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会开得有点长,让你们在这儿等久了吧?”吴委员虽然资历老、地位高,却一点儿也不倨傲。
客气一番之后,吴委员的目光落到了林楼身上,“这就是小林同学吧?你的方案很不错,走,我们现在就去现场看看。”
一行人到了小院儿门口,李庆熙等人自动把最靠近吴委员的位置让给了林楼,由他来进行解说,如今虽然是晚上,但小院儿已经通电了,院落中间的照明灯将整个院子照得亮亮堂堂,吴委员拿着图纸对照院落,时不时向林楼发问,“说说看,你是怎么想到这种形式的?”
“以前在图书馆看资料的时候,偶尔见过一个理论模型。”胡忠平已经把自己早上和吴委员说过的内容转述给林楼了,所以他说过的话自然不用再重复。
“数学上有个理论叫菲涅尔正方形原理,每一个环的面积都和中心正方形的面积相等;英国剑桥大学建筑学院据此进行了一项对住宅形式和居住密度关系的比较,得出在建筑进深和层数相同的情况下,庭院式住宅的容积率可以达到塔式住宅的5倍和行列式住宅的倍,提出了庭院式、内天井式和周边式等更能有效利用土地的住宅形式。”
“所以在土地开发过程中,底层不等于低密度,与目前以多层为主的居住小区相比.新四合院模式可以在层数减少一半的情况下达到1.5的容积率,并且还为居民营造了低层住宅的便利和切尺度;通过建筑四面围合的布置方式,不但可以达到节约土地的目的,更能创造宜尺度的生活空间。”
“根据这一理论,通过计算后拔高四合院的高度,可以将原有住户的人均居住面积提高一倍,满足他们的居住需求,同时还不会破坏四合院的传统样式,依旧保留住了老北京建筑的特色,延续了古城的风貌。”事实上这些新式四合院的容积率一点儿也不比那些多层低。
所谓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地上总建筑面积与净用地面积的比率,比如小区占地面积一万平,建筑面积两万平,那么容积率就是2。
多层小区的容积率一般在0.8到1.5之间,而这种新式四合院的容积率则在1.2到1.6之间,单从容积率而言,甚至比普通多层还要高,这就保证了土地的利用率,在八十年代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多层依旧在京城住宅中占很大比例。
“从单独的一个院落来看,你这个项目的确做到了这些,不过你有没有考虑到,北京旧城区的四合院都是连片的建筑,单独一个院落好解决,这种模式能不能进行大面积复制?”在院子里转了一圈儿,又从楼下走到楼上,楼上走到楼下,吴委员又问道。
“吴委员,小林才大一,就算之前自学过不少东西,基础打得不错,但您这个问题可是已经涉及到城市规划方面了,小林应该还没学过吧?”胡忠平知道这个问题不好答,生怕林楼出篓子,出来帮他解围了。
“没关系,这又不是考试,随便聊聊还是可以的么!小林,你也不要紧张,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好了!你这个项目设计的不错,很有亮点,你这些图纸先放在我这儿吧,下次开会的时候,我给他们看看。”吴委员从七十年代就开始关注如何保护北京古城的问题,也是相关委员会的重要人物。
林楼拿出笔,在笔记本上开始画图,“老北京城的四合院和道路形成了鱼骨状的布局,作为北京人世代居住的建筑形式,布局严整连片成章的四合院,形成了四通八达的胡同,由此产生的胡同文化,构建了老北京的城市文脉。”
“这是一个很严谨的结构空间体系,所以对这样一个形态,应该在新的建筑里面保留它的秩序,在新的建设里面要有它的完整的体系;在改建的过程中也应该遵循成片整治、成片建设的原则,保持这一片的完整性。”
“但也不能完全模仿原来的模样,而应该抽取传统空间形态的原型,用新材料和理念创造新的人居环境,同时解决一些目前面临的问题;比如钢筋水泥的承重性就比木柱青砖要好,可以搭建起更高的四合院来。”
“在整体布局上,可以采取更多的进深数来强调庭院中‘进’的概念,在院落之间,可以以信道为骨架进行组织,向南北发展形成若干‘进院’,向东西扩展出不同‘跨院’。”
“沿街不设置任何形式的围墙,区内部通过鱼骨式的小巷相通,可以自由的到达每个院落单元内部;使得住区中的街坊路和步行道与城市道路体系贯通在一起,形成了密系统,能有效减少了街区外围的交通拥挤现象。”
“在个别位置可以用过街楼联系两个庭院,使整个建筑**通方便,由此突破了北京传统四合院的全封闭结构……”
林楼一边在纸上勾画,一边给吴委员阐述,原本只是面带微笑在旁边聆听的胡忠平等人表情渐渐严肃起来,甚至也拿出了纸笔开始记录。
至于吴委员,他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看向林楼的目光也愈发柔和起来,这些问题也是他考虑过多次的,他思考过的解决方案和林楼的颇有相符之处。
“哎,年纪大了,眼睛有些不好使喽,晚上过来还是有好多细节都看不到,小林啊,明天中午你就不要午睡了,再陪我这个老头子过来看一看吧!”吴委员捏了捏鼻梁说道。
林楼自然不会拒绝,回去的时候,吴委员又把他叫进了车里,继续询问各种问题,等到了学校门口,林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