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穿越重生>荡宋>第一百九十九章新房建议

房子建造后期,梁川就很少到新房子来察看。一来事情太多,抽不开身,一天天的事情从早忙到晚根本没有尽头,夜里还要练习斧头,二则这帮螺城师傅完全不用他来操心,德艺双馨几个字配在他们身上毫不过分。

梁川与赵发达坐了一会,梁川没想到什么好的主意,设计这东西要么实地考量,要么画在图纸上,嘴巴上说就是天方夜谭雾里画云。赵发达说一些时下比较流行的设计样式,梁川都无所谓,放权给赵发达让他在胆的去弄。

天刚蒙蒙亮,赵发达他们就动身了,梁川听到声响,蹑手蹑脚地起床,看了一下还在睡梦中的艺娘,暖心地笑了。梁川捡起艺娘压在身下的被子,轻轻给她盖上,然后关上房门轻轻走了出来。

屋外四个老师傅已站立多时,等梁川收拾好了,不急不徐地说道:“东家不吃点早饭就走吗?”

“你们吃了没?”梁川反问道。

“我们还没,过去徒弟们会做早饭,吃他们的。”赵发达回答。

“那你们让徒多帮我准备一份,今天我蹭你们的饭!走吧,去看看。”

饷妫太阳还未露头,埋起了几处锅灶,铁锅里升起缈缈白烟,小徒弟们围坐成一圈已经开始吃着早饭。

见头家和东家来了,几个伙计便放下手里的碗筷,麻利地给四个大师傅盛好饭,端到他们手中。

“给东家也盛一碗饭!”赵发达示意小徒弟。

“好嘞!”

小徒弟端来一碟晒干的萝卜条,还有一小盘的腌咸鱼,“东家菜我给您放这了。”

赵发达老脸有些微红,“这菜有些寒酸,东家你还是回家去吃吧。。”说完想把菜碟子拿回去。

“老赵你这是干甚。。”梁川抢萝卜干和咸鱼抢了回来,夹了口鱼干,盐放得有些多了,味道太重,但是明显是溪里面的小鱼,味道不重的话,风味反而减了,再说他们喜欢食物里盐多放一点,这样干活有力气。

主食是粥,大米有点微黄,因而煮出来的粥也没有后世的精米那般白亮,米糊微稠。已经是稀饭了,或是不吃稠一点,上一会工就两眼冒金星。清香的米粥卖相不好,味道确相当的迷人,粮食美味无需调料就直往鼻子里钻。

大家已经知道了梁川秉性,这个东家随和大方,一起坐在灶台边吃着早饭,迎着黎明到处充斥着欢声笑语。

三十多个人从去年年底忙到了现在,眼见着原来着火的废墟平地起大厝,连过年的时候都没有放弃工期,一刻不停地做到了现场,房子的规模总算出来了。他们好久没有做过这般大气的华宅了,今年忙完这一笔,相信一个个能分到不少钱。

新房子的大门还没有装上去,古代的木门都是要用陈年老料。新料木材里含有大量的水分,风干之后,木材大小会骤然缩水。如果一开始就按照大门的尺寸做出来的门板,刚做好装上去是严丝合缝的没错,可是过了一段时间渐渐地就变小了,两个门板之间有了间隙,到最后想合上都合不上。

赵发达之前让招弟去请示梁川,这家里的木材要用上等老料,还是普通的老料,招弟回来跟他说,用的料子不假就行了,人生短短百年,这座宅子也不是想流传千年,五代之后,就要换了,用好的材料干嘛,屯红木吗?宋代的古民居传到后世,能留下的来有几座,大多还不是归于历史的尘烟之中。

他想起了老家的一句话:生吃都不够,还要晒干。

这宅子有些清源的风格,高墙以下是白灰,墙基下面却是石头砌的,要是完全清源的风格,墙基以上会用红砖贴在大厝的外面。有一种红砖青瓦的古民居风情。但是兴化这里流行白漆,入乡要随俗。

屋顶上的青瓦让小徒弟去做泥水工,搭好屋梁后这个活就有序地展开,到现在屋顶片片青瓦鳞次栉比,走进大门看着门上瓦片,那排列就让人赏心悦目。

院子里就是天井,梁川眼睛没有看天上,而是细细地去看了看天井底下。赵发达一看梁川在注意天井里的细节,就主动开口道:“东家我们在天井里留了三条水道,水道内高外低,左右各一条,大门下还有一条。整栋宅子的基底我们多铺了一层金砖,这砖我看过,比青砖还好,砖面如光,防止宅基过潮,积水顺着这些砖头制成的水道就能排到屋外,即使有一边堵住了,其他两边还能再发挥排水的功效!”

梁川大喜,这何麓山脚下今年肯定是比较反常的,但是学过地理的都知道,住在深山前,降雨量都会比较丰富,加之东南年年不会缺席的季风,地形抬升下,春雨秋冬阴雨绵绵,要是家里过潮,蚊虫容易滋生,这房子也不住不了多久。

“老赵还是你经验丰富,想得如此周到。”

“应该的。”

“老赵,这天井里能挖口井吗?”

赵发达没想到梁川会突发奇想,想在天井里挖口井。自己家里有井那是会主便很多,只是那要在盖房前综合考虑方位,等房子盖好了再说要打井,如果方位不对,加之水眼在大门正后面,那怎么办?难不成要把井挖在天井中间?

“东家,这方位?”几个师傅陪在后面,一听梁川的话都有点面露难色。

“方位就不需要考虑了,你们稍微算一下,差不多就好,不犯冲。有难度吗?”梁川也不希望给他们添麻烦。

“那倒不至于。我晚点再请师傅来掌掌眼,寻口好井。”一听梁川要求没那么


状态提示:第一百九十九章新房建议--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