友,今天上午,他来看望姥姥。”
胡思敏责备胡志强说:“看望归看望,照顾归照顾,两码事嘛。”
胡志强说:“是我喝了酒,没整清楚。”
见母亲不再说话,胡志强赶紧上楼睡觉。
胡思敏这次到北京,大儿子胡志华周末陪她,专门去逛了北京的老胡同。
对胡志华的上进,胡思敏非常满意。对胡志强,胡思敏却倍感失望。
胡思敏是一个要求非常高的人,她孜孜不倦地追求他的艺术人生。她希望,像大师们那样,导演出流芳百世的经典艺术作品。
胡思敏觉得,他们胡家,多少有一些书香气息。而胡志强,则跟书香沾不上半点边。
是要为这孩子找一个工作了。
但胡思敏提前回来的原因,是文化馆要选任一名副馆长。馆长点名要她赶紧回来。
不论从资历,还是从能力来说,胡思敏都是最佳人选。
但文化馆,似乎已装不下胡思敏飞翔的心了。她觉得文化馆的前景,并不光明,无法施展她的理想和抱负。
但副馆长,却是一个很重要的领导岗位。对官本位思想很重的时代来说,这也是人的一种成就。
上次从北京学习回来,她就有过想调到峨嵋电影制片厂的想法,后来放弃了。
但这段时间来,这种想法一直在她心里。
在北京,胡思敏也拜会了她在北影厂的老师王林。
王林被胡思敏的执着感动了。尽管王林觉得,胡思敏在导演这行,不会走得太远。但他还是想给她一个机会。
能为自己的理想拼搏奋斗的人,毕竟不多。
王林给峨嵋电影制片厂的熟人打了电话,请熟人帮忙,让胡思敏从文化馆调到峨嵋电影制片厂工作。
王林已经想好了退路。如果胡思敏到峨嵋电影制片厂,不能争取到导演影片的机会,自己就把她抽调到北影厂,做自己的助理。
国为有了王林导演的支持和关照,胡思敏已经下定决心,要调到峨嵋电影制片厂工作。
清晨,胡思敏起了个大早,收拾妥当,她拎上包,赶公交车,往省文化厅去。
在省文化厅,胡思敏向领导作了汇报。
领导认识胡思敏,对舞剧《黎明》,非常赞赏。
所以胡思敏说,她想调到峨嵋电影制片厂工作,把主要精力,用来导演电影,创作人民群众喜爱的大众电影。领导听后,觉得很靠谱。
领导拿起钢笔,在胡思敏的调动申请书签了“同意调动”四个字。
胡思敏把调动申请交到省人事厅。下午,胡思敏的调令就出来了。
胡思敏拿到调令,这才到省医院看望母亲。
胡莲今天的精神很好。胡思敏到时,老邓正在病房里陪胡思敏说话。
胡思敏和老邓打了招呼,然后询问了母亲的病情。
胡莲告诉女儿,病基本上好了,郑医生说,明天中午,就可以出院。
胡思敏也向母亲介绍了这次出去交流学习的情况,还特别说到胡志华,说胡志华非常上进,跟老师和同学们的关系,都处得非常好。
老邓起身告辞。胡莲让女儿送老邓下楼。
胡思敏送走了老邓,回到病房。胡莲告诉她,还有个人得感谢,这就是郑医生。
今天晚上,胡思敏想在医院陪母亲。下午六点,护士过来给胡莲打针,打完针,胡莲吃了药。
这时,周国顺在医院食堂打了饭,给胡莲送过来。看到胡思敏也在,感觉有点意外。
胡莲自己吃饭,她边吃边说:“这次住院,多亏了郑医生她们精心治疗和照顾,这会儿也到吃饭时间了,你俩都在,你们就代我请郑医生吃个饭,表达一下感激之情。”
周国顺一听这话,赶忙说:“改天吧,郑医生今晚夜班,这久病人特别多,忙不过来。”
无巧不成书。刚好这时,郑楠查房,查完房后,交班给别的医生,自己回家休息。
郑楠走进病房。
郑楠和胡思敏第一次相见。
在胡思敏眼里,郑楠就是一个长得妩媚一点的医生。
在郑楠眼里,胡思敏却是情敌。
郑楠沉着冷静,她程序性地询问了胡莲的病情。
回答完郑楠程序性地询问,胡莲高兴地说:“郑医生,我女儿,知道我生病了,从北京赶回来看我。这几天多亏你的精心治疗。我委托女儿、女婿请你吃个便饭。”
周国顺用他那深邃的目光,狠狠盯了郑楠两眼,希望她识大体、顾大局,推掉这个饭局。
郑楠并不理会周国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