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邢州篮球志>第13章约战付家村

邢州市的社区篮球联赛起源于2003年左右,也就是姚明刚进时,聪明的邢州人民借鉴模式,逐渐适应本地篮球圈,最终形成了一套自己所独有的比赛模式。

这个社区联赛虽然属于业余比赛,但它最大的进步就在于改变了以往球队以企业、单位、学校为有组织性单位的组成,变为了现在球员不必以组织单位为组队模式,可以自由组合,自由组织球队。

直白点说以前的球队属于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现在的联赛属于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产物。

举例来说:以前的球队,比如说以前的“钢厂工人队”,因为球队组成是钢厂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所以打球风格多靠身体力量上的优势,做派强硬偏打内线。

而“子弟学校队”和“职教队”等学院派,因其以学校师生为主要组成。一来年龄偏小,二来则从未参加过体力劳动,所以打球风格偏向轻快灵活型的技术派。

而以企事业单位白领或政府部门公务员为主要组成者的球队,因其球员长期在工作生活中安闲舒怡惯了,所以既无体力优势,又无年轻人的轻灵,只得练得一手精准的投篮才能赢球。

虽说各个球队都有一二个例,但其总体风格是基本不变的。

比赛赛制一般是由政府宣传部牵头,抽签两两对决较量,最终决出冠亚军。刚开始打的几届比赛,最后都是实力并不出众的某个政府部门得的冠军,这不免遭来非议。

后来可能是政府有了文件,不让他们以单位名义参赛了。于是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便做起了比赛的专职裁判,并且这一传统也流传到了现在的社区联赛。

新世纪后,由于公务人员的退出,国企的没落,以及学生学业压力的逐渐增大,原先以有较强组织性单位为主的篮球队和篮球联赛逐渐无以为继了。

这时邢州的某位球迷商人,拿出部分奖金作为冠军激励,想重新焕发邢州篮球界的繁荣。虽说奖励不算丰厚但毕竟是有了,再加上原先就有的浓厚兴趣,一时间邢州的各种篮球队就如惊蛰后的虫茧一样,纷纷破土而出,足有百余之众。

就这样百余支实力参差不齐的球队乱战了两三年后,借鉴的季后赛晋级模式,结合本地情况,逐渐有了一套自己的比赛模式和运转模式。

社区联赛的首轮晋级战,也就是第一阶段叫做“疯狂升学战”。

邢州市有40多家小学,十几家中学,按照学区均匀的分布在全市各个角落。比赛最开始百余支球队最先从小学的争夺开始,然后是初中,高中,最后是晋级到五大篮球圣地。

比赛赛制跟美国的类似,采取一战定胜负淘汰制,迅速的淘汰绝大部分的球队。其中可能有个别球队会爆冷晋级或输球,但归根到底还是以实力为尊。那些爆冷的反而为比赛多增加了些趣味和悬念。

比赛的第二阶段被称为“圣地掠夺战”。

晋级到五大篮球圣地的五支球队抽签对决,获胜的球队有权从落败的队伍里挑选一人加入自己的球队。

因为有五支球队,总会有一支球队抽签落空,坐山观虎斗,但同样的也失去了补强的机会,机遇与挑战并存。

之后剩下三支球队再如上操作,依然会有一支球队轮空坐等总决赛,剩下两支球队拼杀总决赛的门票。

联赛的最后自然便是总决赛了。

经历了“圣地掠夺战”之后,总决赛也便有了一丝邢州全明星的感觉。只不过跟的全明星相比,邢州的全明星赛是实打实的比赛而不是表演赛。

总决赛不同于以上两轮比赛,不再以一战定胜负的淘汰制,而是采取三战两胜的系列赛制。这样比拼的就是各种综合实力,最后的冠军也就更加的实至名归了!

付家村一直以来都是邢州北面进市区的门户,因其位于交通要道,且背靠钢厂这棵大树,发展不错。在邢州以外人的眼中付家村也是邢州市区的一部分,付家村的人也同样这么认为。

但在正儿八经邢州市民的眼中,付家村也就是个村,顶多有几个靠着不正经手段发家的暴发户土豹子而已。

随着钢厂的搬迁,这一大片的土地再规划利用,使得付家村领到了钢厂带给他们的最后一波福利——付家村拆迁了!

由于正在拆迁建设中,原先的付家村小学被并入了临近的钢厂子弟小学。

作为我市最老牌的贵族学校,钢厂子弟学校的历届师生以及家长都有一股天然的优越感。即便现在钢厂子弟学校越来越没落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钢厂子弟学校依然是我市最好的学校之一。而其优越感也一丝不减当年巅峰时期。

但是现在却突然被塞进来一批付家村的学生,这让其原住民很不舒服,本来因其逐渐没落所导致的心理落差,瞬间爆发了,他们对此表示强烈反对。

小李梦就是这反对者中的一员,而他之所以反对跟那些师生家长的理由还不太一样。

作为地地道道的钢厂子弟,李梦要参加社区联赛,自然要在家门口表演。但是现在实力强大的付家村球队,也来到了他们这个学校,让本来就实力一般的他们球队又多了一个强大对手,出线更加无望,这也间接导致了他们球队的解散。

就连比他们球队强上一筹的特长生队都识趣的在附近挑了一家私立小学参加首轮淘汰赛,以避免过早的和强敌相遇。

“要不咱们也再找别的小学参赛吧?”李


状态提示:第13章约战付家村--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